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注重事项:
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以上的项目及座号填写清楚。
3.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
一、(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编撰/酒馔 孱弱/潺潺 骇人听闻/言简意赅
B.隔阂/弹劾 泥淖/阔绰 竭泽而渔/桀骜不驯
C.啜泣/辍学 麻痹/裨益 卷帙浩繁/鳞次栉比
D.木讷/呐喊 荟萃/纯粹 浑身解数/不屑置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 惆怅 徘徊 苦心孤诣 相辅相承
B.羁绊 祈祷 好逸恶劳 锲而不舍
C.静谧 招睐 登峰造极 冥思苦想
D.暄嚣 害燥 万恶不赦 拈轻怕重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
①加拿大一年一度的商业捕杀海豹活动 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 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经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 有利于事物的成长, 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 遭受 刻不容缓 即使/也 B. 遭到 迫不及待 即使/也
C. 遭到 刻不容缓 虽然/却 D. 遭受 迫不及待 虽然/却
4.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2分)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健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第_句有语病,修改:
(2)第 句有语病,修改:
5.名句填空。((1) (2)小题必做,(3) (4)小题选做一个)(5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空乏其身。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2)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千里共蝉娟。(苏轼《水调歌头》)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将进酒》)
(4)纸上得来终觉浅,_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名著阅读。(5分)
(1)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
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是“ _”故事中的一段描写,一连串的动词
将白胜的动作描绘得分外连贯紧凑。白胜明明是在_ ,却似乎是为了一瓢酒而情急。逼真的表演最终消除了对方的疑虑。(2分)
(2)初中三年的阅读,一定让你结识了不少名著中的人物。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中选择一个,说明出处,并谈谈你对他的评价。(3分)
备选人物:贝多芬 保尔·柯察金 祥子
人物: 作品:
评价:
7.四川汶川用爱心捐款重建的一所学校今天正式开学。学校门口悬挂着一条横幅。请你根据上句续写下句,续写的句子要包含“希望”一词,并与上句构成对偶句。(2分)
地震摧毁了漂亮的校园,_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题。(4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
8.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美丽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
楚人养狙①
刘基
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②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③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④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帷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选自《诚意伯文集》卷二,有删节
注: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法度,准则。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山之果,公所树与 树:
(2)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①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①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②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①言未既,众狙皆寤
②既克,公问其故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2分)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2分)
12.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一15题。(9分)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森
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外形,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②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④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⑤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⑥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如同琴声中的高音阶; 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布满力度。
⑦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好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⑧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⑨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⑩忽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⑪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洁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
⑫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
⑬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摘自《百花园·小小说原创版》2008年1月,有删改)
1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14.小说结尾说:“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15.小说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3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一18题。(8分)
冷冻疗法拯救生命
①登山或潜水运动员都深知严寒给身体带来的危害。然而,作为一种医学治
疗手段,降低体温可以减少心脏病患者在接受使用体外循环机进行的手术时造成脑部后遗症的风险。
②伴随心脏问题产生的是由于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缺氧5分钟就会给大脑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10分钟即可造成神经死亡。美国心脏学会建议,在手术中有控制地降低体温以减少脑部损伤。这种疗法的要害在于循序渐进地把体温降至35摄氏度以下。因为体温每降1摄氏度,氧气的消耗量就会降低5%—8%。西班牙马德里心脏外科主任恩里克·罗德里格斯指出:“在所有使用体外循环机的外科手术中,我们都会用到适中的降低体温的做法,也就是说,降至28摄氏度至31摄氏度之间,以避免在出现危险时给大脑造成损伤。”
③此外,冷冻疗法可以延长手术的安全时间。例如在成人主动脉切断或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中,需要完全中断血液循环。为此需要把患者的身体冷冻起来,使接近冬眠状态。当体温降至16摄氏度时,安全时间为40分钟至60分钟。心脏外科助理医师卡洛斯·莫拉莱斯指出:“体温降得越低,我们进行安全手术的时间就越充裕,成功的几率也更大。”
④但是,控制体沮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冷冻疗法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手术后如何使体温回升。按照一般规则,假如身体被冷冻30分钟,那么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就将增加一倍。负责将血液重新灌注到血管当中的医师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使患者体温回升。假如体温在28摄氏度以下,那么产生心室纤维性颤抖的风险就会很高。恩里克·罗德里格斯说:“尽管这些威胁依然存在,但是目前医学界使用冷冻疗法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可能出现的大脑水肿和血凝紊乱,因为低温破坏了血液蛋白。”重症监护室中的最大难题通常是通常是痉挛和寒热增加的氧气消耗,以及患者免疫系统的改变。因此专家建议给接受了冷冻疗法的患者实施镇静辅助治疗,使用抗生素,非凡是在冷冻时间长达几天的情况下。
(摘自《参考信息》2008年3月)
16.文章②③两段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冷冻疗法的用途的?(2分)
17.是否可以将第④段调整到②③两段之前?为什么?(4分)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手术中,有控制地将体温降低到适中的温度,可以减少心脏病患者的脑部损伤。B.体温降得越低,进行安全手术的时间就越充裕,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C.使用冷冻疗法,术后体温恢复的时间较长,产生心室纤维颤抖的风险很高。
D.目前,低温对血液蛋白的破坏是医学界使用冷冻疗法碰到的最大问题。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9分)
享受生命
梁衡
