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
1. 氯化钠晶体、溶液、熔融的导电事实
2. 电流产生的原因(电动势、自由移动的电荷 |
新课 |
电解质导电是因为他的水溶液或熔化状态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但是,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 |
演示 |
实验2-1(P28)
现象: |
分析 |
(1) 灯亮,导电,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2) 灯有明有暗:说明自由离子的浓度不同 |
(3) 相同浓度、体积的不同电解质,为什么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不同 |
板书 |
第一节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一.电解质
(1) 概念: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
(2) 电离:NaCl = Na Cl-
NaOH = Na OH-
H2SO4 = 2H SO42-
HCl = H Cl- |
设问 |
是否所有的电解质都能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相应的离子呢?或者说不同的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导电能力是否相同?我们一起再来观察实验现象。 |
演示 |
实验2——1
强调:5种溶液的浓度均相同、体积相同、电压相同、电极踞相同等,此时灯的亮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现象:灯亮: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
灯暗:氨水、醋酸 |
结论 |
亮 暗
导电性: 强 弱
离子浓度: 大 小
电离程度: 完全 不完全
电解质分类: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
板书 |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不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离子化合物(如:盐类、强碱) |
讲述 |
如氯化钠晶体在水中 Na 、Cl-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溶液
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
水
所以:离子化合物 水合阴离子和水合阳离子
|
板书 |
NaCl = Na Cl-(用普通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
NaOH = Na OH-
结果:只有水合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完全电离)
2.某些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HCl、H2SO4、HNO3等) |
讲述 |
如:HCl:无水时,分子形式存在
有水时:H-Cl
H2O
HCl H Cl-(全部)
|
板书 |
水
强酸 水合氢离子 水合酸根离子
结果:只有水合离子,没有电解质分子
3.某些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CH3COOH、NH3。H2O等) |
讲述 |
电离不充分
结果:既有溶质分子,也有电解质的水合离子 |
板书 |
2.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 H
NH3。H2O NH4 OH-
|
分析 |
可逆的电离过程如同化学反应的可逆过程一样,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趋势(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最终将达到平衡。 |
板书 |
(1)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2) 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各微粒浓度不在变化)
(3)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移动 |
板书 |
3.定义: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大部分盐) |
说明 |
导电性强、灯泡亮度大、是由于完全电离,自由离子浓度大。 |
举例说明 |
强酸:HCl、HNO3、H2SO4、HBr、HI、HClO4(6种)
强碱:KOH、NaOH、Ca(OH)2、Ba(OH)2
盐类:CaCl2、CuSO4、AgCl、BaSO4
电离方程式:中间用等号:NaCl = Na Cl-
CaSO4 = Ca2 SO42-
(强调:溶解平衡与电离平衡是两个问题) |
设问 |
是否所有的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都很强呢? |
分析 |
导电性与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假如离子浓度大,导电性就强,反之则弱。因此导电性还与溶解的物质的量和溶解度有关。
例如:0.1mol/LHCl与0.01mol/LHCl不一样
饱和食盐水与石灰水的导电性不一样。 |
板书 |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如:弱酸、弱碱)
弱酸:碳酸、氢氟酸、次氯酸等
弱碱:一水合氨、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等。
电离方程式:由于存在电离平衡,为可逆反应
CH3COOH == CH3COO- H
NH3.H20 == NH4 OH-
H2CO3 == H HCO3-
HCO3- == H CO32-
H2S == H HS-
HS- == H S2- |
设问 |
(1) 与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相比,因其电离不充分,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要小,因此其导电性就差。弱电解质溶液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就差吗?
(2) 50Ml0.0.5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导电性是否相同?分别向其中加入0.5g锌粒,生成氢气速率谁的快?生成氢气的体积如何?离子方程式为?
(3)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是否相等? |
板书 |
4.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的表现
离子互换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过程中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强弱电解质反应速率的差异 |
讨论 |
Al(OH)3的两性及两个方向的电离平衡 |
作业 |
P32:1、2、3、4、5、6
练习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