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A.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政府 B.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16.“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方针的主要着眼点是 A.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 B.废除旧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 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反动势力 D.团结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17.“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答应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 A.坚持独立自主 B.实行睦邻友好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 D.推行不结盟政策 18、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 ①描写了隋唐时期开垦山地的现象②反映的我国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产量 ④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下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作为直接证据, 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 ) ①商业广告 ②印刷技术 ③商标意识 ④治金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此广告一出,该香烟销量大增,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华民国成立之初 D.新中国成立之初 21、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布满生气。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非凡引入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声小田里精耕细作 D.布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22、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出了(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自由平等的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3、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A.从分散走向整体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人的注重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24、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闻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直接目的在于( )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抱怨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这表明当时苏俄的土地所有制是( )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26.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 A.扬州的草市在当时很繁荣 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C.扬州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7.“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棉 C.毛 D.麻 28.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早20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 C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29.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30.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汁对联依稀可见:“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实际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 班级-------- 姓名-------- 分数---------- ------------------------------------------------------------------------------------- 定远三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历 史 试 题 答 题 卷
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巨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非凡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四面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7分)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3分)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最大的差别……中世纪主要的技术发明大多数都出自中国。然而,与西方不同的是商业革命和技术进步都未给中国带来彻底改变社会的革命性影响……在这里(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远洋船只等新技术不但没有被埋没,反而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在欧洲,然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的影响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因为这里的帝国机构太封闭、约束力太强。……明朝皇帝颁布并强迫立即执行禁海令,这是中国官方对海外活动持消极态度的一个鲜明、最重大的表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前夜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这种迟滞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5分) (2)根据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实现了哪些方面的“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实现上述变化的最要害因素是什么?(7分)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两段材料皆据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6分) (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3分) (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6分)
1-10 BCAAA DABBB 11-20 BCCAB ADDDC 21-30 ABAAB BDCDB 31.(1)先代贵族、功臣、王族。 (3分,每点1分) (2) 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续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续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二手史料(1分) 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 (2分, 32.(1)原因:推行抑商、禁海政策;实行专制统治;忽视发展科技。(3分) 后果: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国力日益衰微,遭受列强侵略,社会陷于危机之中。(2分) (2)史实: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化了改革开放。(1分)进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1分)要害因素: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2分) 33.(15分) (1)创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生产方式和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创办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冲击了旧思想,为新思想的引进和传播创造了条件。 (6分) (2)《辛丑条约》的签订、《二十一条》的签订、"善后大借款"、巴黎和会外交努力失败等。 (3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闰,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政治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壮大了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为中国社会的转折提供了思想基础。 (6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