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教师的作品:《诗经》两首。(教学资料)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案
知识目标: 一、学习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大意。 二、学习通讯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能力目标: 一、准确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一、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 二、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袁隆平颁奖词引入课文,体现袁隆平的贡献。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二、简介袁隆平: 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和杂交娑研究。70年代,袁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稗”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袁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他的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发明特等奖。袁虽已70多岁,但仍然一如既往地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从不间断地进行着研究、实验与应用。
三、整体阅读: 1、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① 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⑤1993年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 ⑥1986年以来,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四、写法鉴赏: 1、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选材? 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例。 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使人物生动,个性丰满,如立面前。 2、这篇通讯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能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 3、鉴赏以下两段文字: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丰满人物形象、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4、写法小结: (1)围绕主题选取典型事件 (2)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新闻性:突显重点 (3)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文学性:丰富细节
五、拓展提高 袁隆平的精神感动国人,感动世界,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象他那样的人?你身边呢?
六、作业: 1、课后“思考 探究 练习” 2、将这篇通讯与《东方风来满眼春》进行比较,看看这两篇通讯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点滴经验)《诗经》两首。 中小学老师:关于做好2010年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安排的通知关于做好2010年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安排的通知(教学实验经验)中小学关于做好2010年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安排的通知。 未署名的教师的作品:《别离》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三选修)。(教学资料)
内容提要:语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性把握。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感的突出地位,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客观性目标。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语感生活想像诵读
在前些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批评中学语文教育的文章颇多。有人把中学语文教育体制视为是培养不出“五四”式文学大家的罪魁祸首,有人则更是全盘否定20多年语文教育的成就,说它是“祸国殃民”、“误尽苍生”。这些评价虽不免有失偏颇,但至少也折射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事实。 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普遍不浓,这是摆在每位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曾经对高一新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题目是:“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是A.你最感兴趣的学科B.你比较感兴趣的学科C.你最不感兴趣的学科。”结果是选A的只占9%,选B的也只占40%,而选C的却占51%。据上海的两次抽样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数理化课程的注意力集中占91%,而语文只占15%。另外,中学生语文水平的显著落后也是有目共睹的。上海师范大学的许纪霖教授不无感慨地叹息:“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研究生;现在的硕士生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整个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令人摇头。”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已是如此,更何况中学生呢。难怪“学了12年的语文居然写不好一张字条,学过数百篇的课文,居然听不懂一首歌”不算是新闻。 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流弊与痼疾以及对其进行脉诊与救治,语文教育界、学术界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20多年中学语文教育最惨痛的教训是:语文教育观念的严重偏差造成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感的严重失落,从而导致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大大削弱,最终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当今的语文教育首当其冲应该是重新确立语感教育的地位,变“知识灌输教育”为“语感培养教育”,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语感,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对话语、文章的传达和接收,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