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一律写在卷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续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唐朝中心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3、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

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4、北京是闻名的古都,它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下列建筑能够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A.太庙 B.颐和园

C.太和殿 D.天坛

5、陶片放逐法(如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6、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碰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7、下列古代政治人物与专制制度的组合,错误的一项是

A.秦始皇——皇帝制度 B.查士丁尼——民主制度

C.明成祖——内阁制度 D.雍正帝——军机处

8、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 实现三权分立 D. 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10、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还有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铁血政策的实行

C.它适应了经济的发展 D.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11、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熟悉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12、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3、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1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15、“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16、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要害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17、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一目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熟悉,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假如建立工农联盟就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非凡事件

18、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

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 ②沙皇村→儿童村

③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西 ④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A、②①④③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19、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2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2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民法为核心

D.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2、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果断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23、下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24、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

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25、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安徽省太和县第二中学

2009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 史

2008.6

第Ⅰ卷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1分,共50分。

得分

26、(15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这种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利弊?(5分)

(2)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6分)

(3)在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中,经常用法律的形式把民主的成果固定下来。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4分)

得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2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1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原因。(2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结合你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1分)

(2)材料2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历史原因。(2分)结合所学谈一谈,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4分)

得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要害,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2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3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4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公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1的观点。(3分)

(2)驳斥材料2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

(3)依据材料1、2,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3分)

(4)材料4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3、4,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4分)

得分

29、 (11分)美俄(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布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布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5分)

材料2 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柏林墙倒塌

(2)“柏林墙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2分)

材料3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续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正确熟悉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据材料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4分)

2009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B

C

C

C

B

A

B

C

B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C

D

A

B

C

C

B

B

C

B

26、(1)原因:小国寡民。(1分)

利:调动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创造了雅典古代时代的辉煌;弊: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治理权,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终导致了雅典的衰落。(4分)

(2)制定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6分)

(3)根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4分)

27、(1)作者的“愁”指的是台湾被日本割占。(1分)

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直接原因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2分)。

思想感情:为台湾的被割占悲痛不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企盼祖国实现统一;忧国忧民的感情:等等。(1分)最终结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被收回。(1分)

(2)作者的“愁”指的是台湾与大陆分离。(1分)

原因: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占据台湾;美国的干涉。(2分)条件:改革开放以后,大陆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和澳门得到成功的实践;国际上“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广泛的承认。(4分)(其它说法言之有理亦可)

28、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4)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

29、(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3分)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分)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东西方对峙(或冷战、两极格局等)趋于瓦解(2分)

(3)俄罗斯的实力;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4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