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时期)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时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改革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改革家,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后人记取。据此回答1~3题。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 消灭奴隶制残余

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答应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3.战国时期李悝、吴起、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牛耕与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C.各国争夺霸权的需要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经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文化异常繁荣。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成就辉煌。据此回答4~7题。

4.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居统治地位 B. 墨家占主导地位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 道家最受欢迎

5.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 善用权术,建立威权

6.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心集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 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心。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是,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据此回答8~11题。

8.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 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 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治理

9. 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 B. 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

C. 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D. 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

10.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 加强诸侯王的势力 B. 剥夺王国的封地C. 分割王国的封地 D. 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11.中国古代崇尚道德治国,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日: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编户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开放则强,闭关则弱。综观我国历代兴衰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据此回答12~15题。

12. 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 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 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 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D. 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13. 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 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 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 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14.下列有关两汉与日本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移民日本的浪潮 B.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有深刻的了解

C.汉武帝与光武帝先后赐日本使者金印 D.铁器、铜器与丝帛传人日本

15.有人说,汉代丝绸之路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史实与之相符合的是

A.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  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

C.《汉书》最早记载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D.佛教传入中国

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据此回答16--18题。

16.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运用 ③水利浇灌的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下列图片信息对哪种税制的出现产生重大影响

(图1)

A.初税亩 B.编户齐民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18.下图(图2)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浇灌农田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此物被普遍采用于 A.长江以南 B.中原地区 C.江淮之间 D.太湖流域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据此回答19—24题。

1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铁制工具的使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生活的年代没有出现铁制农具 B.商鞅变法时,中原已较多地使用铁制农具

C.公元前3世纪初期,越族人已使用铁制农具

D.吐蕃在文成公主入藏前就把握了制铁技术

20.“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这句诗里的典故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文成公主入藏 D.王昭君出塞

21.两汉对西域地区采取的相似措施包括 ①实行和亲政策 ②派遣使者帮助西域摆脱匈奴的束缚 ③设立西域都护 ④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22.丝绸之路开通后,首先传到西域的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是

A.农耕和植棉 B.造纸和印刷 C.陶瓷和制茶 D.冶铸和水利

23.在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24.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亟故也

D.所以殄来而降辱者,(亡于)六代之后(代)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3分,第26题17分,第27题12分,共计5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23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定图3是哪一时期的形势图?并至少写出三条判定理由。(4分)

(2)由图3到图4可以看出这两个不同时期在诸侯国和少数民族分布的格局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

(3)图4中可以看出当时修筑的长城根据其防御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类?(4分)

(4)根据图3、图4与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个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8分)

(5)从图三到图四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哪些趋势?(2分)

26.(17分)阅读下图

图5:为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刀刻诏书版文,版文内容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状、绾均为人名),法度量则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

图6:为我国某一朝代的衡器和货币。

铜 权 半两钱

图5 图6

请回答:

(1)请根据以上图片信息判定所在的朝代,并说出判定的依据。(至少列举三条)(4分)

(2)图5版文中的汉字和图6货币上的汉字是什么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在当时有何作用?(3分)

(3)从图5版文的内容看,“廿六年”具体指哪一年?这个朝代在中心建立了什么制度?其政治特点是什么?(5分)

(4)图6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何意义?(5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民,农民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今农民五口之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偿责者矣。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西汉政府实行的是什么经济政策。(2分)

(2)材料二中“编户之民”绝大多数是什么人?他们要向国家承担什么义务?(4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农民的实际地位和处境怎样?“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民,农民已贫贱矣”的原因是什么?(6分)

南充一中09届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时期)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A

C

A

D

D

A

B

C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D

C

D

A

B

A

D

D

D

B

C

26.(1)春秋时期。理由:图中有晋国;有重要战场地址城濮;有诸侯国吴、越。(4分)

(2)诸侯国分布变化: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了,春秋时期的晋国、宋国、鲁国以及吴、越等国在战国时消失,韩、赵、魏等新的诸侯国在战国时出现。(3分)少数民族分布变化:春秋时期的赤狄、北戎、山戎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消失了,同时蒙古高原一带和燕国东北方向分别出现了匈奴和东胡两个少数民族。(2分)

(3)燕国、赵国、秦国北方边境一线修筑的防御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长城(2分);楚国、齐国等华夏族各诸侯国边境之间出现的用于相互防御的长城(2分)。

(4)政治方面: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2分),诸侯争霸的政治格局使统治者重视人才(1分),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跃形成“百家争鸣”(1分)。

经济方面: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分)。

民族关系方面: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2分)。 (考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5)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民族融合的趋势。(2分)

27.(1)朝代:秦朝。依据:图片上文字为小篆;图中圆形方孔半两钱;诏书版文内容有皇帝制度和丞相制度的设立。(4分)

(2)字体:篆体。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3分)

(3)时间:公元前221年。(1分)制度: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2分)特点:皇权至上的中心集权制度。(2分)

(4)背景:秦朝完成全国的统一。(2分)意义: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加强了中心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3分)

28.(1)重农抑商政策。(2分)

(2)广大农民。向封建国家承担赋税、徭役和兵役。(4分)

(3)地位与处境:农民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十分贫困。原因:农民不但要受封建国家的剥削,还要受地主的直接剥削,负担沉重;地主阶级实力膨胀,土地兼并不断发展,农民大量丧失土地;大商人拥有大量钱财和土地,经济实力不断发展。(6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时期)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