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查询历高三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一、选择题: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合称为三农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回答1~4题。

1. 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对土地征收赋税的国家是: ( )
A.鲁国 B.楚国 C.齐国 D.秦国

2. 隋唐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 )
①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③隋朝设专职官员治理水利事业
④深耕细作、积粪肥田开始传播到南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于: (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50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4. 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土地所有制形成 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所处的社会形态 D.经营方式和分配形式

△.中外历史上,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回答5~7题。

5.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至清朝晚期,历经两个大的分裂时期。造成这两次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C.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D.统治者政策的失当

6. 列宁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从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决定这场战争的转折性战争是( )
A.瓦尔密大捷 B.萨拉托加大捷
C.阿亚库巧战争 D.萨多瓦战争

7.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意志与意大利统一的相似之处有:( )
①统一过程中都存在王朝战争的形式 ②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④都实现了民族独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那年,福田康夫的父亲福田赳夫首相与邓小平一起主签,从而诞生了被誉为中日关系三大政治文件之一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法理上结束了中日两国的战争状态。结合相关知识回答8~11题。

8. 1954年,周恩来总理指出:中日关系的要害是和平共处。“同两千年比较起来,50年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而且已经成为过去”。周恩来总理所指出的两千年中日关系在古代应该是 : ( )
A.中日关系一直是友好相处的B.中日双方是互相学习,各取所长
C.中国对日本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D.中日双方元首往来密切。

9. 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其中,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最恶劣的是: ( )
A.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实施细菌战和使用化学武器。
B.导致中国经济面临崩溃。C.扼杀中国近代化进程。
D.实施奴化教育,摧残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

10.

右图是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
福田康夫的照片,2008年将是中国国家
主席胡锦涛“一年两访”日本的非凡之
年。2008年是中国奥运之年,福田康
夫首相已经建议日中两国在奥运会期间
开通北京首都机场与东京羽田机场之间
的直航线路。日本皇太子及太子妃有望
亲抵北京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曾被中国媒体称为“反华的日本东京知事”的石原慎太郎也已接受北京奥委会的邀请。而导致中日关系从“政冷经热”发展到今天政治关系也趋热的原因是:( )
A.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之年。
B.和平与发展、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亚太地区经济趋向一体化和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D.日本已对历史有正确的熟悉和反省。

11. 2007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山 东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B.日本人民非凡崇拜中华文明
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
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续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

△歌曲是鲜活的历史,生动地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故事和社会的变迁。回答12~14题。

12.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 )

①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动工农运动
陈独秀精卫发表《联合宣言》
③掀起五卅运动,推动反帝斗争的高涨
④参与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合唱中有句歌词:“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赴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关于“途中”“迷雾”产生的原因是: ( )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②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转移
③转移途中损失惨重 ④日本帝国主义对红军的围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14.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从材料反映的信息中得出的正确结论不包括:(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C.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一系列艰难和曲折,但是中国共产党仍然不断发展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胜利。回答15~17题

15.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要害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1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 )
= 1 \* GB3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 2 \* GB3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 3 \* GB3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4 \* GB3 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B.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C.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D.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17. 中共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和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时期召开的三次重大会议,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都正确分析和预见了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的新情况
C.都召开于重大历史转折到来之前
D.都为新的历史阶段及时制定了正确的任务

△世界近现代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8~21题

18. 以下有关一战期间,日德兰海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1 \* GB3 ①发生于德国日渐削弱之时 = 2 \* GB3 ②具有主力决战的特点
= 3 \* GB3 ③其结果对德国日益不利 = 4 \* GB3 ④导致了美国的参战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B.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C.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D.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19. 世界近现代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规律大、时间长、交战双方死伤无比惨烈的战争,其中马恩河战争、淞沪会战、莫斯科战争的相同作用是: ( )
A.都以进攻一方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B.都使交战双方进入长期相持阶段 C.都成为扭转战局的要害
D.都使进攻一方面的作战计划(企图)破产

20. 二战期间,从开罗会议到雅尔塔会议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 ( )
= 1 \* GB3 ①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 = 2 \* GB3 ②盟军开辟第二次战场
= 3 \* GB3 ③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 = 4 \* GB3 ④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A.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B.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C.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D. = 1 \* GB3 ① = 4 \* GB3 ④

21. 上两图中所示战场态出现重大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


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圹张 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
A.人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社会和谐是当今民生的一个要素,历史正反教训也告诉我们: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是保障社会和谐的要害。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2~25题。

22. 伴随封建王朝更替,人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周期性缓解,主要是由于: ( )
A.太平盛世,经济繁荣 B.精耕细作,提高亩产
C.大力引进高产农作物品种 D.社会动乱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23. 对外战争既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灾难,也削弱了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自身力量。下列战争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②越南战争
③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④太平洋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4. 经济决策也是决定和谐的一个要害,下列哪些是中共历史上有关重大经济政策决策的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八大二次会议 ②七千人大会
③中共三大 ④中共十四大 ⑤中共七大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③① C.①②④ D.②①④⑤

25. 美国罗斯福政府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缩减任务的农户,其直接目的是: ( )
A.缓和阶级矛盾 B.使生产和消费趋于平衡
C.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统治 D.刺激出口

△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一般都是能正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能准确地反映时代的新趋势。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6~30题。

