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一)

一、选择题:

1. 《圣迹图》是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
孔子是我国古代闻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中也渗透着一些“爱民”主张。以下教育主张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有教无类 B、温故而知新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圣迹图· 孔子退修诗书》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温总理三次南下指挥抗灾工作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 此语体现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3. 右图所反映的史实最早可上溯到 ( )
A.商朝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4.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C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D中国历史证实,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5.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懂一点文物鉴赏的本领,无疑会有益于我们准确把握历史信息。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哪一枚不是赝币: ( )


6. 墨子说:“今也农民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7. 右图是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体育图标。这些图标是以我国古代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而设计的。这种笔园匀、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 )
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

8. 2008北京奥运会徽下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它主要采用了我国: ( )
A.剪纸和印章艺术B.印章和书法艺术
C.书法和民俗绘画艺术 D.印章和布贴

9. 民国十三年,位于西子湖畔的雷峰塔轰然坍塌,里面没有出现被压了千年的“白娘子”,倒是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的经卷散落出来,该经卷宣扬的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0. 两税法、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开始实施时,政府财政收入都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 ( )
A.新法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 B.地主官僚必须按田亩和资产纳税
C.商人和手工业者必须纳税 D.由原来的征收实物改为征收银两

11. 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 )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②民族危机和民族矛盾的影响
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 ④稳定的政局和繁荣的经济条件
⑤实行开放和多元的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

12. 宋元文化与隋唐文化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 )
A 走在世界前列 B 传统科技开始衰落
C 影响并促进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 D诗歌更加繁荣

13. 中国科技史大师英国人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他恰如其分地评价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4. 闻名历史学家柏扬曾说:在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开国君主往往比较英明,但到了第二、第三代帝王时很轻易出现危机,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危机”。下列王朝中沒有出現“瓶颈危机”的是: ( )
A秦朝 B明朝 C隋朝 D清朝

15. 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说法。对这种说法熟悉正确的是: ( )
A.强调了“亡国”与“亡天下”的一致性
B.认为君主专制和中心集权是等同的
C.要维护中心集权必须强化君主权力
D.区分了“忠君”与“爱国”的不同

16. 承古萌新是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从萌新这一角度看,主要表现在:( )
①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② 总结性科技著作相继问世
③ 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④ 传教士东来,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

17.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把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服从议会决议

18.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果断打击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19. 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其中平均地权的目标是: ( )
A.民族平等 B.有田同耕 C.家给人足 D.建立民国

20. 在近代中国,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
A.对清王朝的态度 B.对“西学”的态度
C.对西方制度的态度 D.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21. 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以下对其创刊宗旨:“排斥强权”和“改良社会”实质的最准确理解是: ( )
A反对北洋政府 B追求自由和民主
C反帝反封建 D 抨击专制皇权

22. 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 (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B.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23.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次会师后成立了: ( )
A.工农革命军 B.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C.工农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4. 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 : (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 B.《论持久战》中
C.《国共合作宣言》中 D.《井冈山的斗争)中

25. 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给陆相南坎次郎的信中说:“乘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国(苏联)五年计划未完成,支那统一未达以前之机,确实占领我经营30年之满蒙。”该信应写于 : ( )
A 1928年12月28日之前 B 1931年9月18日之前
C 1936年12月12日之前 D 1937年7月7日之前

26.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实,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突出成就是: ( )
A.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赎买”政策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7. 有人说:中华民族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征程始于1978年。这主要是因为1978年 : ( )
①产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④作出了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⑤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8. 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他(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以下对周恩来的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日内瓦会议,发挥积极作用
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D.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9. 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直接后果是 :( )
A.巩固了国际社会主义阵营 B.促成了亚非会议的成功
C.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
D.基本解决了与西南周边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

30.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心、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心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 ( )
A.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D.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1.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句话,中心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香港有高度的自治权 B. 香港有独立的外交自主权
C. 香港地区完全独立于中国政府之外 D. 香港保留自己的军队

32. 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图6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 ( )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苏联

33. 艺术不是历史,但经常反映历史,右图《同学》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维新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34. 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非凡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作为武器攻击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主要说明了: ( )
A.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
B.中法两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
C.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D.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熟悉

