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黄帝时期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2.“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为这一转变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蔡伦 B.司马迁 C.董仲舒 D.毕升

3.下列能证实“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结论的有

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

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 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

①对仗押韵 ②直抒胸臆 ③格律工整 ④雅俗共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甚至村镇收租之家,至其时,积布累累。问之,则皆佃者之穷而无告以布当钱米也”。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6.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主要表现为

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②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维新思想达到顶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的形成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商 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第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8.“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多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下列图片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B

C

D

9.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10.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可见,保持香港“继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府的正确政策 B.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C.力促英国签署联合声明 D.以治权换主权

11.下列图片再现的历史事件,其中能够反映中国外交关系实现重大突破的是

A B C D

12.“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 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 梭伦执政时期 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13.康德提出“人们要用理性编纂法律”。这一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法国启蒙运动取得重大成就 B.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D.德意志帝国建立

14.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形成责任内阁制 D.进行议会改革

15.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都赋予总统

A.军队统帅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解散议会权

16.推动欧洲首次普及使用机器、轮船和铁路的重要因素是

A.内燃机的创制 B.蒸汽机的改良

C.电动机的发明 D.发电机的普及

17.下列代表作体现的创作风格,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8.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都

A.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B.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C.制止了列强间的战争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9.“为人类争自由,林肯与还,谁与匹者;绎大同之绝学,仲尼而后,意在斯欤”。挽联中的“大同”思想主要体现为罗斯福新政

A.实行工业复兴 B.恢复银行信用 C.实行以工代赈 D.调整农业

20.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全面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共4题,考生只能选做两题,多答无效。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

——【美】弗兰克:《白银资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中所述历史现象对中国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各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试从政策角度分析中国没有维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同盟会的机关报)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对外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现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果断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熟悉的。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

——《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

请回答:

(1)举1911——1912年间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主张的实施情况。(3分)

(2)比较材料一、二中,中国共产党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的不同点。(4分)

(3)比较材料二、三中,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做了哪些调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做出这一调整的原因。(3分)

(4)由材料一到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特征。(2分)

23.有人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主要特征。在此影响下,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顺应这些变化,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对策?(5分)

(2)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概述这些成就产生的影响。(4分)

(3)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艺术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变化?(2分)

(4)科技不仅具有积极作用,还有消极影响。试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例说明科技的消极影响。(1分)

24.选做题:本题有A、B、C、D四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两题,多答无效;请在答题卡上规定答题区域中将选做题目对应字母后面的方框涂满、涂黑,请勿漏涂、多涂。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死,商君车裂於秦。

——《韩非子》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家给人足……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

请回答:

(1)摘录材料中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不得大段抄写)。(2分)

(2)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4分)

(3)上述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商鞅及其变法?任选一角度,举材料中的一例说明。(4分)

(4)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2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詹天佑)在致诺索布夫人的信中也写道:“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假如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若如此,中国工程师将失掉大众的信任。”……近年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建造了詹天佑纪念馆,以纪念他在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中的不朽功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人们认为的那样。

——《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我的工作”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詹天佑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这一“工作”的?有何意义?(5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爱因斯坦的深奥理论有哪些?这些理论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材料二认为爱因斯坦“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的原因是什么?(5分)

(3)你认为作为科学家的詹天佑和爱因斯坦在人文情怀方面有何不同?(2分)

【C】(略)

【D】(略)

模拟试题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B 5.A 6.C 7.C 8.B 9.C 10.A 11.C 12.D 13.A 14.B 15.A 16.B 17.C 18.D 19.C 20.C

二、非选择题

21.(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中国手工业发展(丝织业、制瓷业发展)(3分)

(2)商品经济或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小说兴盛。(4分)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2分)

(3)当时中国生产规模大,商品竞争力强,占市场份额大或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世界经济中心在中国。(3分)

22.(1)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3分)

(2)彻底反帝、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权、废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4分)

(3)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日本侵华;国民党倡导三民主义。(2分)

(4)在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纲领的指导下进行;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革命政策调整(纲领赋予了新的内涵)。(2分。言之有理,酌情得分)

23.(1)特征:信息量大,快速,应用广泛。(1分)变化:知识经济兴起、全球化。(2分)对策: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分)

(2)“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杂交水稻。影响:提高了国际地位;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强了国力。(4分)

(3)产生了现代主义流派;影视艺术迅速发展。(2分)

(4)举一例消极影响即可,具体答案略。(1分)

24.【A】(1)材料一中的“决裂阡陌”,材料四中“坏井田,开阡陌”即废除井田制。(2分)

(2)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分)

(3)从商鞅的性格、措施及其影响。(3分)材料三“天资刻薄”(性格),材料四“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措施),“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影响)。(任1点1分)

(4)把改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运用生产力的标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任意2点2分)

【B】(1)设计、建成京张铁路。(1分)中国技术力量薄弱,列强认为中国人没有能力完成如此艰巨的工程;面临国际社会的压力。(2分)自行设计中国第一条铁路,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自信心。(2分)

(2)创立相对论、光子理论。(2分)带来了物理学思想的革命;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2分)爱因斯坦不仅在科学上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1分)

(3)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爱因斯坦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2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