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命题人:东华高级中学 韩承林
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奠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下列关于商朝占卜、祭奠活动的熟悉正确的有
①使商朝弥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 ②商王借神权强化了王权
③为后世遗留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④反映了商朝奴隶制度的残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相比对地方的控制更加严密,主要是因为分封制
①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②诸侯的任免由周王决定
③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更加明确 ④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大传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4.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百世不迁之宗为大宗 ②五世则迁之宗是小宗
③小宗五世以后贵贱分化严重 ④小宗必须迁移到其它地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性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6.《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7.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五鼎,士三鼎。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宗法血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8.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
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
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心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9.秦朝的郡县制与西周的分封制相比对地方的控制更加严密,主要表现在
①皇帝和中心控制了对地方官吏的任免权 ②皇帝的命令可以直达百姓
③皇帝和中心对地方的控制可以直达基层 ④中心对地方实行更直接的管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
11.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 B.郡县制 C.使用圆形方孔钱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12.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心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监察制度和严酷的法律 D.统一货币
1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最早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是在
A.西汉 B.东汉初 C.东汉末 D.隋朝
14.西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内地兵力空虚 B.封建统治腐朽 C.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D.皇帝不问政事
15.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以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削夺王国封地 B.夺去王侯的爵位 C.推恩令 D.继续西周的分封制
16.为解决汉初的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中朝 ②设置刺史 ③实行推恩令 ④酎金夺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北宋出现“三衙”、“二府”、“三司”,它们体现统治者加强权力的一个共同原则是
A.分化事权 B.军政分开 C.守内虚外 D.强干弱枝
18.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心集权,产生的影响有
①结束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 ②基本解决了中心与地方的矛盾
③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 ④使地方过于依靠中心,人浮于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自秦以来中心机构的一次重大变革,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分工严密,互不相属 B.相互配合,相互牵制
C.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D.执行机构更加精练
20.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B. 封建中心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 中心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21、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以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 D、分割宰相权力
22.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理藩院
23.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西汉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24.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25.“军国大计,周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描述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2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其表现不包括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27.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協”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①已经使用耒耜的锄耕方式 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实商代已有井田制了 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①畜牧业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②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农业的特色之一
③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④已出现了曲辕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0.中国古代有“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的说法,这种情况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中国古代妇女有较高的地位 D.商品经济发达
31.具有排洪和浇灌功能,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功效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32.“方田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
事”。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属于
A.井田制 B.大规模简单协作 C.小农经济 D.个体农耕
33.《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水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它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自耕农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4.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熟悉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5.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度 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C.“公田”是国家所有,“私田”是私人占有 D.主要耕作方式是大规模简单协作
36.秦国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这实质上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反了历史发展潮流
37.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奴隶制度崩溃 B.封建制度确立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38.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
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39.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40.租佃制下的农民与田庄制下的农民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包括
A.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B.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
C.农民可以选择雇主、支配产品 D.农民和地主形成了雇佣关系
41、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这一现象
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佃农的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 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③佃农对产品有一定的支配权 ④佃农和市场发生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下列关于中国青铜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属于青铜时代 ②商周是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③青铜器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发明 ④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43.按使用出现的先后时间依次排列下列三种冶炼燃料,正确的是
A.木炭、焦炭、煤 B.焦炭、煤、木炭 C.木炭、煤、焦炭 D.煤、木炭、焦炭
44.下列手工业品的发明,属于中国独有的是
①青铜器 ②铁器 ③丝绸 ④陶器 ⑤瓷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45.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轻易”。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一时期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清
46.《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种局面最早出现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7.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珐琅彩 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④①② D、⑤②③④①
4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49.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工商业市镇兴起 ②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
③纸币成为主要货币 ④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0.“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明朝李鼎《李长卿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春秋商业贸易的繁荣 B、战国商业贸易的繁荣
C、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5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其“新”主要指
①县城以下的城郭乡村也可设市 ②官府控制放松,无时间地点限制
