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者追述他于七十年代在江南竹乡作客的情形。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江南竹乡的秀丽风光、竹林深处人家的生活特色和生活情趣,对村民的纯朴好客及其对国家所作贡献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与《春》、《济南的冬天》写某地的某一季节景色不同,本课主要描写了春季江南竹乡的景物,突出了竹林深邃、茂密、旺盛的特点,并借此展现了竹乡人民丰收的喜悦。因此,本文不是纯景物描写,而是有情有景,充满生机。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体验。 设计理念 文无史不厚,无哲不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让我的学生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和一定哲学素养的立体的人。在我的理解中,语文并不仅仅是一门工具学科。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因此我们要有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育才是符合现代人多元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的人性化教育。教学《竹林深处人家》的课前课后,我都在深深思考这些问题。 设计思路 在课前的设计上,我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条件,但幸运的是我们的学生对竹林并不陌生。而且“感受和体验”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思想对话而视觉的固定模式反而束缚和模糊了学生的情感的个性化建立。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搜集关于竹子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来感受、体验作者所说的意境和道理;通过共同探究、研讨的方式来掀起“感受和体验”的高潮。 教学流程 一、走进课文: 导入:作者在七十年代的某个春天,到江苏太湖的洞庭山作客,亲眼看到江南竹乡的秀丽风光和山村居民的真挚淳朴。那里是名茶碧螺春的盛产地,朋友抓了一把盐笋干招待他,并伴着碧螺春沏的茶来吃。由于新鲜,所以吃来觉得咸中略带甜味,有鲜嫩的新笋气味。对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这种乡土气息自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果你来到这一片竹海中做客会有怎样的一种感觉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竹林深处人家 》体会身在竹海之中的意境,并一起分享竹子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愉悦。 阅读完课文后果然有一名女生率先举起了手:“读了本文后我的感受是竹林是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的。我觉得作者用 ‘竹海’这两个字非常贴切,用‘深沉’更是传神。”同学们听了她的回答后,纷纷地说:“我也是这样理解的。”但这时周斌站了起来大声的说:“她的话不正确。”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停止了讨论并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我觉得机会难得,有异议就好,这样就可以使讨论更深入具体。我便笑着问他:“为什么呢?”他看见我笑着问他便受到了鼓励大声地说:“这篇散文除了写竹海之景外,还写了山村人家,写了竹农丰收的喜悦,而竹乡人家的生活却不是深沉的,所以我认为他的话不准确。”“那么竹乡人家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我又不失时机的问。他思考了一下并挠了一下头,不好意思的笑着。大家被他的憨态搞笑了。课堂上的气氛更加和谐了。于是我便请同学们继续认真阅读课文考虑并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互动1 作者在竹林中穿行,为什么说“仿佛在海底隧道里通过”,又“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说明了竹林的什么特点? 王海:作者深入竹海,看见两旁高大的竹林密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丝毫感觉不到外面的猛烈阳光,因此说“仿佛在海底隧道里通过”这表现了竹林高大茂密的特点。有时看到前面一丛竹挡着去路,以为已到尽头,但是到了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另一条山路便移了出来,所以说“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表现了竹林茂密、小径曲折的特点。 互动2 在竹坞里,作者怎样发现竹林深处有人家?他又怎样从竹坞进入竹林深处的村庄? 胡颖:当作者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時,回过头來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現了缕缕的轻烟,说明竹林深处有人居住。于是作者便从山坞上再钻入竹海里,越过山涧,走过竹桥,爬过石路,便到达村庄。 互动3 竹乡人家的生活与竹密不可分,试就课文内容说明之。 张婧:竹乡人善于就地取材,住的、用的和食的都用竹: 用作建筑材料:如房屋的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 ‚ 制造家具和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子、椅子、桌子、凉床、碗柜、衣柜、茶几、摇篮、鸡笼、兔笼、斗笠,甚至用竹造接山泉的水管,用竹箬制鞋。 ƒ 食物:竹笋、盐扁尖笋,用泉水和竹叶煎锅巴汤和用蚕豆煮新鮮笋饭,用竹管接来的山泉水沏碧螺春茶。 互动4 这里的人民与竹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竹林丰收竹农的生活就会更丰富。那么竹乡人家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归纳:富足、 欢乐 、祥和 、劳碌 、宁静、 朴素。 互动5 总结归纳本文的主题 学生归纳:作者刻意描绘竹林深处人家,其用意是赞扬山村居民,自食其力,过着宁静朴素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默默地耕耘,种植竹林,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二、走进大语文 了解竹文化: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我便将学生的眼光引向更广阔的文化世界了:“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科技史后认为,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课前要求大家收集关于竹文化的一些资料,下面我们交流资料共同讨论一下博大精深的竹文化。” 胡颖抢先说:“我国养竹、用竹的历史悠久,早在人类蒙昧时期,《弹歌》就曾高唱‘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佘娟也说:“宋代苏轼曾云:‘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可见,竹进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在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字、科技、文艺、日常生活。” 张婧说:“竹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两千多年前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已大量使用竹子。明代已出现一种用竹筒制作的二级火箭,名叫‘火龙出水’。” 唐云说:“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更比比皆是,与衣食住行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人至少在3000年前已使用竹筷,至今仍是我国广大人民的主要餐具。还发明了用竹造纸。它还是很理想的建筑材料。竹笋早在唐以前就视为食中珍品。中国的音乐与竹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古称音乐为‘丝竹’。乐器演奏者为‘竹人’。竹更是中国绘画、书法和诗文的重要题材。从《诗经》开始,咏竹的诗文历代皆有佳作。清代的郑板桥,集古今画竹之大成。”她一口气讲了许多,同学们都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 看到这热烈的场面,我深受感染不由得吟出:“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竹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中国文化深深浸透了竹的印痕。课文中的竹农们不就是具有这种品质吗?” 胡笳说:“老师‘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 胡帆说:“竹子一年四季生机盎然,蓬勃向上。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王唯:“竹清淡高雅,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何键说:“竹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真是没想到学生们的准备这么充分。我也感慨地说道:“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字是由两个象形竹叶的‘个’字组成。象征团结,象征爱情坚贞。我们写爱情生活常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词。竹,又谐音‘祝’,给人美好、幸福和吉祥的颂词。农村做新屋落成时呼彩,多用‘竹苞松茂’ 四个字。‘竹苞松茂’比喻家族兴盛,四季平安。那么大家还知道那些带竹子的词语呢?” 话刚出口班里便竖起了一只只小手。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竹林七[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