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二“这些西方的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了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可以得出变化是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第二小问的直接后果,结合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和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可知,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卫作用.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方的殖民扩张使得欧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1)变化:新航路开辟前,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奋斗.
原因: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
(2)变化: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
结果: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卫作用.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方的殖民扩张使得欧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4.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近期汉译出版的《文明的滴定》一书收录了李约瑟1944至1966年间发表的八篇论文。据李约瑟在第六篇文章中的陈述,在1938年前后,他酝酿写作一部专著,系统讨论中国文化区的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历史,那时他的问题意识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提出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可以概括为:曾经高度发达的中国科学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反倒是科学发展并不领先的欧洲取得了突破,发展出了现代科学?这就是李约瑟难题,也称李约瑟之问、李约瑟之谜。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和评述“李约瑟之问”。(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答】本小问的分析和评述,首先依据材料得出“李约瑟之问”的含义,即中国古代科学发达但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而古代科学并不发达的欧洲却最先发展出了现代科学.然后分析中国古代科学发达却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和欧洲能发展出现代科学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即可.
答案:含义:中国古代科学发达但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而古代科学并不发达的欧洲却最先发展出了现代科学.
分析和评述: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专注农耕技术;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束缚人的思想;科举制盛行不能培养实用性人才加上明末清初的海禁政策阻隔了中西文化交流.但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的兴起、宗教改革的进行、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创造了现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由此可知的社会条件决定了现代科学在近代中西方的不同命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宪宗成化时,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万历元年,他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情况都必须在簿册上加以注明。六部若有容隐欺蔽,则由六科科臣检举,六科若有容隐欺蔽,则由内阁检举。“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它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张居正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作用。
【解答】(1)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可以得出背景是冗官增多;官风败坏.第二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情况都必须在簿册上加以注明”,结合所学可知,措施是裁汰冗官;提拔人才;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2)本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它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结合所学可知,作用是“考成法”成为张居正推行其它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1)背景:冗官增多;官风败坏.
措施:裁汰冗官;提拔人才;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2)成为张居正推行其它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召开,出席会议的有25个国家,其中15个国家出席过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指出:不结盟的“一些原则来自万隆会议。”“发起我们运动的由来,应追溯到万隆会议。”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宣言》和《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宣言指出:只有根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宣言强调:要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加强与会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摘自张健华《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结盟运动成功召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结盟运动与万隆会议的相同之处。
【解答】(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发起我们运动的由来,应追溯到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要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加强与会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共同面临着霸权主义威胁,维护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严峻;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万隆会议上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了各国友谊.
(2)本小问的相同之处,依据材料“15个国家出席过万隆会议”、“只有根除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要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断扩大的鸿沟,加强与会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结合所学可知,相同之处是主要参加国家相同:都是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目的相同:都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本国经济;基本原则相同:主张平等的原则,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纷争问题.
答案:(1)共同面临着霸权主义威胁,维护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严峻;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万隆会议上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了各国友谊.
(2)主要参加国家相同:都是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目的相同:都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本国经济;基本原则相同:主张平等的原则,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纷争问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武帝连年用兵,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以商贾豪强兼并无厌,致使农民纷纷破产流亡。元封四年(前107),关东流民多达200万口。天汉二年(前99)以后,南阳、楚、齐、燕、赵之间,不断爆发农民起义。汉武帝派“直指绣衣使者”分区镇压,但农民起义此伏彼起,难以平息。严峻的社会形势使汉武帝感到不改变现行政策,就会重蹈亡秦的覆辙。征和四年(前89),武帝下诏(轮台诏书)追悔往事,公开承认过去兴师不当,表示以后要停止用兵,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只求不乏武备而已。随后,武帝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意在“思富养民”,任赵过为搜粟都尉,命他推行代田法,改革农具,以示鼓励农业生产。“轮台罪已诏”及其附带政策的出笼,使农民暴动的局势暂时得到缓解,使一度动摇的西汉统治重又稳定下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轮台罪已诏”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为解决现实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解答】(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汉武帝连年用兵,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以商贾豪强兼并无厌,致使农民纷纷破产流亡”、“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此伏彼起,难以平息”、“严峻的社会形势使汉武帝感到不改变现行政策,就会重蹈亡秦的覆辙”可以得出背景是汉武帝连连用兵,经济遭到破坏;阶级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大量破产;农民起义不断,危及其统治;武力镇压难以平息农民起义;吸取秦亡教训.
(2)第一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公开承认过去兴师不当,表示以后要停止用兵,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只求不乏武备而已”可以得出措施是公开承认错误;停止用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第一小问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停止用兵,有利社会稳定;发展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缓和矛盾,有利统治巩固.
答案(1)汉武帝连连用兵,经济遭到破坏;阶级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大量破产;农民起义不断,危及其统治;武力镇压难以平息农民起义;吸取秦亡教训.
(2)措施:公开承认错误;停止用兵;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影响:停止用兵,有利社会稳定;发展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缓和矛盾,有利统治巩固.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