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出三个句子留三个虚词和实词的空格选项让考生选择。词语填空或选择作为一种题型在高考中屡屡出现,而且形式上总有些变化。从上海这几年的高考题目来看,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 关联词填空(选择),有时是一些意思相近的形容词或动词(同义词)选择,概念性词语填空。 其实,无论是虚词还是实词,它考的都是对语段及词语的理解,同时也检查考生是否有一定的语感。每一种词语填空(选择),都有其不同的分析思路和作法。现拟结合高考题就不同的形式提出一些分析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关联词语填空(选择)。 首先看99年上海高考第1题: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过河的桥下面要走船,水涨船高,□□桥要造得高,□□路也要跟着高。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也要迁就桥。桥和路都是越高越难造的,但是为了行船方便,就把困难留给自己。桥和路跟船合作得好,这个困难就解决了。 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虽然 但是 而且 B 如果 那么 况且 C 因为 不但 而且 D 由于 不过 因此 做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1.辨析—— 分析关联词所表达的 逻辑关系 2.代入——把几个选择项中的词语分别代入原空格中,看所填词语与前后词语是否呼应并有一个正确的搭配; 3.选择——或是排除掉不妥的词语 在这过程中,关联词的辨析、它与句中其他有关词语的呼应是最要紧的。 要能在填入(代入)后,辨明分句间所构成的关系是否符合文意,句于是否畅通。 空格中如果选择ABD的话,其分句之间的关系都不通畅,并且跟此段的第一句也不能很好地连接,只有c的三个关联词,使二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总说与诠释的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都准确地得到了显示。因此,这道选词语的题目,实则检测的是考生对复句的理解,更是对文意和作者思路的把握。 (二)同义词的选择 上海99年高考第三题: 一幅画,也是如此。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有致。只密不疏,则必嫌迫塞。只疏不密,必嫌□□。只浓不淡,则嫌□□。只淡不浓,则嫌□□。 填入空格中最适合的词语是(2分) A 繁缛 空松 单薄 B 单薄 繁缛 空松 C 空松 繁缛 单薄 D 空松 单薄 繁缛 这类题目高考几乎年年考。做这类题目,我们首先必须了解被选择词语的意义,按文意填入空格。如果这些词是意思相近的话,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考虑: (1)从感情色彩来辨别,分清褒贬 ; (2)从语义的轻重来辨别,把握语意分寸; (3)从语体色彩来辨别, 确书面口语; (4) 从搭配关系来辨别,分析词语的语法功能。当然,词语前后的搭配关系不仅仅适用于同义词之间的选择,也适合于其他选词填空的题目。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语段前后的照应关系等等。 以上的这些方法都离不开把握词语本身的意义这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即“词不离句”的原则,一定要把词语放回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 此题在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只疏不密”的“疏”,其实已经提示了与“空松”相关,即“疏空”之意,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排除A项和B 项; 然后,看“只浓不淡”显然同“繁缛”照应,“只淡不浓”显然同“单薄”相配。 所以通过此题的练习我们可以发现做这道题目时我们既应掌握这些词的意义,又要注意文章前后的照应与搭配。 在现代汉语中,那些音同、音近而意义有别的词是很多的,要特别注意,注意仔细分辨,否则会用错。 (1)抱负 报复 这两个词意义相差很大。前者指远大志向,后者指对别人反击。对这两个词,要注意“抱”和“报”的区别,前者是怀有,是指自己;后者是对别人,报,在这里就是报复之意。 (2)抱怨 报怨 这两个词本不会写错用错,但自从学了《过秦论》“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以后,有些同学就写错用错了。前者指胸中怀有怨恨,后者指把怨恨发泄出去。 (3)暴发 爆发 这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不同之处是,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指突然发财的人家,“山洪暴发”指山洪突然冲下来。“火山爆发”、“爆发革命”都是强调爆炸性。 (4)窜改 篡改 前者指文字上的改动,后者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原意。 (5)处世 处事 前者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如为人处世;后者指处理事务。 (6)世故 事故 前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如“老于世故”;后者指出了意外,如交通事故、伤亡事故。 (7)度过 渡过 前者用于指时间, 如“度过假期”;后者指从此岸到彼岸。“过度”与“过渡”则完全不同,前者指超过限度,后者指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如“过渡时期”、“过渡段”。 (8)法制 法治 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如“健全法制”;后者指根据法律来治理,如“实行法治,反对人治”。 (9)扶养 抚养 它们都有供养的意思。前者用于晚辈对长辈或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后者除“养活”外,还包括教养、爱护的意思,多用对晚辈或组织对个人。 (10)灌注 贯注 前者指用液体浇灌,或用于灌输知识、思想之类;后者指精神集中,贯穿下去,如“全神贯注”。 (11)国事 国是 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大政方针。比较具体的事务不能用“国是”。 (12)检查 检察 前者指一般的查看查考,如“检查工作”;后者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如“检察院”自然不能写成“检查院”。 (13)侦查 侦察 前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的活动,如“立案侦查”;后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如“侦察兵”、“侦察敌情”。 (14)考查 考察 前者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如“考查干部”;后者着重指观察了解,调查研究,如“出国考察”,“到贫国地区考察生产状况”。 (15)截止 截至 前者强调“停止”、“完了”,如“报名截止日期”;后者指事情到中途的某一时间,如“截至五月二十日参观者已超过五万”。 (16)克服 克复 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如“克服困难”、“克服急躁情绪”;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回来,两者完全不同。 (1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