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图文]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重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Z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下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②④①③

2.《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人口和土地互相厮杀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度趋于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3.汉初封国制和西周前期分封制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哪一方面?

A.基础 B.形式 C.对象 D.作用

4.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3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26.8万 B.约6.7万 C.约11.7万 D.纠10.7万人

5.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主要原因是

A. 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 B.希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奴隶制的高度繁荣 D.普罗泰戈拉等人的推动。

6.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①描写了隋唐时期开垦山地的现象 ②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产量 ④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关于宋明理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B.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c.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D.认为天理是人与天地万物共同的本原

8.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丰义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人们熟悉到自己在社会的重要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9.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人们主观性与国家意志的统一 D.权威的判定与历史的传统

10.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包括: ①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 ③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⑤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11.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引起革命.主要表现在

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②优胜劣汰的思想影响了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④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发展 ⑤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②③⑤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12.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本质含义为

A.亚太地区历史进程落后于西方 B.西方国家在东方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

C.亚太国家社会形态逐渐西方化 D.东方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3.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加强中心集权与维护共和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解决州权问题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14.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15.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6.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匡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丰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17.“生产之要素:日土地,日劳力,日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者,势必蒙外资之害。”对上述摘自于20世纪初一篇文章中的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主张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发展生产 B.是爱国、进步的思想主张

C.属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 D.对今天的中国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8.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倡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主张实行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19.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

c.产业和平收归闻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寓

20.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以后,共经历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B.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推动了世界大战爆发

21.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

22.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非凡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非凡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中心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23.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成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协助维护伊拉克的安全和稳定。美国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寻求联合国道路表明

①国际社会参与对伊拉克重建的作用不可替代 ②联合国仍然是国际社会最重妥的国际组织

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基本宗旨 ④联合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当今的一些速食汉堡店内有全球编号相同、口味柑同的汉堡餐。同时为了迎合各地民众的口味,在不同地区又兼卖适合当地口味的食物。这些速食汉堡店还提供新式韵文化空闯,一些青年学生则喜欢聚集在店里聊天、看书,形成“另类的图书馆”。以上现象说明了①全球化的产生基于经济利益之上②全球化对于弱国的文化有提升的作用,并出现其“地方化”的发展方向③大众传媒与全球化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④在跨国公司资本的推动下,全球化已经深人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2002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对部分进口钢材征收8%到30%的附加税,以保护美国钢铁工业的利益。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对美国此举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2003年,世贸组织最终裁定美国败诉,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取消进口钢材高额关税。对此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的贸易壁垒政策遭到了打击②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作用

③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扩大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必答题(本大题为考生必须作答部分。有5小题。共66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 ——《西方民主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特点。(3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思想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能产生共同思想的原因。(4分)

(3)上述材料中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是否都能得到实施?为仃么?(6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年眷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吏》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欺侮,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假如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力我们和他们之问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

材料三: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材料原文)(4分)

②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4分)

③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意。(2分)

④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4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心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石

1100万吨

方案二(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万石

1500万吨

方案三(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石

1050万一1200万吨

材料二:我们有六亿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

材料三: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材料二强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怎样的严重错误?(4分)

(3)材料三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9.(13分)民主政治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世界近现代安上,各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社会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据此回答问题。

(1)英国《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作了哪些规定?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与传统的君主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4分)

(2)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它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

(3)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围建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各有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0.(12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特征,除旧布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20世纪,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改革。如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1)上述几个时期在苏俄、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3分)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中国的改革与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3分)

三、选答题(本大题为考生选答部分,有2小题,每小题均9分,只须任选一题作答,多答不得分。)

31.(共9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试分析它们改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3分),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并分析两国在改革过程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及这些措施对该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4分)

32.(共9分)“横空出世,叱咤八方,一代枭雄。”曾经是一些欧洲人对拿破仑的高度赞美,这一观点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8分)

肇庆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lO

11

12

13

答案

D

C

D

B

A

D

C

B

A

B

C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C

A

D

A

C

D

B

C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必答题(共66分)

26.(13分)答案要点:

(1)都主张国家政权是为民众服务而建立的,为民众服务;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都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思想。(3分)

(2)因为两位伟大思想家所处的社会背景相似,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法国资本土义有了显著的发展;两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酷,社会矛盾激化。(4分)

(3)黄宗羲的主张在中国未能实施,卢梭的主张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得以实施。(2分)因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够充分,而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思想控制势力强大,法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4分)

27.(14分)答案要点:

(1)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是不道德的。(4分)

(2)战争的责任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4分)

(3)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2分)

(4)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4分)

28.(14分)答案要点:

(1)材料一中的第二个数据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后来调整了经济指标,反映出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4分)

(2)材料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追求高速度,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实践中的错误: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之加涑社会丰义律设.并向其产丰义讨渡。(4分)

(3)实质是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并非事实,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出现异常严重困难的局面。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出对“左”倾错误的熟悉不足,“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纠正,并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左”倾错误。(6分)

29.(13分)答案要点:

(1)规定:无权废止法律;无权征税;无权征募军队。区别:议会和法律的地位高于王权。(4分)

(2)保障: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影响: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效地保障了美国社会长期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3分)

(3)变化: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的组织形式。原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新中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体制。(6分)

30.(12分)答案要点:

(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的困境,标志着资本主义离别自由放任政策的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运行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6分)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3分,若有其它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

三、选答题:(共9分)

31.(9分)答案要点:

相同特点:巩固沙皇或天皇的统治为目的;(1分)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1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1分)

影响:加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保留大量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形成俄国和日本两个侵略性的国家,给欧亚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2分)

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及影响:俄国在废除农奴制的同时,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办法得到一块份地,造成农民的贫困,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日本明治维新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2分)

32.(9分)答案要点:

该观点不正确(1分)。原因:该观点只看到拿破仑进步的一面,没有看到他局限性。(1分)事实上一方面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分)他捍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符合法国人民的利益和欧洲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但另一方面拿破仑自私、贪婪、自大好功;(2分)对东南欧和埃及等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给法国人民和欧洲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2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图文]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