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专题
|
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在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四合院约占民居的一半,“四合院”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四合院,特别是在城内的东北、西北一带,集中了标准最高、数量最多的四合院。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四合院具备的礼教和风水学意义。进入明代,封建统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在民居的格局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反映。封建宗法制度以“礼”为核心,尊崇的是“尊卑有序,内外有别”,这在四合院的建筑形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四合院的建造对风水极为讲究,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跟风水有关的居住意识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居住状态。四合院的择地、定位及确定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进行。除去风水学之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所以,如果步入一个原汁原味的四合院,便犹如步入了一所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苏州园林与道家哲学
建造苏州园林的起由是历代富商巨贾、退休官僚为回 避官 场倾 轧和尘世喧嚣在苏州定居,实现“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居住理想。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这些养老或经商的达官贵族给苏州带来以“享乐”为背景的消费观念。苏州园林是“文人写意式山水园林”,寻求返朴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渗透着道家的哲学意味。
四合院与宗法礼教
四合院是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的住宅。四合院这种布局,适合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它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宿,营造出一种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四合院同样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东南西北四面房屋的围合,适合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社会的等级、次序、性别、身份也都在四合院中都能够得到体现。这样的布局方式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呈现明显的区别,比如位置最显赫正房供家庭中最年长的老人居住,卧室在堂屋两则,东侧为尊,西侧为卑,东西厢房是晚辈居住的地方,仆人则居下层。除此之外,四合院的规制虽然基本相同,但规模、样式以及装饰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例如大门就会因等级区别而分为不同的形式,在清代,四合院被明确的分为了亲王、公侯、品官和百姓四个等级,面积的大小也因地位尊卑而不同。这些体现的都是符合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礼教制度的居住分类,北京作为都城,特有的政治地位也决定了宗法制度必然发展到高度完善和严密的程度。
绝无对称和严格对称
诗画化境的苏州园林
任何建筑都需要立意,然后才能有图纸。苏州园林的立意除了与喧闹的城市隔开享受幽静和闲适,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一个浓缩的自然环境,“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 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意境。达到这样的效果似乎需要颇费一番心思,而中国传统的诗和画为苏州园林提供了最好的建造方案。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在造园时,建造者借助中国山水花鸟画表达的情趣和唐诗宋词中描述的意境,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变换无穷、设计百出的安排,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才达到了在园林中游赏,即像在品诗,又像在赏画的效果,使苏州园林各具有不同的景色而绝无雷同。在久远的年代,苏州园林能使是建筑家、哲学家、诗人、画家、平民各自体味到不同的诗情画意和生活哲理,而对现代人来说,苏州园林就是一幅具有中国韵味的立体山水画,身临其中不仅体味到闲情逸趣,还可以在不经意间打通国人深层的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这也是为什么对中国知之甚少的外国人有必要亲临苏州园林的原因。
规制严格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由正房(一般是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显而易见“四”就是指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围合形成“口”字形,纵观北京,就是大大小小的“口”字形建筑集群。四合院的规模大小不一,最简单的就是由四面房屋围合的一个庭院,称为一进四合院。如果围合成两个庭院,就是两进四合院,以此类推,最大的有八九进。除中路主院外,有的四合院两侧还有东西跨院,或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联接。四合院经过长期传承,不论形式还是结构、材料、施工方法,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
首先是大门,它是旧时房屋主人地位的表征,王府大门是最高形式。进大门后的便是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才进到正院。二道门是四合院中装饰得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四合院的正院通常都有一些园艺作布置,北房南向是正房,开间进深都较大,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过了正房向后是后院,这是另外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影壁和垂花门是北京四合院特别讲究的细节。影壁是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可以将大门内外遮挡开来,又能美化大门的出人口,叠砌考究、雕饰精美影壁也是一种讲究。垂花门是四合院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前院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就是指垂花门。垂花门起屏障作用,保证内宅的隐蔽性,这是它的主要功能,垂花门之内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一般不便随意出入。垂花门的建筑占天不占地是很重要的特色,是装饰性极强的建筑,各个突出的雕饰部位几乎都有十分讲究的装饰,能够表现出宅主的财力、家世的繁衍、文化素养的高低,甚至宅主的爱好和性格。
