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毽子的有关知识,学会制作毽子的方法。学习毽子简单的踢法,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究,锻炼学生的胆量。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在玩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学会制作毽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键羽固定在键托上
四、教学准备:
教师:不同材料做成的毽子、羽毛、塑料布、塑料绳、毛线、弹力线、垫圈、螺丝帽、酒瓶盖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教师出示谜语:一物生来真轻巧,身长羽毛不是鸟。没有翅膀脚边飞,落地没脚难起跳。(打一 体育用品)
2、学生猜谜,说出理由。
3、 教师展示毽子,并出示视频资料(花毽表演),学生观看后,提出问题:看完这么精彩的表演,你有什么感受?
4、踢毽子好玩吗,想不想玩一玩、踢一踢自己做的毽子?(想)板书课题。
【从学生最喜欢的猜谜语和看视频活动入手,让大家在玩中进入今天的课堂。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获得“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毽子的踢法,引起玩毽子、做毽子的欲望。】
(二)认识毽子,探究制作毽子的材料。
1、引言:要想做好一个键子,我们先来认识它。从桌洞里拿出毽子,仔细观察你们小组的毽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学生观察,小组汇报。
4、学生猜想制作键羽和键托的材料, 教师相机展示不同材料做成的毽子。
【在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制作毽子,可学生见到的一般都是羽毛键。通过这一环节的探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生活即课堂,制作毽子的材料随处可见,激起了做毽子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探究毽子的做法。
1、引言:探究完做毽子所需要的材料,下一步我们该来探究它的做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或途径学会做毽子?
4、全班交流。
A、交流羽毛键的做法。
1)学生到前面来边讲解边示范羽毛键的做法。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应注意的地方。
师:你觉得我们在扎键羽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出应注意将键羽对整齐再扎,扎的紧一些)
B、交流塑丝键的做法。
1)学生到前面来边讲解边示范羽毛键的做法。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应注意的地方。
2)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塑料绳都是一根一根的,怎样才能让它变成细丝状?(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教师示范用针将塑料绳挑成细丝状。
5、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样的材料可以用制作羽毛键的方法制作,什么样的材料可以用制作塑丝键的方法制作,让学生明确不同的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毽子。
7、小结学做毽子的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认真观察、动手拆一拆的方法学会了做毽子,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善于观察,善于动脑, 动手做做看,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引导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获取新知,主动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做毽子的方法,而且能从中学会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兴趣。】
(四)小组合作,制作毽子。
1、引言:学会了做毽子的方法,我们下一步该干什么?(做毽子)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毽子, 比一比,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哪一个小组做的花样多,哪一个小组做的既美观又实用?
4、展示,评价,试踢。
【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五)学踢毽子,感受快乐。
2、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玩自己制作的毽子。
六、拓展延伸
1、引言:看到同学们开心的样子,老师也替你们高兴。踢毽子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到今天已发展成了一项新兴 体育运动——毽球。1984年,国家体委将毽球列入全国比赛项目,每年都要举行毽球比赛。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精彩的毽球比赛。
七、小结收获,布置作业。
1、引言:短短的四十分钟马上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在这一节课中,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2、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3、小结:时间是有限的,可探究却是无止境的,课下我们继续探究:(出示课件)
a、课下尝试用中间没有孔的铁片或硬币做一个毽子。
b、用自己做好的毽子在班内举行踢毽子比赛,并想一想毽子的好踢不好踢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出课堂,继续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教材说明 《海底世界》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和迁徙、海底地貌和植物、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海底世界。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脉络分明、层次清楚。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二是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产生爱科学、学科学以及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三是了解用数字说明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体会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海参”的“参”),学会其中的17个。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波涛、依然、闪烁、窃窃私语、汪汪、肌肉、伸缩、梭子、攻击、乌贼、反推力、细胞、煤、陆地、金属、奇异。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写得好的句子。 3.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4.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海底世界内容的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网访问有关旅游、科普网站或专题摄影网站,下载反映与课文相关的海底景观(动物、植物、地貌、矿藏等)图片,以备在课堂上适当的时候展示。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选择录像带或光盘教学。 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标注出疑难问题。通过读书、上网、到海洋馆参观等,了解有关海洋知识。 2.导入新课的建议。可从“女娲补天”联系到有关海底的神话传说,进而引出探究海底世界真实情况的话题;也可从我国海域辽阔入手,激发探究海底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3.