③打破了“坊”“市”界限,形成街市 ④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2.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有 ①勤俭致富 ②乐善好施 ③注重诚信 ④守法经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3.下列城市中,因“陶瓷之路”而发展兴盛起来的是
A.敦煌、楼兰 B.广州、泉州 C.长安、洛阳 D.松江、景德镇
54.汉武帝时出现了工商业者“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的局面,其原因是因汉武帝实行了
A.均输平准政策 B.盐铁官营政策 C.算缗政策 D.告缗政策
55.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风气,反映了
A.宋代实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 B.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C.宋代士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56.从我国重农抑商思想到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反映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解体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封建制度的解体
57.我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B.农业是是国计民生的根本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要害 C.工商业者不生产却生活奢侈
58.明清时期“衣食租税”的土地经营盛行,根本上是因为
A.“重本抑末”传统政策的影响 B.明清政府对工商业的严格限制
C.投资工商业风险大 D.经营土地风险小、获利高
59.清初地主和商人“以末敛之,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农民生活困苦 B.手工业扩大再生产受到限制
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60.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到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61.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假如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聪明。”下列体现孔子聪明的观念的主要是
A.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B.依法治国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C.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要害因素 D.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
62.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
思想,它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6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段言论反映的是
A.道家的思想 B.法家的思想 C.儒家的思想 D.墨家的思想
6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穿讲究的衣服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儒、墨、法、道 B.道、儒、墨、法 C.儒、法、墨、道 D.道、墨、法、儒
66.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百家争鸣”到法家独尊,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这一转变体现了:①由分裂割据到国家统一不断巩固 ②中心集权的不断加强 ③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④儒家以外学派的消亡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7.右图中场景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A.民族融合的发展
B.佛教取代儒学占据统治地位
C.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
D.“三教合一”的潮流影响社会生活各领域
68.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饿死
冻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程颐的观念源于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同
6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夸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
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这反映了李贽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70.“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71.“工商皆本”的思想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拜金逐利现象出现 C.统治者重视 D.思想家的努力
72.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3.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而夏朝的历史尚不具有“信史”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A.夏朝城他的规模比较小 B.夏朝的铜器冶铸水平比较低
C.没有确认的夏朝文字 D.不能确定夏朝都城的确切位置
74.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3.7万枚秦代简牍,举世震动。这些简
牍是秦代地方官府档案。 从右图秦简及其释文,你得到的信息有:
①秦代确已实行郡县制 ②秦代确已统一文字为秦篆
③这些简牍早于公元前221年 ④秦代已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5.“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
籍……假如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
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76.下列字体演变的先后顺序是:①甲骨文 ②隶书 ③小篆 ④金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77.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场景,根据史实判定其中完全搞错的道具
①书案上毛笔.纸张②一叠印制的书籍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墙角放有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8.北宋时期,山水画开始成为独立的画种,主要社会因素是
①“重文轻武”使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②理学兴起,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
③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残山剩水”画出现 ④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普及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79.下列四幅古画精品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80.在欣赏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时,参观者发表了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它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 B.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
C.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 D.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
81.“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奈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呆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这是什么诗体?
A.诗经 B.楚辞 C.宋词 D.元散曲
8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以上诗句反映了两宋之际背井离乡的文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胡尘”之“胡”是指
A.西夏 B.辽 C.金 D.蒙古
83.宋元时期,世俗文学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民族融合②城市发展③专制主义加强④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4.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85.右图中天文仪器的制作者是
A.张衡 B.僧一行
C.郭守敬 D. 祖冲之
86.“熟悉你自己”是古希腊哪一位哲学家的名言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
87.智者学派提出的闻名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的本原是数
88.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89.关于亚里士多德及其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他看来真理高于一切
B.其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造了政治经济学
C.他的研究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后得出结论
D.把希腊哲学的爱聪明与好学深思精神发展到顶峰
90.被西方誉为“哲学之父”的是
A. B. C. D.
91.贵族制的出现对雅典民主制的形成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贵族集体领导 B.平等协商
C.任期制和选举制 D.为民主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92.五百人议事会与公民大会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我国
A.国务院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B.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C.最高法院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D.最高检察院与全国人大的关系
93.下列机构的产生,最能体现雅典民主“轮番而治”特点的是
①公民大会 ②五百人议事会 ③民众法庭 ④元老院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94.关于雅典公民大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B.所有公民都有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平民是公民大会的主体 D.把握着公职人员的任免权
95.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
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D.是一出民主闹剧
96.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设民众法庭
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公职 D.按财产划分公民的等级
97.古罗马的哪一机构与希腊的公民大会相似
A.五百人议事会 B.执政官 C.元老院 D.保民官
98.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这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
C.这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99.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维护财产公有制 ②对人的行为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范③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④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0.古罗马的共和制是贵族共和制,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保民官 D.元首
参考答案:
1——10:DCBAC,CDDDC。 11——20:DCCCC,BADCA。
21——30:DCCAD,CDBCA。 31——40:BBBDC,BCDBD。
41——50:DACBC,CBBBC。 51——60:CCBDD,AAABD。
61——70:ABBDB,BDCBC。 71——80:AACAC,CDCCC。
81——90:DCCCC,AACBA。 91——100:CBBBC,CCD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