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近代现代史(一)
1、19世纪中后期,当世界加速迈向近代化时,下列人物也正以一场运动引领着中国“与时俱进”。他们的这场运动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起到( )
A.补充作用 B.瓦解作用 C.改革作用 D.巩固作用
2、辛亥革命时,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其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严守中立 B.临时政府坚持反帝立场
C.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权 D.帝国主义反对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3、“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提出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的思想内涵相似?(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
5、.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了正面战场的大规模反抗,最能说明( )
A.国民政府熟悉到惟有反抗才有出路 B.国民政府转变了对日本的传统看法
C.民族矛盾激化是国民政府政策改变的动因 D.国共合作改变了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
6、下列各项属于1840-1949年的道德观、价值观变化的有( )
①由轻视工商业到“实业救国”
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开始瓦解
③人民追求平等、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
④许多人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④
7、下面是一副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春联: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建国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措施有( )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主、团结三大原则 ②建国后立即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暴行,属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是
①火烧圆明园 ②旅顺大屠杀 ③南京大屠杀 ④潘家峪惨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近代史上,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是 ( )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 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 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10、右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1、下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A.1943年
B.1945年
C.1997年
D.1999年
12、中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13、右图为三元里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纪念馆外景, 这次斗争反抗的外国侵略者是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14、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5、半副对联慑群魔。 侵略者:“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中国人:“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此故事反应的历史事实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战争时期
16、“我所熟悉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语)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D.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17、“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不便于持枪跨马,褒衣博带,长裙雅步的缓慢生活节奏,在万国竞争的时代不合时宜”。这句话应出自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王夫之《读通鉴论》 D.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18、“‘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靠于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19、“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吾台民……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这篇檄文应当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C.《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20、历史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反映。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A.大人→先生 B.粮票→股票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
21、艺术不是历史,但经常反映历史,右图《同学》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维新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22、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争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23、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24、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的是( A )
25、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26、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精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的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7、认为“民权目益衰,为中国至弱之根源”,并主张把兴“民权”与发展国家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相结合的是(D )
28、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当时中国革命的现实作用表现在( )
A.保存并逐步发展壮大了革命力量
B.消除了一些人对革命前途的悲观情绪
C.挽回了王明“左”倾路线给革命造成的巨大损失
D.树立了走中国独特革命道路的光辉典范
29、“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30、1957一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在全国统一废除农业税
32、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重。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 )
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亚非会议
33、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这样做的现实依据是( )
A.历史上闭关政策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B.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 D.当今世界各国间经济壁垒已完全消失
34、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治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3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36、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具有明显的B
A.社会主义性质 B.新民主主义性质 C.资产阶级性质 D.无产阶级性质
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l/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是指D
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38、史载:太平军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天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煌,重殿叠宇,金龙殿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光彩夺目。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在入城以前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D.天王府的建造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
39、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是( )
A.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 B.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40、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假如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1、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2、.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心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材料是( )
= 1 \* GB3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2 \* GB3 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 3 \* GB3 ③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4 \* GB3 ④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B.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C.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D.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43、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44、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的最恰当解释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45、“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是在( )
A.维新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
47、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其实质是反对 A.儒家传统道德 B.儒家思想文化 C.孔子思想学说 D.封建专制制度
48、.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 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49、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下列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50、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51、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52、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减少文盲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3、“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54、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
A.平均地权 B.奖励实业 C.保护工商 D.土地革命
55、“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假如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56、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57、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58、读《中国某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数曲线图》,下列因素中,直接影响20世纪80年代城乡收入差距的是( )
3.6 |
|
3.2 |
|
3 |
|
2.8 |
|
2.6 |
|
2.4 |
|
2.2 |
|
A.市场经济的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D.科学技术发展创新
59、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60、《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共同的地方在于
A、都提出了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B、都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心集权
C、都要求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并且各自描写了理想社会的轮廓
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61、1937年,中国共产党曾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心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 ①中共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 ②中共放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 ③中共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④中共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6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64、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
65、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66、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67、)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68、)图5所示票证曾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治理
69、
7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 ②商品化 ③集体化 ④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1、2006年7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铁路人的骄傲。近代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京沪铁路的建成B、京九铁路的建成C、陇海铁路的建成D、唐胥铁路的建成
72、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A、1912-1921 B、1927-1936 C、1945-1949 D、1979-1989
73、下列这组图片信息能准确反映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是
A 改革治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D.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74、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关于‘三个代表’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5、决定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俄国革命的经验B、共产国际的指示C、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D、中国的非凡国情
76、变法维新的呼声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酝酿,但只有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它才发展成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其社会条件不包括 ( )
A.“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举步维艰”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揭杆斩木”的农民运动初显端倪 D.“自强新政”的洋务运动进展缓慢
77、“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 )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C.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7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1936年)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五次军事围剿
C.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79、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中共放弃中原从而扭转抗战局面
C.中共决心依靠军队士兵抗战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80、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产28%,1952年比1949年增产40%。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81、1971 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 以民促官 B. 国际推动 C. 官方交流 D. 以官带民
82、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A.第一个要求推翻清政府 B.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83、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西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青岛是闻名的对外窗口 84、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 各路劲旅大会师;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85、由中心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86、马克思说:“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鸦片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预备了资金(本)②鸦片贸易扭转了中英贸易中英国的出超局面③鸦片贸易摧残了人们的生命和道德 ④鸦片贸易是罪恶的行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7、“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 )
A.《甲午悲歌》 B.《台湾沦陷》 C.《珍珠港祭》 D.《日寇投降》
88、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89、1949年春夏之季,报刊上有人用了下列标题作为描写当时政治局势文章的标题,其中哪一项描述最符合事实( )
A.“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90、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9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92、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诗词反映的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沙水拍支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9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94、“伦敦 12 月 27 日讯:从上海发出的消息称,大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引自 《 帝国的回忆) ) )这则消息应最早出现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二次革命时期
95、“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
A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C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
96、据统计, 1938 年 2 月至 1943 年 8 月,日寇对重庆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轰炸,共出动飞机 9513 次,投弹 21593 枚,炸死市民 11889 人,炸伤市民 1410 。人。其战略目的主要是
A .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B ,为侵占重庆作预备
C .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 D . “速战速决”灭亡中国
97、某年蒋介石在 《 新年文告 》 中宣称:“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要害不在政府 … … 全在于共党。”当时的形势是
A .国共正在进行重庆谈判 B .战略决战即将取得胜利
C .国共正在进行北平谈判 D .国民党已经败退到台湾
98、1948 年 10 月,中共东北局按照党中心的指示,决定成立以陈云同志为主任的沈阳非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全权处理接管沈阳的工作。下列判定最恰当的是
A .是按中共七大精神来办的 B .是三大战争胜利的结果
C .是按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 D .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
99、由中心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 12 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 . “另起炉灶”、“分道扬镶”、“播种友谊” B .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 “一边倒”、“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 “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100、下表反映了 1950年和 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三大改造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