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一、 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3.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礼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4.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 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5.《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洪仁玕已初步熟悉到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先进性

B.洪仁玕主张中外自由通商,但不准深入内地

C.洪仁玕答应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D.洪仁玕主张在中国采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看完电影《英雄》后,有网友说,宣扬赵国放弃对秦王的反抗就等于抗日战争时期宣扬对日本投降。秦始皇的天下观就是“大东亚共荣圈”。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熟悉到

A.日本人和中国人属同一人种

B.和平交往是中日两国的历史主流

C.战国七雄间的征战是内战而不是侵略

D.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7.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表明

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②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

③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④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表明

A.中共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

B.中共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

C.中共已正确熟悉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9.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

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

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

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

10.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是保证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关中国近代以来宪法的制定,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心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

11.右图是《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表》。它所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国家基本统一

②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③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④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A.①②⑧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的著作是

A. 《井冈山的斗争》 B. 《论新民主主义》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13.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4.“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被称为“转折点”的事件发生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55年

15.图片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图片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①合作社的农民 ②全民炼钢铁 ③走进新时代 ④“东方红”1号

16.罗马管辖其辽阔疆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B.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C.普及推广罗马法律 D.提高罗马军团的镇压力量

17、1992年,许多国家举行纪念哥伦布成功远航美洲的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面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这样说的理由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各种病菌随着西欧殖民者大量传入美洲,印第安人数量大减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到美洲

C.美洲大量金银被掠夺

D.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18.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人民起义不断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心政府软弱无力 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19.有关巴黎公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社是当时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非凡事件

B.公社的产生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主观方面

D.公社曾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

“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A.表明了苏联人非凡喜欢吃肉、喝牛奶 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

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 D.赞扬了苏联人非凡有幽默感

21.近日,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

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

22.阅读《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表中出现的变化和影响,主要是

国别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联邦德国

3%

48%

49%

美国

2%

36%

62%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C.“新经济”的出现,使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3.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C. 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4、右边是两幅儿童照片对比,你认为要改变这种巨大反差,主要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外国儿童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美国儿童 非洲儿童

25.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6小题。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请写出序号。(6分)

(2)结合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分析李贽思想出现的原因。(6分)

27.【1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变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美苏两极格局下,美国等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冷战”的含义是什么?为此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5分)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当今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素有哪些?(5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 图2 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公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

电影《巴黎圣母院》剧照 戈雅《枪杀马德里市民)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2分)

②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分)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美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2分)

③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2分)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④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熟悉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2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定。”

——《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答应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治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四】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苏联搞了许多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想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成效怎样?(5分)

(2)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3分)

(3)材料三的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与上述三则材料有何联系?(4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中华网》

材料三 1999年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发生了震动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的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观点的依据是什么?(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原因(除材料二所叙述的以外)还有哪些?(3分)

(3)材料三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问题有哪些。(3分)

(4)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3分)

31、历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毁誉莫定,如:宋人邵伯温《闻风录》中说:“王荆公(指王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至今日之祸(指靖康之变)!”近人梁启超在《王荆公》中说:“(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试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加以评论(考生只选其中一种观点评论即可)。(7分)

(2)据此,你认为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基本方法?(2分) ‘

BADAD CBCCA CDBAA CBCAC BDCAB

26、(1)史料:③⑤⑥⑦(2分); 史料解释:④(1分); 历史叙述:①(1分);

历史观点:②(1分); 历史评价:⑧(1分)

(2)政治: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新兴市民阶层壮大;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成为一潭死水。(6分)

27.(1)冷战:用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行为来遏制社会主义。(2分)

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

(2)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局面,造成了某些国家、地区的分裂、动荡甚至战争等;但两强相互牵制,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3分)

(3)① 欧洲的进一步联合; ②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③ 中国的振兴; 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⑤ 俄罗斯地位的提高。(5分。言之有理即可)

28.①方法:观察;实验。(2分)

②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2分)。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英属北美殖民地在启蒙思想鼓舞下赢得独立,建立共和制国家。(2分)

③“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2分)能够。(1分)这是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2分)

④熟悉: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分)

29.(1)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1分)

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分) 效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遗憾的是较早地停止了。(2分)

(2)特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布满阶级矛盾和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主义一党专政。(3分。任答三点即可)

(3)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

(4)观点: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2分)

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2分)

30.答案要点:

(1)观点: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分)依据:因为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之间的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封建制度加速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4分)

(2)其它原因:跨国公司的推动;各种国际组织(世贸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解体;交通的发展。(任答三点得3分)

(3)主要问题:经济上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加大;主权安全面临威胁;生存环境恶化。(3分)

(三层意思各1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4)基本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2分)

31、(1)评论:观点一:邵伯温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的立场上(1分),完全否认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甚至把北宋的灭亡也归罪于王安石变法(1分),这观点是错误的(1分)。

王安石变法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并取得一定成效(2分)。北宋的灭亡是北宋长期积贫积弱的结果(2分)。

观点二:梁启超站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立场上(1分),全面肯定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分),这是正确的一面(1分),但夸大了变法的作用(1分),这又是不可取的(1分)。王安石变法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并取得一定成效(1分),但究竟是代表地主阶级的,不可能解决当时社会的矛盾,更不可能“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1分)

(2)摒弃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其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等。(开放答案,只要答出一点,即可给2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