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可以在学生自学、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部分,深入讨论,边读边议,进行探究性学习。 初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教师及时纠正、指导和示范易读错的字音,如:湃读péngpài,不读pēngpài;“镜、免、鼾等前鼻音节和后鼻音节读准确。同时,围绕“大海深处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 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找找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重点朗读,就课文内容或词句提出疑问。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或和同学讨论解决。对学生的知识性问题,适当予以点拨。 进一步探究阅读,突破学习重点。分别结合“思考·练习”第二题和第三题,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和合作学习。可以提出“从哪里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个问题合作学习,边读边思考,找出有关的段落、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展开讨论。要求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充分感受海底世界的美。第二、三段可引导学生从“静中有声”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又从各种动物声音的多体会海底物产丰富。使他们通过讨论明白海底奇异的景象和海底的丰富物产是分不开的,海底的物产造就了奇异的景象。第四、五、六段引导学生从动物有趣的活动方式,植物色彩的多种多样,海底的高山、峡谷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从海底动物种类繁多,植物种类多、矿藏丰富等体会海底物产的丰富。学习第四段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书讨论,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法有趣写具体的。这也是“思考·练习”第三题的问题,这是一个读写结合的题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充分交流,谈出自己对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法有趣的体会,从而领悟到课文是采用列举数据、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把动物的活动方式写得非常具体而有趣的。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表现出来。 提出“思考·练习”第二题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目的是让学生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回答,可以是课文里所讲的,还可以是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的。 最后,从我国海域辽阔、海底物产丰富的角度,激发学生探求海洋奥秘、开发海底宝藏的热情和欲望。 4.关于本课生字词的教学。因为本课的生字中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多,在识记和书写生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归类识记的办法,如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涛、依、私、汪、陆、推、炼、肌、缩、梭、攻、贼、胞、煤),这些字基本上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来记忆,书写时,注意左右分配均匀,“异”字的上半部分是“巳”,不是“已”,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本课生字词较多,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一是指点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查字典自学自悟;二是课堂上结合阅读理解过程来学习;三是对于生物、地理等方面的专用词语,可适当运用插图、挂图、幻灯片等向学生介绍。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背诵下来。选择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 6.课后根据选做题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后,按以下步骤开展活动。①搜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图片(如有困难,就以课文内容为主);②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确定每个展厅的内容;③确定展厅的解说员,布置解说员练习解说词;④约定一个时间,请每个解说员轮流解说;⑤解说后,全班评议谁说得最精彩。
四、参考资料 海参海洋中棘皮动物的一纲,身体略呈圆柱状,体壁多肌肉,口的周围有触手。海参的种类很多,生活在海底,吃各种小动物。现在,海参是人类珍贵的食品。 乌贼海洋动物,俗称“墨鱼”或“墨斗鱼”。乌贼是软体动物,身体椭圆形而扁平,苍白色,有浓淡不匀的墨斑,头部有一对大眼,口的边缘有十只腕足,腕足的内侧生有吸盘,介壳已退化。近肛门处的囊状物能分泌墨色液体,遇到危险时放出,使附近的海水变黑,以掩护自己逃跑。 章鱼海洋软体动物,生活在海底。章鱼有八条长而有力的腕足,故又称“八带鱼”。章鱼的腕足内侧有很多吸盘,有的体内有墨囊。章鱼捕食鱼类与甲壳类动物,也攻击其他较大的动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例如大多数的菌类、酵母、原生动物和某些低等的海藻。海藻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提制碘和琼脂等。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和发掘。 天然气产生在煤田、油田和沼泽地带的可燃气体,主要成份是甲烷。是埋藏在地下的古代生物经过高温、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主要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也叫天然煤气。 稀有金属地壳中储藏量少、矿体分散的金属。如金、锂、铍、钛、铷等等。 近年来,国内外在教学质量评估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版了各种各样的专门著作。收集、整理、研究这些有关评估的理论和经验,将使我们能站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使课题研究取得更高的成效。因此,情报组不厌其烦,广泛搜罗,查阅了有关的各类著作20多种,整理了六大类100多条情报资料,写出了约1.2万字的《情报资料综述》,为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条件。 理论组在调查组、比较研究组和情报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评估工作的文件,对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引出了以下理论思考。 (一)对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的界定 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由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对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判断和评定时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 这个界定旨在说明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是一种有程序的系统活动过程,它是以成人中等教育教学目标和一定的教学价值观为依据的。它始终以对评估对象的状态、功能予以价值判断为核心,并以科学评估方法、技术为手段。 (二)建立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体系的指导思想 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是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的有意识活动,科学性、政策性很强。