高考经典热点主观题专项试题
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可以划分为那几个阶段?简介其代表人物、内容特征以及特点。
答:(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代表人物: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治夷
特点: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为武器,维护封建统治,拯救民族危机。
(2)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代表人物: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特点: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以天赋人权进化论为武器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不仅学习技术,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拯救民族危机。
(3)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主张:民主与科学到社会主义
特点:学习西方的思想文明。前期以民权平等学说为指导思想。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宣传社会主义。
2. (1) 试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派地位和思想内容所经历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儒家主张仁政,反对苛政,为当时诸家学派之一。 ②秦灭六国,以法为教,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儒家学派为统治者不容,秦始皇焚书坑儒。 ③西汉武帝改变无为政策,推行大一统,董仲舒为适应政治需要,改造儒家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采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⑵“孔孟之道”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仁、礼、仁政。
⑶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春秋战国——受冷落; 秦朝——受打击;
汉朝——受推崇,取得正统地位; 汉末——权威受削弱。
⑷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在儒学方面的具体做法?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如何熟悉“理”和如何实现“理”这两方面有何差异?
熟悉理:朱熹——理是万物本源;陆王——心是万物本源。
(6)评述朱熹的政治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7)归纳明末清初思想活跃方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新的特征?
反封建专制的意识(或反封建的民主意识)
4. (1) 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答: = 1 \* GB3 ①儒家重视社会人文问题,忽视自然的探求与技术的总结;
= 2 \* GB3 ②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 3 \* GB3 ③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
= 4 \* GB3 ④重视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列举中国古代四项发明,并逐步概要说明其作用。
答: ①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司南,应用于方向测定,对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传入欧洲后,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保证;
②汉代的造纸术,其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用最显著,方便了文字记录,也是对世界文化交流物一大贡献;
③火药的发明可用于战争,开山修路;
④宋代出现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预备了条件。
(3)如何熟悉科技关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科技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科技的动力和物质基础。评价:只要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采取正确的发展科技战略,重视教育,科技才能得以发展
(4) 简要分析中国在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滞后状态的原因,并谈谈你的熟悉。
答:⑴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
① 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
② 资本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
③ 清政府腐败,不重视近代科技和教育。
④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内市场狭小
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基本薄弱。
⑵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
①“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时期。
②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③新中国建立之初,党的工作重心是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
④长期采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⑤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势估计错误,修改中共“八大”的科学论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导致“左”的错误在60、70年代进一步发展。
⑶熟悉:①国家主权独立是发展经济科技的必要前提。
②认清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经济、科技的保证。
③要坚持发展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
(5) 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何特点?
答:①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②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重分析;
③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④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6)..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两弹一星”后,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取得进一步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突破;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
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7)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答:封建社会处于发展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个民族融合,创造了古代科技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发展;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不断创新。
(8)宋元时期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 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印刷术成为传播新教的工具(印刷术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火药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指南针为开辟新航线创造了条件。总之,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
(9)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中国古代的一些科技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科学技术能否发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5. 扼要指出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思想、辛亥革命中的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这三股思想潮流的实践成果。在反封建主义方面,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思想与辛亥革命中的民主革命思想有哪些差异?同二者相比,新文化运动有哪些进步?
答:维新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中的民主革命思想,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不同点:①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进一步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②维新思想主张维新改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民主革命思想主张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实现民主共和。
进步: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对封建正统的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预备。
6. 20世纪中国发展的三个台阶:孙中山的救国道路,毛泽东的建国道路,邓小平的强国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的主要救国思想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救国思想:“三民主义”。 主要贡献:创建民国,维护共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是什么?
贡献: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
(3)邓小平理论的实质问题和精髓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确立的?
答:邓小平理论的实质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经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总结出来的。
⑷毛邓思想共同特点?
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以实事求是为核心。
(5)这三大理论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预备。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7、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化繁荣,试分析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原因: = 1 \* GB3 ①以铁工具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推动经济繁荣;
= 2 \* GB3 ②社会制度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
= 3 \* GB3 ③夏、商、西周三代文明的勃兴,奠定了基础;
= 4 \* GB3 ④诸侯争霸中的民族融合。
影响: = 1 \* GB3 ①各种哲学思想流派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 2 \* GB3 ②文学艺术的成就在中国及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巨大影响;
= 3 \* GB3 ③冶铁、天文、地理、物理、医药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为后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起了重要的作用。
8.“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 1 \* GB3 ①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 2 \* GB3 ②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 3 \* GB3 ③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以这三位思想为核心所形成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9、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图片一 《望风而起》 图片三:《恭祝中华民国万岁》
图片二 《共和》
请回答:
(1)上述宣传漫画大概创作于何时?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或者1911年、1912年左右
(2)图片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局势?
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你如何理解图片二的内容?(言之成理即给分)
共和观念激荡全国;资产阶级革命脱离群众;革命顺利发展中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4)图片三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
国家主权在民。
(5)上述宣传画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或观念?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从材料一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近代逐步瓦解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最早产生在哪些地区?
(3)根据材料二所给的图示判定,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并回答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2)张謇的企业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要原因?
答:(l)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男耕女织)、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2)19世纪70年代前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时期: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②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③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⑤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4)20主要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0年前,中国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跌落,是极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20年前,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时,正值世界经济进入又一个低成本生产时代,发达国家把制造业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为的是使用更便宜的资源。
—清华大学侯若石《机遇还是陷讲》
材料二 《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图》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
(2)结合材料指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种开放格局与近代有什么相似之处?
(3)近现代中国两次对外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
参考答案:(1)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相似之处:先开放东南沿海,继续开放整个沿海地区,然后扩展到内地。(3)近代的开放是中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的侵略下被迫开放的,他损害了国家主权;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融入世界经济潮流。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把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把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 2000年,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比最贫穷的20个国家高出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年前增加了1倍。其中最贫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人均年收入仅有100美元;最富有的国家是瑞士,人均年收入高达3.84万美元。该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有28亿人天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中又有12亿人的天天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哪些因素?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3)“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请你评述这观点。
12、(1)主要因素: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通行为全球化提供流通渠道;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2)反映了世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作用;发达国家因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而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因工业落后而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了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
(3)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辨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发展中国家应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努力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间要团结起来,合作互助,并展开南北对话。(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