26. 以下关于顾炎武提出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矣!”主张的评论,正确的是: ( )
①削弱了清初的君主专制统治 ②表明中国民主启蒙思想的滋生
③鼓舞志士仁人为国家民族奋斗④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7. 下列因素促成康有为维新思想形成的是: ( )
①传统儒家思想 ②西方民主思想
③洋务运动的实践 ④早期维新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28. 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一书,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其时代背景是: ( )
①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 ②启蒙思想盛行于欧洲
③工厂已取代手工工场 ④科学成就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9.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30. 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马克思主义产生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也是新时期内政与外交的重大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据此回答31~35题。

31. 中心政府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始于: ( )
A.三国时吴国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32. 清军进入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B.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C.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3. 台湾问题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 )
A.中国内战遗留问题造成的 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C.“雅尔塔体系”划定造成的 D.联合国托管造成的

34. 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 )
①.以李登辉陈水扁等为代表的台湾一小撮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
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5. 美国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文件有: ( )
①雅尔塔协议 ②波茨坦公告 ③开罗宣言
④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 ⑤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楚熟悉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摘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的《舒曼计划》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并几乎使世界文明遭到毁灭。法德两国有见识的政治家开始反思,在逝去的历史里,法德多次想靠挤压对手而谋求自身的发展;在战后欧洲亟需同心协力进行重建之际,原来的想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与此同时,二战结束后,美苏使欧洲也成为冷战战场,这使法德感到没有自主权和安全感,“欧洲自主”的要求日益提上日程。一些舆论呼吁两国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法德百年恩仇》
材料四: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洲共同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领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人教社《世界现代史》教材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世界近现代史上两个试图统一欧洲的例子,并分析它们失败的共同原因。




(2)结合二战后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观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材料二中,舒曼为结束法德百年冲突提出的战略设想是什么?这一建议对法德经济发展、两国关系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法德走向联合的原因。


(5)依据材料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37.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振兴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三幅图片各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中国走上了崭新的现代化之路,……苏联在建国后短短十几年间,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这一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后发国家。
(2)为什么苏联的发展模式会吸引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对建国初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
(3)1978年后,中国是怎样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


材料四 1998年,戈尔巴乔夫在他写的一本叫做《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的书中提到:“最近几年我不止一次的受到批评,说我的改革应该从经济开始,而把政治的缰绳拽紧。象中国那样。”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前夕,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专访。在谈到苏共垮台的教训时说:“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惨痛的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假如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材料五 1984年,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谈话中指出:“假如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和中国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探索现代化之路的熟悉。

38.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归纳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当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时,它只是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个,并未马上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它的科学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社会主义学说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所以说它是科学的,基本根据足:它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之上;它从实践中找到了自己所依靠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它合理地继续了人类知识的精华;不割断历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抛弃了一切主观臆测。这一切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所有社会主义流派的地方,是它大放异彩、长存不败的根源所在。
《共产党宣言》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所有的原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后来被实践证实是不准确或不正确的结论,这是不必讳言的。因为判定正误与对错是实事求是原则所要求的。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从材料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据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合理继续了人类知识的哪些精华?




材料二 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假如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持何态度?试举两个具体事例,并分别指出其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98年,戈尔巴乔夫在他写的一本叫做《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的书中提到:“最近几年我不止一次的受到批评,说我的改革应该从经济开始,而把政治的缰绳拽紧。象中国那样。”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前夕,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接受了《光明日报》记者专访。在谈到苏共垮台的教训时说:“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惨痛的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假如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材料四 1984年,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谈话中指出:“假如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和中国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熟悉。





3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右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右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摘自新浪网
材料三: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四:(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汉斯—彼得·马丁 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


(2)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请结合明清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分析我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性。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二)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上学期练习题(3)
    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科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历史考前模拟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题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三历史第三单元测试
    历史专业班考前测试
    高三历史五月强化练习
    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 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题(先秦、秦汉…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统测
    历史专业班专题复习测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人民版必修3)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四…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三历史必修一过关试题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测试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一
    高三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
    普通高校 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高三历史起点调研测试
    高考北京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四川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Ⅰ卷(历史部分)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II卷(历史部分)
    2010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调研
    高三历史第二次周练试卷
    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新教材评估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考山东文科综合测试卷(历史部分)
    2008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含典型…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海南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历…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8月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
    高考全国Ⅰ文综(含答案)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全国普通高考历史单科广东卷解析卷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
    高三文综历史教学质量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模拟测试(一)
    高三文科历史适应性练习
    高三历史复习测试试卷
    高三4 月历史模拟考试
    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三历史第四章检测试题
    湛江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
    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考试
    高三年级2月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标准测试试卷(二)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二…
    广东历史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
    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高三历史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广东卷…
    各地模拟试题选择题精选100题——中国…
    高三历史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六…
    高考历史综合能力测试卷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考试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三…
    高三历史复习易错题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短暂…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练题
    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高三历史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五…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三历史世界史测试卷十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联考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末统一考试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考江苏历史卷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高三历史统一练习题(二)
    高考文综(天津卷)
    高考文综北京卷(含答案)
    高考四川文综试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含部分答案)
    高考全国文综测试卷II(含答案)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第一…
    宁夏2010年普通高招考试文综考试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
    50年前的历史高考试题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
    北京安徽两地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高考文综 (山东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全国高三文综模拟试卷历史部分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
    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
    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试卷解析
    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历史毕业考试
    春季高考历史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