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

历 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答在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两部分。共8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重事项:

1. 答卷前,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把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再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的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闻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 B.生产方式的不同

C.生活习俗的不同 D.宗教信仰的不同

2.汉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也向王国派遣丞相,这一做法

A.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

B.事实上强化了中心集权

C.加强了诸侯王对封地的治理

D.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3.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4.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

A.玉非常珍贵,是财富的标志

B.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

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

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5.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反抗

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

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

6.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宣扬经学 B.批判儒家思想

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 D.否定孔子的权威

7.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 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孙中山熟悉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 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 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9.摄影技术的出现为记录历史提供了新的手段。下列照片记录的是同一事件,它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北伐胜利进军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

10.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11.根据下表分析,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大致范围

所有制

土地经营

1949年以前

地主土地所有制

租佃个体经营

1950——1952

农民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个体经营

1953——1954

农民土地所有制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1953——1954

农民土地股份制

初级社,集体经营

1955——1957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高级社,集体经营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改造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发生严重自然灾难

12.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13.

GDP增长指数

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78 80 85 87 90 95 96 97 98 99 2000 01 02 03 04

GDP增长指数

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上图变化反映了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 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③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④人口素质整体提升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4.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希望完成国家统一

C.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D.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

15.古希腊的雅典人口众多,缺少肥沃耕地,食物供给短缺,50—80%的粮食需要进口。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雅典采取的措施是

A.发展工商业 B.实行民主政治

C.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 D.提高农业技术

16.哥白尼在提出太阳中心说之后并没有立即发表,直到他去世后才公诸于世,对此熟悉不正确的是

A. 教会势力强大 B.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哥白尼缺乏彻底的斗争精神 D. 文艺复兴运动存在严重缺陷

1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 实现三权分立 D. 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18.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抱怨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这表明当时苏俄的土地所有制是

A. 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 国家土地所有制

19.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③启蒙运动兴起④三民主义

20.之所以说工业革命是社会关系上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B.引起了机器大生产的普遍推广

C.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 D.大企业取代了手工工场

21.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B.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C.是“杜鲁门主义”一次大规模的运用

D.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完成了经济封锁

22.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23.下列措施有利于扩大社会消费的是

A.国家资本主义 B.福利国家制度 C.人民资本主义 D.经营者革命

24.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 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 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25.仔细阅读右边漫画,对漫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已解体

B.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

D.多极化格局形成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必做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第30题16分,共66分。

26.(13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非凡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熟悉。“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3分)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他1607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假如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

——据中心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二:利玛窦(1552——1610)……把传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补儒”、“趋儒”,一言以蔽之,尽量中国化。……利玛窦编绘的地图,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为了迎合中国是世界中心的观念,他把子午线从世界全图中心向左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中心。(如图)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弗郎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了实验归纳的方法,这对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培根在历史上的另一项贡献是倡导组织科学研究学会,这个设想在他生前没有实现,但17世纪中期英国创立了皇家学会,后来又创立了英国科学促进会,都是受培根的启迪。这些机构的出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根据苏智良主编上海高中历史拓展型课程教材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中国社会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2分)简析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一、三,概括徐光启和培根对各自国家科学发展有何不同影响?(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培根的科学思想能够对近代科学发展产生影响的原因。(5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么?(2分)

(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3)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心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 合唱《东方红》,预告节目

4:15 革命文艺

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 革命文艺

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 体育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 国际时事

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 对工人广播

12:30 新闻

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 红小兵节目

16:20 红卫兵节目

材料二:中心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

周六、日

0:30 午夜剧

1:30 怀旧影院场

2:30 夜读心灵

4:30 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7:20 早知天下

8:00 体育直播间

8:20 做客中心台

8:40 财经在线

11:10 法治中国

12:35 体彩时间

12:40 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

19:20 城乡纪实

20:30 天天福彩

20:35 小喇叭

22:30 神州夜航 (含整点新闻)