四合院是封闭的内院式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有一种安全感和领地感,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居室是人类与自然的隔离界线,西方建筑就以此为根本风格,而北京四合院的封闭仅仅是相对的,它绝不将自己完全独立于环境之外而孤立存在,尤其是在中国这么一个“人情社会”里,它是将家庭院落、街坊邻里、社区地域综合在一起的居住形态,特别有助于形成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引经据典
苏州园林代表作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它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包括退思园、耦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怡园、艺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园主王献臣取晋代潘岳《赋闲赋》中“筑室种树,灌园粥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而命名。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园,为宋代诗人苏子美所筑。狮子林在苏州城东北娄门内园林路,是元代园林的代表。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称,很多石峰形象狮子,因而得名。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园,所以假山便是佛的象征,与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论。山腹中空灵曲折,宛如迷宫的洞穴即象征佛的法力无边。
北京四合院保护
2003年7月,北京四合院保护工程正式启动,首批挂牌保护的共有200处院落。这200处院落的确定是通过有关部门对北京市上千处四合院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和比较,制定了“现状条件较好,格局基本完整,建筑风格尚存,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保留价值”的保护院落的评审标准中选出。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在挂牌仪式上代表市政府承诺,今后政府将停止皇城内的拆旧改新行为,皇城内不再进行成片的拆迁改建工程。跟据一项摸底调查,在北京3550处文物资源中,以四合院为名的文物保护单位为107处,除一处在海淀区以外,其余全部在旧城区。这些四合院中只有少数建筑精美或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管理和保护,绝大多数四合院只是作为一般房屋进行管理、修缮。这项工作还将继续,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今后在进行旧城改造、改善广大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必须停止对皇城内拆旧改“新”的行为,不能鼓励营造新景观的计划,必须使北京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特色和古都风貌保留并延续下去。
2.苏州园林走向世界(《走向海外的中国六大宝》系列报道②) 《人民日报》2003-7-8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如此评价。苏州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于一体,在造园艺术上独树一帜,以历史悠久、布局精巧、典雅秀美、内涵丰富而誉满中外。对外开放,使苏州园林勃发新的生机,其丰富的内涵不断发扬光大,古老的园林重新放出旖旎的光彩。苏州园林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步出了庭院、走向世界。 苏州园林是中华之瑰宝,也是全人类的珍贵遗产。苏州园林吸引了无数国际友人,一些外国政要和友好人士慕名而来,游览参观,苏州园林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场所。20多年来,苏州园林接待了数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每年迎来上百万外国游客。在那些古朴精致的园林中、在富丽典雅的厅堂内,中外人士在领略山水之美、愉悦身心的同时,也畅抒友情、交流信息,交换合作意向,共商发展大计。小小的园林成了世界性的盛大舞台。 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苏州古典园林于1979年首先在美国纽约建造起“明轩”庭园。接着,又在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美国、德国、西班牙、南非等国建造起20多座仿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仅在美国就已建起仿苏州园林建筑5座,分别为坐落在纽约的“明轩”、“寄兴园”、“长岛”,坐落在佛罗里达州奇士美市的“锦绣中华”及波特兰市的“兰苏园”。在洛杉矶兴建一座占地70多亩的仿苏州古典园林项目,也已达成意向、完成设计。 “明轩”这个面积仅400平方米的庭园,是我国第一座出口的园林。它建造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楼平台上。庭院运用空间过渡、视觉转移等处理手法,并吸收明画山水小品特色,使全园布局紧凑,疏朗相宜,淡雅明快,建筑优美,集中反映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精华。 著名作家丁玲记叙了参观“明轩”时的感受:伫立园中,既不崇拜它的辉煌,也不诧异它的精致,只沉醉在心旷神怡的舒畅里面,不愿离去。园中有各种肤色的游人,对这块园地都有点留连忘返,看来他们是被迷住了。中国艺术的特点就是能“迷”人。……“明轩”正厅里的布置与摆设,无一处是以金碧辉煌、精雕细镂,五彩缤纷,光华耀目来吸引游人,而只是令人安稳、沉静、深思。这里几净窗明,好似洗净了生活上的繁琐和精神上的尘埃,给人以美、以爱、以享受,启发人深思、熟虑、有为。……最高的艺术总是能使人净化、升华的。人们在这里略事观赏,就像是温泉浴后,血流舒畅,浑身轻松,精力饱满,振翅欲飞。 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苏州园林是完全按照中国文人士贾所向往的生活方式精心打造。山石水榭,无不寄托着他们优雅的情思;亭台楼阁,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间心灵上的沟通;一石一木,无不珍藏着文人雅士典雅的记忆,一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案学设计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专题,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背影》人教版八年级(第三册) |
下一篇文章: 现代文阅读单元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