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材料二】 西部和西南部的路上挤满了饥饿的搭便车者。每一条铁路线的两侧都能见到无家可归者燃起的营地篝火。我看到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坚硬的路面上行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次麦子和棉花大跌价中变得一无所有的佃农。……农民因为工人的贫困而变得贫困;同时,工人也因为农民的贫困而生活困苦。这两类人都没有钱去购买对方的产品,因此我们也就同时在一个国家中碰到了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现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美国富足生活中的贫困(1932年)>》 【材料三】 关于“新政”以及有关的政策和措施,一些人(如胡佛)把它说成是“极权主义”,另一些人(如大企业主)则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一些人,如查尔斯.E.库格林神父就曾鼓吹:“在我们中间,希特勒的政策,墨索里尼的建议和斯大林的教条,比华盛顿和杰斐逊的思想更受到尊重”,胡说“新政”是犹太人纲领,甚至提出要“用枪弹”消灭罗斯福。而另一些人,如激进民主派的休伊·郎,则提出要消灭超出一定数额的所有个人财产,鼓吹实行一种所谓“财富共享”的假社会主义。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的变化是什么?(2分) 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两个基本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一中第四个时段出国的人数猛增,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造成材料二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明进程的角度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影响?(6分) 31.(9分)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持怎样的看法?结合史实说明张之洞的观点。(4分) (2)同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各顺应了什么历史潮流?两次改革从社会转型角度又有何相同之处?(3分) (3)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为什么?(2分)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1—5 ADAAD 6—10 BBADA 11—15 ACDBA 16—20 ACCDC 21—25 BADB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1分;30题17分;31题9分。以下主观题部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 26.(13分)(1)史料:③⑤⑥⑦(2分); 史料解释:④(1分); 历史叙述:①(1分); 历史观点:②(1分); 历史评价:⑧(1分) (2)政治: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新兴市民阶层壮大;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成为一潭死水。(6分) 27.(12分)(1)视剪发辫为革命思想的表现;更新服饰追求时尚;肯定西方社会生活习俗,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4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许多法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思想的变化;伴随外国侵略的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4分) (3)不完全正确。因为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一些大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并不显著;社会上还有一些人眷念过去,存在浓厚的皇权心态,如袁世凯掌权后企图复辟帝制等。(4分) 28.(14分)(1)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2分)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分) (2)消除内乱外患、维护专制统治。德国(日本)。(4分) (3)熟悉:(孙中山)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毛泽东)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来源:(孙中山)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毛泽东)马克思主义。(4分) (4)按“三三制”的原则的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七大”上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前夕,召开北平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新中国。(2分,任答两个得满分。) 29.(14分)(1)历史事件:物质层面: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心态层面:新文化运动。(3分) (2)“物质”影响:有利于工业、教育、科技、国防的近代化;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2分);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中国近代交通、通讯的发展(答对任意3点可得3分)。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求富的道路。(1分) (3)影响: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思想解放;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或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科学文化(或文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新习俗(如新式婚姻等)的出现;(1点1分,共3分)前期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对东方文化绝对否定的做法。(1分) 30.(12分)(1)变化:由农村到城镇、国外。(2分) 基本原因:传统农业手工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衰落。(1分)国内资本主义发展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2分) (2)主要原因:国内社会长期动乱;(1分)日本帝国主义入侵。(1分) (3)主要原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无限制的股票投机,使股票价格严重背离实际价格;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导致市场的繁荣假象,使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资本高度集中造成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整个社会购买力低;工业大发展的同时农业却长期处于萧条状态。(答对3点以上即可得4分,2点2分,1点1分。) (4)影响:政治: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为在二战中战胜法西斯,维护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做出了重大贡献。(3分)经济:使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机。(1分) 31.(9分)(1)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国家发展强大。(1分)措施:实行新制(均田制和租调制)、整顿吏制,革除旧俗(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等)。(2分)注重学习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和民族大融合。因此张之洞的看法符合事实,较为客观公正。 (1分) (2) 不同: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侧重于顺应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潮流;(1分)而商鞅变法侧重于顺应了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各国为争霸纷纷富国强兵的潮流。(1分)都实现了向封建化的转型。(1分) (3) 没有。(1分)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1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