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及复习备考策略
2009年的全国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旧人教版)已经出台。和2008年的历史考试大纲相比,2009年的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没有任何变化。这就意味着,2009年的高考历史(旧人教版)不会有大的变化。
一、2008年高考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①题型分数比例:与2007年相同,选择题第12题至23题共12道题,48分,占48﹪;非选择题第37题和第39题第(3)、(4)小题,52分,占52﹪。
②内容比例:
中国古代史部分:选择题第12题,非选择题第37题(1)及(2)、(4)小题中的部分内容,第39题(3)、(4)小题,40分,占40﹪。中国近代现代史:选择题第13题至18题,24分,占24﹪。世界近代现代史:选择题第19题至23题,非选择题第37题(3)及(2)、(4)小题中的部分内容,36分,占36﹪。从分值分布来看,突出了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的考查,而学生学习费时较多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所占分值偏少。
③题量:与2007年相同,共14道,即12道选择题和两道非选择题。
2、试题特点
(1)重视历史基础知识和能力,注重能力考查。与去年相比,今年历史试题与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贴得更近,但在贴近的同时,又凸显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如中国史的科举制度、土尔扈特回归、洋务运动、新中国的成立等;世界史的“一战”与科技、工业革命、明治维新、德国的分裂与统一等。试题从三个方面将历史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进行了考查:
一是考查了基本概念,同时又考查比较分析能力。如第14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兴办模式的理解,既可从官督商办的概念入手,又可从军事工业、民族工业、外资企业的概念来比较排除其他三项。如第16题考查学生对“三三制”概念的把握。第20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全盘西化”等概念的理解和区别。第37题,既要弄清唐朝科举制这个大概念,还要理解“进士科”“明经科”这些小概念,这样才能进行不同类别和程度的有效比较。
二是考查基本史实,同时又拓展考查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能力。如选择题的第12、22、23题。如第12题对“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这种文史知识进行考查,“阴阳”既是文史知识,又是地理学科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因此该题的命制体现了历史与语文,历史与地理学科之间的渗透。第22题考德国统一与分裂,23题考朝鲜半岛的局势都与当代国际形势和政治有关,这两道题都较好地体现了历史与政治学科的紧密结合。这些题的命制与文科综合考试的宗旨是高度吻合的。
三是考查基本历史素质,同时又将这些素养置于各种能力的考查之中。一切历史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反之,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总能看到相应的历史。今年全国一套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在时空尤其是时间的应用上,表现突出。具体的时间如第15题的“1920年”、第17题的“1943年”、第18题的“1949年10月1日”、第19题的“1750年”、第20题的“1878年”、第21题的“1932年”、第22题的“1961年8月”和“1989年11月”;特定的时间有第14题的“洋务运动时期”、第16题的“抗日战争时期”、第23题的“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等。借助时间这个重要的历史要素,很多选择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在第37题中,“唐朝”、“中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等时间范围也引导学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一段历史,有一段历史的时代特征。这是今年全国一套文综卷历史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
2、注重创设新的历史情境,凸显新的课程理念。
选择题继续沿用07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形式,没有采取历史专题的命题形式,而是就单个知识点命题,避免了专题考查的局限性,扩大知识考查的覆盖面,特别是12道选择题中,个个都是以历史材料创设新的历史情境,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所给材料,在科学思维的指导下,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非选择题第37、39题的材料阅读量比较大,在考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些材料题要求考生通过对全新的历史材料进行解读,运用多种维能力和必要的答题技巧,寻找正确选项。只会“死读书”、不求甚解的考生显然不能适应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这样能力考查符合当代提倡的新课程理念。
3、坚持稳中求变,突出思辩的风格。
一是继续打破中学历史教材的束缚,推动“教教材”向“借教材教”方向发展。如第13、14题继续深入考查与教材楷体字部分相关的知识,打破不少师生“唯教材正文才是知识”的认识。而第17题关于废除治外法权时间问题明确用“1943年1月”,否定了老版教材中“1943年11月”的错误说法。考后一些老师用教材指正试卷“错误”,从而就将教材的“勘误”问题摆了出来。
二是继续打破自身命题的束缚,不断在试题命制中推陈出新。今年的命题,选择题彻底摆脱了专题的束缚,与过去告别,并表现出历史情境命题的新趋向;综合题在大题干上指引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而不再在小题干上作出具体的界定。
三是继续保持借高考传新知的传统。如选择题第15题提出对“科学万能说”的质疑;第16、18题对广泛的民主的关注;第37题对制度建设历史进步性的强调等等。
4、关注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气息。没有回避热点问题,如选择题第23题对朝鲜半岛状况的考查,同时又注意隐性介入热点问题,从文明的角度理解、阐释历史,用历史的材料引导考生进行现实的思考。第37题“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贴近高考30周年这个热点,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进行比较,强调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第39题(3)和(4)小问,通过全新的历史材料,分析土尔扈特部归国的原因和影响。通过高考试题的思考和解答,强调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当今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具有教育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使考生从思想深处进一步加强对爱国思想的理解和升华。
二、09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一)把握历史主干知识,用文明史观重构知识体系
要明确什么是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第一个层次是指列入考试大纲的要点,第二个层次是指教材中未打★的章节,第三个层次是指教材中用宋体字排版的内容,第四个层次是指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
用文明史观重构知识,不是要脱离教材,而是要用文明史观对教材知识重构和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进行再阐释,文明史是一种目光、是一种高度。例如:复习国共关系,就要站在“和则两利,分则伤民族元气”的高度来认识。
(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稳扎稳打,准确理解和把握每一节、每一单元。