它应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系统论为方法论,以教学测量与教学统计为基本工具,从而使该项工作充分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改进作用和鉴定作用。 (三)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 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是开展该项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是评估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它既具有一般教学质量评估原则的共性,又具有成人教学质量评估原则的个性。为了使该评估切实发挥正确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改进作用和鉴定作用,除了要遵循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效果质量评估与过程质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这里说的效果质量评估是指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所取得的效果,即包括对成人学员的考试成绩、学员参加各级竞赛的成绩、教师上公开课、教师获得先进称号以及学员通过学习后在社会各方面作用的反馈情况等所作的评价。过程质量评估是指对成人中等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质量评估,它包括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巩固、检查等环节。 我们强调效果质量和过程质量评估相结合是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在谈到对评估教学质量高低主要依据的意向时,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分别是学员市统考合格率和教师教学水平、工作态度(资料来源:《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调查报告》)。在谈到关于对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必要内容时,排在前一、二、三位的分别是教师随堂上课情况、教师课内外作业布置和批阅情况、学员参加考试的合格率、优秀率等(资料来源:《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调查报告》)。这些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效果的呈现本来就与过程的展开密不可分。效果既有即时的、近期的,也有远期的。过程与效果之间有互补、互化、互利的转换关系。 从成人教学本身特点来分析,教学是教和学双方双边的共同活动。成人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比普教对象要大得多。成人学校招生时不像普教那样划定分数线,录取的学生层次相近,而往往是宽进严出,学员工作单位不同,上班时间不一,年龄跨度又相当大,生活、家庭环境各异,更主要的是文化基础落差大。比如,进了机关、企业搞管理工作的人员中相当一些人因历史原因没能得到高中文凭,他们年龄往往是四十来岁,而刚进职、技校的学生因考虑招工就业需要也要高中文凭,他们往往只有十几岁。近年来外地来沪打工者也踊跃报名求读夜高中,他们的文化基础差距悬殊。这样参差不齐的水平要达到相同的目标,难度相当大。可以说,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即使合乎一定教学规律的教学过程,教出来的学员考分也不一定高。因此,只看效果不看教学过程的评估是很不真实,很不公正的。但是,如果只注重过程评估而轻视效果评估,也可能助长形式主义。良好的教学效果毕竟是教师教学实践成果的一种体现,绝对不可忽视。所以,运用辩证观点指导,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评估反映客观真实,发挥评估的正确导向作用。 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该评估的指导思想、原则、评估方式、指标体系以及具体操作都必须符合成人中等教育教学客观规律,有利于该事业按规律发展。 成人学员与普教学生明显不同的是:成人学员具有独立“自我”意识,成人最需要别人把他当作独立的人看待,希望得到尊重。成人的发展受其变化着的社会职责和角色任务所制约,他们所要学的是同他们社会角色职责任务相应的必需的知识。成人的时间格外宝贵,工作、家庭、学习都在争夺时间。正如美国的达肯沃德·梅里安在《成人教育》中阐明的:“当成人熟练起来时,他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变为自我指导型。成人可以逐步积累更多的经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成人来说,个人经验形成自己的个性,因而十分珍惜这些经验。一个成人的学习意愿与他的社会职责的发展任务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人成熟时,他运用知识的时间观念发生变化,从将来运用知识的观念变成即刻运用知识的观念,因而,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基于此,成人教学必须注意贯彻‘教’要适应‘学’的原则,学习要速成并联系实际的原则,知识获得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对成人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指标的确定,标准的制订、权重的赋予、方法的选用就应符合成人教学的这些实际情况,符合成人教育的基本规律,否则就谈不上科学性。 可行性是指评估对象之间有可比性,评估指标体系有可测性,评估工作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评估能否在相当一个范围内实行。因为该项评估必须建立在实际可能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适当留有经努力后可上升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要摸清当地开展该项评估时的实力,对不同类属单位,不同类属对象要求同存异,不能搞“一刀切”。在制订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时,对不同层次和类属对象要有所区别,对评价方法的要求也要有一定灵活程度。成人中等教育学校类属的非单一性会使教学评估出现各种具体的独特问题,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实际。成人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在谈到评估打分方法的意向时认为,采用比较模糊的方法在各种方法排序时占第一位(资料来源:《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调查报告》。这说明人们希望评估简便易行又能反映基本状况。 科学性和可行性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性是搞好该项评估的前提,可行性是搞好评估的基础。我们应在保证评估真实、科学的前提下使具体操作不太复杂烦琐,这样可使评估的鉴定作用得到切实落实。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科学性或可行性,应使两者有机结合。 3.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形成性评估是指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的评估。终结性评估是指某门学科教授结束后的总体评估。我们强调这两方面的结合也是为了全面真实反映教师教学工作实绩。 成人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说,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对成人中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估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听一次课、看一份教案、评一个单元的教学情况,比一次考试成绩可能恰好显示某位教师的长处,也可能恰好暴露了其短处。单凭这个“一”,难免要犯见木不见林的错误。正如《成人教育工作者岗位培训教程》一书中指出的:成人教育评估“宜避免偏重考试、考查等检查学员学习效果的总结性评价,应兼顾教学过程中诊断学员学习困难的形成性评价”。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