①“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的。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种理解未免狭窄。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短哲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
②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入流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熟悉、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先得有两个条件。
③一是勇气。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舍我其谁”,鲁迅所做的直面人生,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愉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的风光;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④二是创造。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个新学说开辟了一片新领域、一个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非凡的滋味,就多了一份非凡的享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看到的。
⑤如此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达尔文、爱迪生等人完成伟大发现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都已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将赴死的勇士,如文天祥、林觉民等人,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做衣食之享时,他们将生命的炸弹做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夙涅梁,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受享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受历史之功和人格之尊。
⑥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或曰两个文明,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和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这幸福的结果。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和丰富,另一方面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
⑦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
(摘自《经典美文》2008年10期,有删改)
19.作者认为,全面地享受生命实际上是 ,要达到这一
目的,就要具备 和 两个条件。(3分)
20.在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3分)
21.第⑥自然段说:“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并略作分析来论证这个观点吗?(3分)
第三部分写作(60分)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饱经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雪白的画纸贴在堵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画一扇窗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
2008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赋分时出现0.5分的情况,可在每大题得分栏内如实填写,合算总分时,若仍有0.5分的情况,则按1分计算。
一、(20分)
1. C (A骇hài 赅gāi B 淖náo 绰chuò D 讷nè呐nà 2分)
2. B (A相辅相成 C招徕 D喧嚣 2分)
3. C(①“遭到”指遇上不幸或不利的事;“遭受”指遭遇不幸或受到损害,一般都要有承受损害的人或物;②“刻不容缓”形容形势非常紧急;“迫不及待”表示急迫得不容等待,一般用来指人。③从前面分句的语意可以判定,后面的两个分句间应该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却”。2分)
4. (1)第②句有语病,修改:将“就是”改为“就要”,去掉“的过程”;(2)第③句有语病,修改:在“青少年时期”后添加“有没有”或“能否”。(2分。每小题1分,找出病句0.5分,修改0.5分。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填在空白处也可)
5. (1)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2)人有悲欢离合 但愿人长久(3)奔流到海不复回(4)绝知此事要躬行(5分。(1) (2)必答,(3) (4)选答,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3) (4)假如全答,其中有一处错误,均不得分)
6. (1)智取生辰纲 往酒里下药(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示例:贝多芬 《名人传》 他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排斥,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勇敢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挑战,即使是在伤病无情夺走健康的情况下,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表现出了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
祥子 《骆驼祥子》 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辛勤劳作,但是他的希望一次一次破灭,以失败告终。
(3分。作品1分,评价2分,可围绕情节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7.示例:爱心放飞着不屈的希望
(2分。“希望”1分,结构合理、顺畅自然1分)
二、(4分)
8.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1分),而流莺偶然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1分);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安闲的情趣(1分),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清幽的意境(1分)。(4分)
三、(10分)
9. (1)树:种植。(2)俟:等待。(2分)
10. B ( A①“以”是介词,“为”是动词,“以为”可译为“把(养狙)作为”;②“以”与“为”组合成“以为”,动词,认为。B均为动词,到……去。C(1)“或”是代词,可译为“有的”;②“或”,副词,或许,也许。D①形容词,引申为尽、完。②副词,已经。2分)
11. (1)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并被他驱使呢?(2分。然则、何、假、为之役,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2)世上也有依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大概就像狙公一样吧?(2分。以、使、其、如……乎,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12.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既可)
四、(9分)
13.用了比喻修辞格,把落在小青瓦上和玻璃瓦上的雨点发出的声音比作在玉盘里乱跳的珠玑和琴声中的高音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雨声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美妙感受。(3分。比喻1分,句子分析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
14.他希望通过画画来再现逝去的自然、祥和的生活环境和淳朴和谐的人际关系,借以抒发强烈的怀念之情,排遣孤寂之情。(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示例1:以前的雨声布满音乐美和“绚丽颜色”,现在的雨声呈现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压抑。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主人公对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示例2:以前人与人和谐地交往和交流,现在人人封闭,缺乏沟通和交流。对比手法的运用鲜明地表现了前后变化,强烈地表达出主人公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热爱和怀念。
(3分。前后情况比较1分,表达效果1分,表达的情感1分)
五、(8分)
16.可以减少因为脑部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可以延长手术安全时间。(2分。减少大脑损伤1分,延长手术安全时间1分。意思对即可)
17.不可以。因为②③两段说的是使用冷冻疗法的用途,第④段说的是使用冷冻疗法控制体温的同时所蕴含的风险,②③两段与第④段在顺序上具有逻辑关系。假如调整顺序,就显得逻辑混乱。(4分。不可以1分,逻辑关系分析2分,逻辑混乱1分,意思对即可)
18. C(使用冷冻疗法,假如体温在28摄氏度以下,那么产生心室纤维性颤抖的风险就会很高。2分)
六、(9分)
19.对生命的熟悉、开发和利用勇气创造(3分,每空1分)
20.因为享受生命离不开勇气和创造;要得到最大的享受,就要付出最大的劳动、斗争甚至牺牲;就要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1.示例:布鲁诺坚持真理,蔑视神权。虽被处以极刑,但他的精神被后人推崇,他的人格被世人颂扬。
(3分。事例1分,简析2分。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七、(60分)
22.评分标准及说明。
项目等级 |
内容(30) |
表达(25) |
文面(5) |
|
立意深刻,中心明确
材料典型,内容充实
(26一30) |
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21一25) |
5 |
|
中心明确
选材得当,内容具体
(21一25) |
结构合理,条理较分明
通顺流畅,感情真实
(16一20) |
4 |
|
中心基本明确
材料一般,内容欠具体
(16一20) |
结构较完整,条理欠清楚
有些语病,缺乏感情
(11一15) |
3 |
四 |
中心不明确
材料不当,空洞无物
(11一15) |
结构有残缺,条理较乱
语病较多,没真情实感
(.,一10) |
2 |
五 |
严重偏离题意
套抄范文,不切实际
(0一10). |
结构混乱
病句很多,辞不达意
(0一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