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A.课时安排:2教时。
B.教学目的: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初步学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指导理清课文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熟读、背诵全文。
2.组织辩论形式的课堂活动,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3.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D.教学方法:辩论活动课。
E.教具使用:
F.教学设想
1. 传统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重点高中学生的需求。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文言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打牢语言基础,更在于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开拓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学史的了解,增加文化底蕴;高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所以,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2.本文是中学生在教材中第二次接触到的选自《论语》的文言文,又是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第一篇。由于《论语》以言论为主要体现样式,言论又涉及政治、文化、哲学及教育思想问题,少有故事情节,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会觉得枯燥。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对孔子的“圣人”、“伟大的教育家”提出质疑,力求还孔子一个更具体生动的形象,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来正确认识孔子和把握本文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感性理性互动式”。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准备(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3.本文的语言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应该构不成太大的障碍。《论语》的语言比较简短。本文中有些常见虚词如“而”、“之”、“以”等用法已为学生所掌握,一些实词的意义也可根据上下文推测和课文注解来理解。文中特别需要指导掌握的是两个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因此,本文适宜学生在课堂上自行翻译。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领悟词、语、句的含义。
4.教参的编写者虽然建议本文的教学重点宜放在学生的熟读背诵上,但在本教案的安排中,学生为了尽可能自如地进行辩论,势必会将文中主要内容或语句记住;并且经过辩论之后,学生也会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有机了解,此后指导背诵,易如反掌,同时反复诵读,对增强语感极为有利。
5.本文拟用2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介绍作者及《论语》,指导学生自译全文,布置辩论题目并指导预习准备。
第2课时:组织辩论活动并总结;指导背诵全文。
G.预习安排
◎(第一课时前)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并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冉(rǎn)有 颛臾(zhuān yú) 社稷(jì)
焉用彼相(xiàng) 虎兕(sì)出于柙(xiá) 龟玉毁于椟(dú)中
固而近于费(bì) 萧墙(xiāo)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思考:
文中关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事出何因?孔子对此持何态度?他的弟子们呢?
F.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教师问:这几则关于“论学”的言论表明了言论者怎样的身份?
(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论学”六则》中的其中四则,节选自于《论语》,为孔子言论,表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学”方面的成就。)
2.在简介孔子及《论语》后,教师指出:
根据注解提示,《论语》内容既然首先提及“政治”一词 ,为何后人不给孔子冠以“伟大的政治家”称号?孔子的“论学”影响深远,“论政”又如何呢?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来分析孔子的成败之处(此处为学生质疑孔子埋下伏笔)。
二、初解全文。
1. CSC课件中朗读展示,学生试读课文,教师正音。
2.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全文。注意:
(1)本文语言简短,难度不大,要求基本上能自行翻译,必要时允许四人小组轻声讨论。
(2)有疑问的词语做好记号,通过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解惑。
(3)真正困难的可以随时举手要求老师解疑。
(4)提示:注意文中的两种句式,即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注意文中“是”的不同用法,“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是”是提宾助词,“是社稷之臣也”中的“是”是指示代词。
3.学生分段朗读译文,教师指正。
4.指导理清课文的大致层次。
教师问:课文共分三段,主要谈了那几个问题?请概括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孔子指责季氏讨伐颛臾有错;
(2)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此事有责任;
(3)孔子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辩论准备。
1.分发有关资料,布置辩论题目。(资料详见附件一)
课文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孔子用长篇大论来教育弟子,弟子接受了吗?课文没有交代。有人说孔子层层反驳,辞色严厉,观点鲜明,冉有、季路自会服从;有人说孔子之说得势不得理,弟子们不一定会听。冉有、季路受了孔子的教育后将会怎样呢?
给出辩题(展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正方)/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反方)。请以课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可结合一定的史料或其它理论依据,进行逻辑推理分析,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提示:可从这几个问题入手进行准备(也可自行另辟捷径)。(展示)
(1)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成立吗?
(2)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任吗?
(3)孔子安邦治国的原则适合于评判季孙氏将伐颛臾一事吗?
(4)你掌握有其它关于孔子和对本文进行评论的资料吗?尽可能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包括对《语文读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利用。
2.学生自学材料,分析课文,逐步确立自己的立场。教师巡视指导,留意学生的倾向,并根据学生所持正方或反方观点的已有数量,有意引导使其势力均衡,同时默认部分学生持弃权态度。
3.初步分出辩论双方的阵营,设置弃权同学为评委。公布辩论活动的大致规则(多媒体展示):
(1)正反双方各推举一名陈辞辩手,一名总结辩手,其余同学都可作自由辩手。
(2)正方先陈述己方观点,然后是反方陈述。双方陈述时限各为三分钟。
(3)双方自由辩论,正方先发言。时限各为五分钟。
(4)反方先总结,然后是正方总结。时限各为两分钟。
(5)评委同学判定胜出的一方,选出一名最佳辩手,需要集体讨论,民主投票,并推举一名点评员准备评判陈述。
要求辩论双方紧扣观点,论据充足,做到有理有礼有节;能基本脱稿辩论者可加分。
四、布置作业。
1. 课外补充准备并整理辩论材料。建议双方可以就各个问题分小组准备。
2. 评委们每人粗拟一份关于辩题本身价值怎样的意见预析稿。
3. 可以向我求助或聘请其他的老师作课外辅导员。
第二课时
(课前布置好教室的辩论活动场面)
一、辩论活动。
1.教师主持,再一次公布辩论规则。
2.辩论过程(概括备录)。
(1)双方陈述观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外已自制好多媒体展示资料,一边演说,一边轮换操作。)
◎正方:
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
首先,我方认为孔子言论合情合理,所持观点非常正确。孔子反对季孙氏伐颛臾的理由非常充足:一、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二、颛臾已是鲁国附庸,不必伐;三、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的政治主张非常鲜明,他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的这种“均、和、安”以及“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的“仁政”思想,可以使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能成为“老者安之,朋友[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案学设计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唐代离别诗艺术欣赏 |
下一篇文章: 沙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