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高考文综(天津卷)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高考文综(天津卷)
河北石家庄市十五中 李现甫 提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

 

1.甲、乙两图所示大洲的人口特点是

 

A.城市人口若悬河                 B.生育率较低

 

C.人口平均密度大                 D.老龄化程度高

 

2.李明同学发现乙、丙、丁三图所示现象有因果联系,地理老师认为有道理。此因果顺序应该是

 

A.                    B.

 

C.                    D.

 

读图2和图3,回答3-5题。

 

3.2所示季节,一位俄罗斯专家在e地看到日落正西方,之后1小时下列各地发生的现象是

 

 

A.a——日光直射                  B.b——夕阳西下

 

O.k.——旭日东升                  D.d——午阳低垂

 

4.在之后的两个月中,下列变化规律符合实际的是

 

A.a地白昼逐渐变长                B.bc两地气温都在下降

 

C.b地牧日益茂盛                D.cd两地河流水位升高

 

5.俄罗斯专家发现图3中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它是

 

 

图4显示了2001年至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末端不断消融后退的“足迹”。读图4回答6~7题。

 

 

6.据图中MN两点量算,此期间该冰川末端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

 

A.0.4 km               B.0.5km          C.1.2km       D.1.5km

 

7.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极地高压增强                         B.沿海平原扩大

 

C.陆地淡水减少                         D.植被类型增多

 

图5是喜马拉雅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A.受挤压,经侵蚀                         B.受挤压,经风化

 

C.受张力,经搬运                        D.受张力,经沉积

 

9.形成图中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A.地质灾害少                             B.土地可以耕牧

 

C.河湖密度大                             D.旅游资源丰富

 

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6(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10-11题。

 

 

10.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A.a          B.b        C.c            D.c

 

11.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A.a          B.b        C.c            D.c

 

12.仅据表中四国有关综合国力的部分数据判断,今后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的国家是

 

1

 

国家

 

国土面积

(万km2

城市人口比重

%

人均GDP

(美元)

人均能源消耗

(石油当量,kg

森林覆盖率

%

B

79

34

464

460

3

M

14

24

376

150

10

T

51

32

2309

1024

29

Y

33

26

482

500

30

 

A.B                 B.M             C.T               D.Y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回答13-14题。

 

13.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

 

A.创制了简仪                         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C.制定了《大衍历》                   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14.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制定“尤里卡计划”,呼吁西欧国家在光电子学等尖端领域展开合作,建立“科技欧洲”。提出该计划的目的是

 

A.推动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B.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C.提升高科技领域竞争力               D.加速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追求。回答15-17题。

 

15.从图7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

 

 

①和亲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        ②祖国认同感具有强大影响力

 

③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④民族平等是历代的民族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17.1970年的一个冬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跪下了。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

 

A.曾经占领波兰                    B.深刻反省历史

 

C.实行非军事化                    D.奉行和平外交

 

日常生活现象折射着社会文明的曲折历程。回答18-20题。

 

18.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蔬、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莱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撤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国共两党的政策和策略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回答21-22题。

 

21.“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                       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                       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22.《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要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这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               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立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回答23-24题。

 

23.拿破仑法典》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的历史作用包括

 

A.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          B.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确立          D.摧毁了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

 

24.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手机虽小,却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回答25-26题。

 

25.20年前,手机称“大哥大”,买一部要花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买了一部,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厂家数量增多使产品供应量增大

 

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

 

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

 

D.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26.小薇为自己的手机设置了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的寓意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回答27~28题。

 

27.为保护中医药的知识产权,近年来不断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相关的立法议案。这表明人大代表是在

 

A.行使提案权                      B.制定相关法律

 

C.提出相关质询                    D.协助法律实施

 

28.辩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回答29-30题。

 

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7392                          B.79464

 

C.84392                         D.86240

 

30.下列成语中与漫《人市之梦》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B.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C.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D.审时度势  趋利避害

 

推广使用节能灯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如果我国所有家庭都将白炽灯替换为节能灯,年节电总量接近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数倍,尽管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20%,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回答31-32题。

 

31.此材料表明

 

①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

 

②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会产生影响

 

③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

 

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着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从材料看,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途径是

 

①居民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②节能灯生产企业降低成本

 

