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教学资料的有关说明

 

处理数据资料一般有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和统计分析三种方式。统计描述是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布特征和变异情况;统计推断的是从所获得的数据信息中来推测、断定一些未知信息;统计分析是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和模糊统计分析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最终得出深刻而科学的结论。教育研究中常用平均数、标准差、百分数、比例、相关系数等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关系。

在进行数学分析时会应用到大量的教育统计学知识,科学的统计方法并非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要对结果的分析解释符合逻辑,研究人员必须要遵从统计学的原理,认真阅读学习教育统计学方面的专著。此外,为了保证数学分析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定量分析必须建立在所收集的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测验试卷、调查问卷都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待实验数据、调查数据,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数据,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为了验证自己的主观愿望编造数据。否则,定量分析就毫无意义。第二,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首先要认清所用数据的类型,不同种类的数据有不同的统计方法,不能盲目乱用。第三,在统计分析时使用何种统计方法,应该在设计研究方案时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假设确定好。如果在数据资料收集之后再考虑用什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很可能实现不了研究目的。

(二)逻辑分析

逻辑分析也称理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进行理性思考,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找出事物的规律性,得出科学的结论。对研究中的文字资料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时都会使用到逻辑分析的方法。逻辑分析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采用何种逻辑分析方法要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掌握的文献资料的特点灵活选择。

1.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把复杂的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分解成各个简单的组成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以便认识其中每一个部分的特征和本质的过程。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形成对事物全面认识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然而如果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也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分析与综合的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更加深化。

不论是对数据资料,还是对文字资料,在对其整理之后,都是一项一项地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综合导出最后的研究结论。比如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要根据研究变量的指标体系分项进行,然后综合后得出最后结果。再如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也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效果指标分别进行检验,最后经综合后得出实验结论。

2.比较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或不同类别之间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以分析和综合为前提。通过分析,人们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方面区分出来,才能对它们进行比较,确定它们的异同。同时,在比较时,又要把这些特征或方面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不论是对文字资料,还是对数据资料,都需要通过比较发现教育现象的特点和规律。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缺少参照物是很难得出明确结论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把握研究问题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才能从孤立的零碎的研究结论中抽象概括出全面的、系统的、普遍的规律来。所以进行教育教学实验一般都要设置“对比班”。即使是单组实验,没有对比班,也要在前测与后测之间进行比较。

比较必须是在某一或某些方向上进行的,确定了比较的方向或标准,才能进行比较。常用的比较方式有以下几种。其一是将现有的文献资料按类别对事物的特征加以横向比较;其二是按时间先后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其三是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从而认识事物间的因果、隶属等关系;其四是将教育理论与自己的实践体会进行比较。具体来看,比较又可分为求同比较、求异比较和同异综合比较三种类型。求同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比较,认识这些对象的共同点,阐释其共性。求异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比较,认识这些表面相似对象之间的不同点,准确阐释其差异。同异综合比较既重视对象之共性,也重视其差异的比较,强调在研究对象之共性与差异的全面比较中来阐释研究结果。这样的多向比较,有利于促进研究者的多向思维,发现其中的问题与缺憾,提高对资料的辨别内化程度,增强自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比较之前要特别注意用于比较的事物是否具有可比性。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的教育科研资料,就不具备可比性。有时我们会见到一些研究者用实验前的测验成绩与实验后的测验成绩做比较,用去年考试的平均分与今年考试的平均分做比较,而没有说明两次测验考试的难度是否相同,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若是测验的题目难易程度、评分标准不同时,测验的分值就会不同,所以不同难度的测验成绩,不管是原始分数,还是平均分、及格率,都不能直接比较。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规律是隐蔽的,要进行概括,就要从收集来的研究资料中,剔除偶然的、非本质的过程和表象,提炼出普遍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研究结论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概括性,是经过对研究资料的深入分析后提炼出来的,要用明确的概括语言表述。

4.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具体的、个别的事实材料出发,上升到概括的、一般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经常说的,从特殊到一般。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归纳的过程。

演绎是从事物一般属性、关系的认识出发,推断出关于特殊和个别的现象的属性、特征或关系的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一般到特殊。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查阅教育文献资料,进行教学研究,把已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联系起来的过程,就是演绎过程。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它以事实陈述为前提,以理论陈述为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这种方法用以解释和预见事实,给理论合题作出相对证明,从假设演绎出事实命题等。在教育研究中归纳和演绎是紧密相关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一定质和量的统一体,教育现象同样如此。一般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常常是既有数量资料,又有非数量资料,因此数学分析与逻辑分析综合使用,二者缺一不可。

五、课题研究资料档案的建立

(一)建立科研档案的意义与目标

科研档案是课题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分类保存以备查找的文字、图表、图像、软盘、声像等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