35.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 )
A 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 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 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36.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以下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
A大搞舆论攻势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进行全面遏制

37. 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其成功的因素在于: ( )
①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决定的 ②由美国国情决定的 ③由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民主传统决定的 ④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部分经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8. 右图是1936年2月24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它刊登了当时解决远东危机的四大要害“元首”的照片: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蒋介石。下列关于当时时局说法错误的是: ( )
A.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助长了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
C.在日本扶植下溥仪第三次称帝,东北变成了殖民地和侵华基地
D.蒋介石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利于解决民族危机

39.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 )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实
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40.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她起步于煤钢共同体建立,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要害作用: ( )
A 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 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D 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41. 右图本是一幅儿童,假定将它变成一幅政治漫,它可以反映 :( )
A.美苏争霸 B.南南合作
C.南北对话 D.东欧剧变

42. 历史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概念,如“南北对话”、“东方”、“西方”等等,这些概念看似方位概念,其实包含了政治、经济内涵。二战后“西方”的本质内涵是:  ( )
A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B 大西洋两岸欧美发达国家
C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D 以美国为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43.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假如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 廉价的商品必然会征服各民族的仇外心理
B. 自然经济不足以反抗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C. 资产阶级要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广到世界各地
D. 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当时一切社会制度

44.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续人和天才的完成者”。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三个最先进国家”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英、法、美三国
B.“三种主要思潮”指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C.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马克思、恩格斯汲取德、英、法优秀文化成果创立了科学理论

45. 开辟了人类生活新时代的近代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指:( )
A.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变 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D.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的确立

46.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巴基斯坦位于印度的东西两侧,被割裂为两块。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
A.英国改变殖民政策,推行“分而治之”方针的结果
B.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地理格局C.印巴之间民族矛盾尖锐的产物
D.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矛盾激化的结果

47. 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外国饮食营养价值
C.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48. 近日,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 : ( )
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
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

49. 学者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它是可恶的。哪些史事可以说明德国是在考问世界:( )
①17世纪,德国掀起欧洲启蒙运动 ②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 ③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④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谢罪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0. 现代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不包括 :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神舟5号”发射成功

D.“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二、非选择题:

51. 2008年是周恩来总理110周年诞辰。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1 1951年6月18日。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2 1954年3月10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 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图3 1971年11月8 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请回答:
(1)据图1,“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含义是什么?


(2)据图2,“战争”和“和平”分别是指什么?你如何看待《时代周刊》所说的“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3)据图3,美国对“中国人来了”持何态度?为什么?



(4)1976年周恩来与毛泽东两位伟人相继去世后,关于他们的话题越来越多。美国《时代》周刊载文说:假如中国今天似乎正在走第二步,或者也许甚至第三步,那么功劳首先应该归于周恩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时代周刊给予周恩来总理极高评价的原因有哪些?

52. 原子能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请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部分新科学技术

时间

国家

新科学技术

1945年

美国

原子弹爆炸

1946年

美国

电子计算机诞生

1947年

美国

晶体管问世

1954年

苏联

第一座核电站建成

1957年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0年

美国

激光器出现

1969年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月

1972年

美国

重组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77年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81年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97年

英国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99年

美国

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

2000年

美、日、法

德、英、中

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

材料三

法国国营企业核电站 70年代末苏联阅兵式上展示的洲际导弹
材料四 美国人很快算出来,在苏联的GDP比美国及其盟国少2/3到3/4的情况下,这件事开辟了一条可靠的对于他们没有任何风险的破坏苏联实力的道路。归根到底,通过在无望的军事角逐中的经济消耗,有可能使苏联遭到彻底破坏。 (《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发生的现象与哪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有关?他提出的利用原子能理论基础的关系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在新科学技术的发明方面,苏联的地位怎样?试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当时西方与苏联的经济建设,各有何特点?





(4)材料四中“这件事”指什么?美国的目的是否达到?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53. 阅读下列材料:
59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中国经历了沧海桑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熟悉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非凡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引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非凡强调“工业增速”?

(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4)“八五”计划期间,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54. 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心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天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天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国、隋朝在救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熟悉。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