0:10 生活资讯

4:30 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8:35 流行经典

9:30 娱乐周报

12:00 天天体彩

20:30 天天福彩

20:35 体育沙龙

请回答:

(1)判定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定依据。(4分)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4分)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分)

30.(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右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右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

材料三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四:(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汉斯—彼得·马丁 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2分)

(2)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请结合明清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分析我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性。(4分)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4分)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2分)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4分)

三、选做题。第31题9分,该题为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题,汕头考生必做;第32题略,该题为选考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题,汕头考生不必做。

31.(该题为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题,汕头考生必做。)(共9分)

阅读下列材料

1872年,新政府公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

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2分)

(2)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3分)

32.略。(本题为选考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题,汕头考生不必做。)
历 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答题纸

注重事项:

1.第二部分共4页,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在答题纸右上角填上座位号。

题号

总分

26

27

28

29

30

31

得分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二、必做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第30题16分,共66分。

得分

评卷人

26. 答:(13分)

(1)主要原因:

作用:

(2)作用:

(3)

得分

评卷人

27.答:(15分)

(1)

(2)

得分

评卷人

28.答:(12分)

(1)

(2)

(3)

得分

评卷人

29. 答:(10分)

(1)

(2)

得分

评卷人

30.答:(16分)

(1)问题:

(2)

(3)

(4)

三、选做题。第31题9分,该题为选考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题,汕头考生必做;第32题略,该题为选考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题,汕头考生不必做。

得分

评卷人

31. 答:(9分)

(1)

(2)

(3)

32.略。


历史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答案: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A

B

C

C

A

A

C

B

B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D

B

B

B

C

D

C

B

D

D

二、必做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第30题16分,共66分。

26.答案要点:(共13分)

(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3分)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4分)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3分)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3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27.答案要点:(共15分)

(1)态度:总体保守,但少数开明人士乐于接受西方文明。(2分)

原因:保守:①经济:小农经济的局限;②政治:专制统治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③文化:盲目自大的心态;八股取士的制约。(每点1分,只要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4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开明:①经济:商品经济的繁荣活跃了人们的思想;②经世致用学风引导开明知识分子关注现实。(2分)

(2)不同影响:①徐光启对当时中国社会实际影响不大;②培根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原因: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社会生产对科技提出新要求;③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④国家重视科技发明;⑤近代教育的发展。(5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28.答案要点:(共12分)

(1)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洋务运动。(2分)

(2)思想:出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4分)

制度:①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②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分)

(3)该问按层次给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同意:(1分)(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给1分。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朝统治被推翻,传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不同意:(1分)(说明: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只是简单说明西方科学能够维护中国的儒家文明,给1分。

第二个层次: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儒家文明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29.答案要点:(共10分)

(1)材料一:文革时期。(1分)依据: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红卫兵;节目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浓烈,反映了极左思想泛滥。(1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1分)依据:出现关于彩票的节目;宣传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1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需答出任意1点依据,均可1分)

(2)材料一:①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革命性。(2分)②原因: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1分)

材料二:①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注重时尚。(2分)②原因:改革开放。(1分)

30.答案要点:(共16分)

(1)问题:①世界经济全球化道路曲折;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2分)

(2)正:①洋务运动引进工业革命成果,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②改革开放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综合国力迅速提高。(2分)

反:①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落后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②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基本游离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之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2分)

(3)①原因:德国工人的福利太高,使劳动力成本增加。(2分)②影响:造成德国的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外,使国内的失业问题严重。(2分)③措施:削减德国工人的福利。(2分)

(4)①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壁垒和第三产业的冲击;(2分)②发达国家:受到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廉价劳动力、土地、原材料价格等的冲击。(2分)

三、选做题。第31题9分,第32题略。

31.答案要点:(共9分)

(1)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2分)

(2)①特点:以天皇及皇室为中心;(1分)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1分)②原因:神化天皇权威,加强统治的需要;顺应“文明开化”的政策。(2分)

(3)①积极: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改造了日本落后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日本的近代化。(2分)②局限: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神权色彩。(1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