目前,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但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依据大纲考纲,紧扣教材,从节——单元——整体来抓好基础知识,落实主干知识体系,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理论务必做到落实。同时又要兼顾对课本边角知识的落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牢固地掌握书本里的备考知识点,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为下一轮综合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在学习每一节时,必须将知识内化,完成知识转化才是关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理笔记千万不要抄写参考书上的预习提纲,而是要将知识浓缩、内化,要把书本读薄。边整理,边回想老师讲过的知识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2)及时完成课后训练。知识的落实和转化,都要体现在会做题和做对题上。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若将不懂的问题堆积起来,就很难在高考中获得成功,那些认为历史突击一下就能提高成绩的想法是十分幼稚的。
(3)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要用“色笔”标出,要不断强化记忆。①可以通过典型例题来加深理解。②可以通过错题积累和自我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
(4)学会知识迁移。许多历史知识必须结合地图册来掌握,凡教材上划*号的地图都是要求掌握的。尤其那些与主干知识相关、与热点区域经济相关的地图更要引起注意。
(三)分阶段,理线索,整合单元知识,宏观掌握历史。
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网络体系。
第一,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简要化。在复习时要能够“纲举目展”。
第二,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要点化,做到点线清晰。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学生的主干知识如果没有网络化,他心里很没底,甚至复习了就像没复习一样,这也会导致学生信心不足,文综答题的信心和第一感觉很重要的。)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来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背景、过程特点、影响)。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历史学习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这才叫知识整合。
第三,平时注意自我总结历史规律,将知识类化、同化。如:历史事件的学习一般都可以从背景(大的历史事件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展开)、过程、结果、性质和影响几方面掌握。再如: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都要放入“特定历史条件下来分析”,从内部看,一般从物质、阶级、思想、社会矛盾几方面来分析;而失败的原因,一般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从几方面考虑: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产关系(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统一、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的增强等;实行开放政策,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教育及人才储备等。
历史又是丰富多彩的,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历史“公式化”、历史人物脸谱化都是危险和有害的。如:材料解析题中要求“结合材料××”来回答时,就必须紧扣材料来解答。
(四)文明史的交叉与比较在近两年各省的高考题中大量出现,要求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把同时期的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来考察,从文明史的角度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分析,开拓学生视野。 例(2008高考全国卷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D)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五)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
文科综合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近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中,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的试题大量出现。所以在平时复习时,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方法技巧
能力只有在训练中得到提高,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
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不容置疑。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首先按题型或内容将其分类汇编,学生加以练习;
其次师生共同解答每个题目,领悟并总结解答各种高考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开阔思维;
再次,规范答题语言,紧扣得分点,减少失分。
关于选择题的训练。选好题是有效训练的前提。选题工作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全国高考卷和新课改高考卷要引起重视,可从中精选试题训练。要编好“情景式选择题”,增加选项地干扰性,使学生能力在训练中得到增强。
材料题要精炼,材料分析题能够综合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成熟的题型,是高考的重头戏,对材料题的专项训练是必要的。要从解题的各个环节、有步骤地进行。进行专项能力训练。每组训练题要突出某一种专项能力,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教师精讲,使每项训练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在训练中得到提高。提醒学生,在平时训练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先易后难,试卷不要留白
建议考生在做题时应捡容易得分的先做。考生不要在试卷上留白,写上去的内容有时不一定很正确,一旦踩到得分点也能得分。“全面的肤浅比片面深刻好得多”,建议考生答题又遇到时间紧的前提下,首先是哪个学科容易就先做哪一科,由易到难,其次是不宜对某一个点“深挖洞”,而要“广积粮”。
(2)辨清题设要求盯关键词审题
综合题的设问中有很多限制词,考生首先要认真看清题设所要求的是用哪个学科的知识来回答该问题,知识选用错误会导致得零分。比如有年高考题要求考生“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去分析美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现象”,但有考生从历史的角度去回答,导致该题得零分。
对于材料的限制词,考生也要认真阅读仔细,要看清是在分析材料中的哪一部分。去年高考40题的第5问是要求考生“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而第6问是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与国家吉凶载德不载地,两种建都观点的异同”。有考生认为这两问是在问同一个问题,答案一致从而失分,其实这一题材料不同,指向也不同,设问也不同。
考生还要找准答题角度,比如题涉及“为什么”与“怎么办”,考生在审题分清后再慎重下笔回答,因为答案的针对性指向关系到阅卷老师给分的高低。
(3)知识泛化要不得
不少考生越到关键时刻就紧张,其实这时更要重视基础知识。许多学生考前有个通病,就是知识泛化。
建议考生这时找一本规范系统讲解知识的资料,将其重要观点从前到后认真看一看,包括微观和细节性的知识点。这样,答题时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能阐述知识点的外延,容易得高分。答题只有在一个立体的知识体系支撑下,阅卷老师才会认为考生思想有广度有深度。
总之,基础最重要,关键在平时,会灵活应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好的方法只有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