科研档案作为开展科研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是科研储备的一种形式和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较高的文献分析研究价值。教育科研档案的管理十分重要,首先它为组织和发动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帮助。有了这些档案材料,一方面可以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科研,增强科研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选题、设计方案等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新的研究生长点。其次它能够为宣传普及和推广科研成果准备条件。再次,它也为考评课题研究的成果提供依据。另外依据档案记载,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使课题管理工作更具科学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课题管理的水平。

科研档案管理的目标是使档案资料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安全性、时效性和真实性。从静态管理来看,文档的储存、积累、整理、查阅、审批,直至销毁,都应有其严格的管理制度,个人是无权变动的,这就维护了资料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真实性。从动态管理看,研究文档需要不断得到补充,保证其系统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文档的系统、完整、规范是要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的。由于文档管理的效益难以在当时显现出来,因而把科研档案管理作为短期行为,不重视文档管理的现象仍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其实科研档案积累的时间越长,越规范,未来的效益越明显。鉴于科研档案的重要意义,每一个研究人员都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认真执行,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教学资料的有关说明,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失街亭》
    《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2
    《大小猫洞》学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全集
    《谈中国诗》学案
    《唐诗宋词》第4单元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第三单元赏析
    《滕王阁序》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新课…
    《藤野先生》课堂教学案例(新课标人教…
    《天狗》课堂教学案例(北京新课程改革…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课…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案
    2006年中心小学初等与学前教育工作计…
    《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8
    《三峡》课堂教学案例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学参考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学参考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备课笔记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备课笔记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案
    《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9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教案范例之一
    《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7
    作文指导课一(新课标人教社版本必修)
    北方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课标苏教社版本…
    神奇的极光(新课标人教社版本必修)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
    小学举行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小学认真抓好安全常规教育工作
    中心小学关于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
    小学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
    镇各村籍在小学就读学生花名册
    盐城一中高中一作文辅导材料(一)(新…
    《小石潭记》(新课标人教社版本必修)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对对子(鲁人版七年级选修)
    《人生寓言》的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
    《日》《月》课堂教学案例(新课标人教…
    《日出》(新课程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三峡》简案
    《三峡》简案
    《三峡》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6
    《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5
    2010年春小学教研工作工作总结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教学设计及反思(新…
    胡同文化(新课标人教社版本高中一必修…
    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新课标人教社…
    巩乃斯的马(粤教版高中一必修)
    《泪珠与珍珠》课堂教学案例(新课标人…
    《散步》教学设计及反思
    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拟题篇…
    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初见成效
    市2009-2010学年度教研工作工作总结
    第一小学2010年春季教研工作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 2010年秋季学校工作工作总结
    第一小学2011年上半年学校工作工作总…
    中心小学2011年春季学校工作工作总结
    江南的冬景(新课标苏教社版本必修)
    秋声赋(新课标苏教社版本高中一必修)
    《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教学设计及反…
    《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1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2
    《师说》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
    《师说》说课稿
    《诗歌三首》《一条大河》(七年级必修…
    《诗经.卫风.氓》(新课标人教社版本高…
    教师调课情况审批表
    中心小学(幼儿园)不带管制刀具来校…
    中心小学(幼儿园)学生缺勤情况登记…
    关于做好2010年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安…
    关于在全镇开展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检…
    感恩话题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课标苏…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及反思1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课标苏…
    荒岛余生(新课标人教社版本必修)
    八年下学期第一课《藤野先生》(新课标…
    荒岛余生(新课标人教社版本必修)
    马说(新课标人教社版本八年级必修)
    关于做好2008年度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聘…
    中心小学关于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
    话题作文的立意创新
    外来人员来访登记表、外来车辆来访登…
    《守财奴》教学设计及反思4节
    《瘦石画苏武牧羊图》课堂教学案例北…
    《书愤》第二课时
    《蜀道难》教学实录
    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教学的构想
    准确鲜明生动(粤教版高中三必修)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及反思2
    中心小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心小学学校管理效益评估办法
    中心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
    中心小学“教学能手”评选办法
    [工作报告] 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
    《雨巷》说课稿1
    《雨巷》课堂实录1
    《甜甜的泥土》课堂教学案例
    关于2005年镇人大对我单位民主评议中…
    中心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家长评价表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家乡的变化》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
    “形象纲要练习化教学法”
    一字毁千军
    关于做好《市中心小学教职工绩效考核…
    作文教案: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园地五“习作”…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修…
    《名人的故事》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关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中心小学高…
    模块1 培训准备
    《不倒翁的探秘》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拿来就能用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融合…
    鸟类知识简介
    <<办小报 迎国庆>>教学设计
    【练习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