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习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4)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5)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6)协作学习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合作学习是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 (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这一步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信息技术要求:
1、 在word或wps中编写、修改教学设计,并及时保存。
模块3 选用教学的媒体
教学媒体的概念:
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管理包括硬件资源的管理和软件资源的管理。
教学媒体的特性
教学媒体除了具备一般媒体的共同特性之外,还有自己独有的个别特性。
1.表现性:也称为表现力,指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空间特征:指事物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时间特征:指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持续时间、出现频率、节奏快慢等;运动特征:指事物的运动形式、空间位移、形状变换等。
2.重现性:也称为重现力,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
3.接触性:又称为接触面,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学生的范围的大小。
4.参与性:指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模型、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提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可能,使学生可能随时中断使用而进行提问、思考、讨论等其它学习活动,行为参与的机会较多;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多媒体计算机等媒体有较强的感染力,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较为强烈,容易诱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参与。
5.受控性:指教学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
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越来越多。依据不同的标准,教学媒体可分为多种类型。
1.按照媒体使用时用“电”与否,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2.按照媒体的制作方式,可分为印刷和非印刷两大类。
3.按照媒体的物理性能,可分为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等4类。
4.从传递信息的范围来看,可分为有限接触和无限接触等两类。
5.从能否及时反馈信息来看,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类。
6.从传递信息与现实事物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实物型、模拟型和符号型等三类。
7.从使用者对媒体的可控性来看,可分为可控型、基本可控型和不可控型三类。
8.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教学辅助媒体和学生自学媒体。自学媒体是指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可进行自学的媒体。
9.按媒体呈现的形态,罗纳德·安德森(Ronald.H.Anderson)将媒体分为10大类:
听觉媒体、印刷媒体、听觉-印刷媒体、静止图像投影媒体、听觉-静止图像投影媒体、活动视觉媒体、有声活动视觉媒体、实物媒体、人类与环境的资源、计算机。
10.根据教学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分为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综合媒体等5类。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3)依据教学对象(4)依据教学条件
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
1、 最优决策原则2、有效信息原则3、优化组合原则
模块4 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
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
常用教学媒体 挂图、标本、模型、实验仪器 教科书、文献资料 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幻灯片 光盘(CD-ROM、VCD、DVD)、硬盘 网络 常用多媒体素材的文件格式:
一、文本
.DOC: Word文件格式
.TXT: 是纯文本文件
.WPS: WPS文件格式
.wri: 写字板文件
二、图像
.BMP Windows位图文件
.JPG JPEG图像文件格式
.GIF 图形交换格式文件
.tif 标记图像格式文件
三、动画
.mov 动画文件
.swf Flash动画文件格式。
.gif GIF格式是常见的二维动画格式。
四、视频
.AVI Windows视频格式
.wmv 微软开发的视频文件格式
.DAT VCD视频文件存储格式。
. mpeg MPEG视频文件
.rm Real video流媒体视频文件
五、音频
.WAV 标准的Windows声音文件
.MID 乐器数字接口音乐文件
.MP3 MP3是以MPEG Layer 3标准压缩编码的一种音频文件格式。
.ra Real Audio流媒体音频文件
.wma 微软开发的用以联代mp3的音频格式
模块5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
获取不同素材的常用方法:(要求大家会用就可以)
1、 文本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来源有键盘输入、扫描、网络电子资源中获取。
2、 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从资源库中查找或从素材光盘中寻找及网上寻找。
3、 音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一、光盘或mp3素材光盘中获取。二、资源库。三、网上查找。四CD、VCD中获取。五是从录音带中获取。六、从课件中获取。七、原创。
4、 视频的获取和处理
从资源库、电子书籍、课件、录像片、网上、VCD、DVD中获取。
最方便的方法是用超级解霸进行采集。
基于网络的检索学科信息化资源的几种常用方法:
1、利用专业网站或专题网站进行检索。
2、利用搜索引擎查找
3、利用专业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4、浏览的方法 (1)偶然发现 (2)顺“链”而行 (3)书签浏览
5、分类目录和网络资源指南检索
6、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
信息技术要求:1、学会素材资源下载方法。
2、掌握管理资源的方法。(建立文件夹,并将文件夹整理)
3、对图片素材的简单加工。(如:调整图片的大小、剪贴图像、切换格式、添加文字)
4、使用浏览器的“收藏夹”和“历史记录”收集常用网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