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陈宜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本质特征是(  )

A.改王为皇帝 B.建立这样官制

C.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2.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治理财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3.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4.韩非子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但在历史上都起了积极作用。其决

定性因素在于两人 ( )

A.阶级立场不同 B.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不同

C.所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不同 D.对社会发展规律熟悉不同

5.下列对古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有 ( )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产物,是为维护平民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与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着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 )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C.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 D.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7.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把握着国家行政大权

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时,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8.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9.右图为英国漫画家创作的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更迭频繁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是民主的装饰品

C.法国的共和制度建立的基础相当脆弱

D.法国的共和制度的确立相当艰难

10、《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 ( )

①肯定了资产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③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④主张建立“新和谐公社”⑤昭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但是其主要经验有 ( )

= 1 \* GB3 ①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2 \* GB3 ②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 3 \* GB3 ③公社的原则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 4 \* GB3 ④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B、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C、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D、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1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不包括 ( )

A.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B.1861年改革不彻底,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C.第一个世界大战暴露了沙俄的落后和腐朽

D.日俄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

13、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三项链接。假如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14、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 )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新政”,注重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15、右图是闻名漫家丰子恺先生1945年的作品《炮弹做花瓶》,

它体现了人民 ( )

A.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信心

B.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愿望

C.对国共重庆谈判寄予厚望

D.对政协协议实施的期盼

16、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幅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7、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指什么?( )

A.西方科学技术 B.西方生活习俗

C.西方政治制度 D.西方教育制度

18、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是 ( )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要害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20、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②洪秀全定都南京,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1、1919年春夏之交,上海各界民众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 )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D.日本企图颠覆华北以实现“自治”

22、“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定,这封信写于 (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后

23、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丘逢甲这首诗创作于1896年 ②两位领导人都表达了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④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假如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假如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25、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 )

选 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分男女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适彼处

凡天下国,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以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26、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27、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28、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29、美国闻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0、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

A. 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 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 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南安华侨中学08年秋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有3小题 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请回答:

(1)三次战争迫使中国分别签定什么重要的不平等条约?(3分)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2)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即中国的近代化之路(三步走)是怎样体现的?(3分)如何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遭遇?(4分)

(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32.(13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 ,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第 5 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 3 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 8 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 = 11 \* Arabic 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并指出它的局限性。(5分)

材料二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 (3分)

材料三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3)你认为这部宪法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3分)

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熟悉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江泽民《在中心思想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分)

33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的钦佩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的长征》是中心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

公司 联合制作、由崔永元担任主持人的大型电视活动,有20名体

验者于2006年5月1日,在当年红军出发的地点开始踏上长征路,

他们将用10个月左右时间,沿70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至终点。

材料二 大渡河,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达开和红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今天,在这里有一高大门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1935年5月,在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四川,预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强度大渡河。当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心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率4万多人马,在大渡河畔预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全军覆没。)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请回答:(1)从政治、军事角度方面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2分)

(2)当年石达开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来到大渡河边、预备北渡的?(2分)

(3)红军强渡大渡河后,胜利进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假如石达开北渡成功,你认为其最终结局会怎样?理由是什么?(5分)

(4)根据材料三,你认为红军长征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伟大精神?(4分)

08年秋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C

C

C

C

D

B

D

C

D

D

B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B

C

D

C

C

A

C

C

D

C

B

C

C

二、非选择题:(有3小题 共40分)

31参考答案

(1)《中英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马关条约》。(3分)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丧失主权(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并逐步加深)。(2分)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分)一方面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和灾难;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逐步觉醒;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分)

(3)落后就要挨打、不能闭关锁国、学习外国先进事物、自强不息。(2分)

32参考答案

(1)进步作用:《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1分)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使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分)

局限:《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2分)

(2)秦律的特点:①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核心;②法律条文较为周密,涉及内容较为广泛;③体现法家思想,强调刑罚严酷,轻罪重刑。(3分)

(3)避免了绝对权力(或专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3分)

(4)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统治,巩固国家政权;促进民主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2分)

33参考答案

(1)原因:中心领导人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分)

(2)历史背景: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因收到洪秀全的猜忌而负气出走;清军的围追堵截。(2分)

(3)失败。(1分)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的理论武器,这种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4分。只答出结局而不分析说明者不得分。答出胜利结局,且分析理由充分,也可酌情给分。)

(4)精神: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创新,开拓进取;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理想远大,信念坚定。(4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