③政府倡导节能消费方式            ④家庭消费从经济能力出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能按原计划达成协议,主要原因在于欧美成员国希望发展中成员国在非农领域中更多地开放市场,却不愿意改变自己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巨额补贴的政策。欧美成员国不对等的谈判方案引起了发展中成员国的强烈不满,谈判由此陷入僵局。回答33-35题。

 

33.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作用是

 

A.取消成员国进口关税                B.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

 

C.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D.平衡成员国国际贸易逆差

 

34.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形成了以欧美成员国为一方,发展中成员国为另一方的格局,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力量决定其地位和作用不着        B.双方各自有其相同的国家利益

 

C.当今国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D.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35.本轮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欧美成员国和发展中成员国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表明

 

A.意思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双方都未能全面地看问题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4题,共160分。

 

题号

36

37

38

39

总分

得分

 

 

 

 

 

 

36.32分)图9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条件及其治理措施。(12分)

 

 

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6分)

 

 

 

3)填表说明黄河、恒河部分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6分)

 

 

甲区域中Y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20世纪50年代后,在老城区以西10余千米处建设了以机械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区。(如图10所示)

 

 

4)说明图中A工业区布置的合理性。(8分)

 

 

 

37.32分)君与民的关系问题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被不断探索。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1)       11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2分)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4分)

 

 

 

 

 

材料二: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3)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4分)指出其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4分)说明洛克的基本思想在英国成为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三:康有为在一份代拟的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4)材料三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4分)

 

 

 

5)概括说明康有为的思想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二所反映的西方近代思想的关系。(4分)

 

 

 

38.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自古读书需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道出了人们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欣慰。免收学杂费成为继免除农业税后又一场惠及广大农民的“及时雨”。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曾是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而今形成的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民健康有了“保护伞”。

 

    “关注民生之本,心系百姓利益”,“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251亿元,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谱写了一首民心歌、和谐曲。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哪些关系?请加以说明。(12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作用。(10分)

 

 

 

3)结合材料一、二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1分)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共享”也需要“共建”,你应该为此做些什么?(3分)

 

 

 

39.(60分)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6分)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6分)

 

 

 

材料一: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我国沿海地区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出现在福建的湄州。

 

(3)妈祖文化由湄州流传到甲、乙、丙沿海地区的现象称为           。(2分)妈祖分布在天津、上海、广州的共同自然环境条件有哪些?(6分)

 

 

 

材料二: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4)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4分)

 

 

材料三: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5)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条约?(2分)概括材料三反映的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6)依据图13~15,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2分)指出图15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2分)

 

 

(7)依据材料二、三和图13-15,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6分)

 

 

材料四:

 

 

材料五: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短壮大电子通讯、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精心培育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引航的产业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9)依据材料五,说明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形成怎样的产业格局及其意义。(6分)

 

 

 

10)结合材料五,从哲学角度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Ⅰ卷共35题,每整2分。共140分。

 

1.A  2.B  3.D  4.C  5.B  6.D  7.C  8.A  9.B  10.C  11.A  12.C  13.D  14.C  15.A  16.A  17.B  18.B  19.C  20.C  21.D  22.B  23.D  24.A  25.D  26.B  27.A  28.B  29.C  30.C  31.D  32.A  33.C  34.B  35.B

 

Ⅱ卷共4题,共160分。

 

36.32分)

 

1

 

2)雨热同期;    地势平坦;               人口稠密。

 

3

 

 

4)交通便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与文化生活区之间建有绿化防护带。

 

37.32分)

 

1)重民生。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2)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强调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两者之间。他们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

 

3)自由平等,分权思想,议会政治,法治思想。洛克提出了分权说,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4)实行君主立宪是强国之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力量单薄;长期的君主专制统治,民主思想影响有限。

 

5)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借鉴了西方启蒙思想。

 

38.36分)

 

1)①党和人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②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党和政府的关系。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2)①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增加财政支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医疗、就业等。②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3)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构建和谐社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解决民生问题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有不断解决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4)围绕公民义务列举具体做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9.60分)

 

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

 

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

 

3)文化扩散;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河流交汇的位置;海上多风浪。

 

4)英国工业革命已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

 

5)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

 

6)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7)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

 

8)①三大区域的第一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比重,珠三角和长三角高于全国水平、京津冀低于全国水平。②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状况优于全国,经济发展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9)①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

 

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增长、效益提高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10)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滨海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滨海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整体经济质量得到提升。

 

③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滨海新区抓好各类产业,使整体功能得到大发挥。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考文综(天津卷)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文综 (山东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天津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