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专题
|
在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上可以形成共同的审美爱好与趣味,但必须承认审美的个性差异,应当承认审美的个性化特点。 这位老师没有局限在课文给予的审美模式,而是给了学生更广阔的审美空间,鼓励学生的多角度、个性化审美,学生在扮演这个身份进行审美的同时,其实是扮演自己对这个身份的了解进行审美。从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从同一个画面可以欣赏体验到:浪漫之美,凄婉之美,生命之美,诗意的美,坚强之美,意境之美,沧桑之美,古朴、典雅之美, 结构之美,实用之美和一种人生的至美。学生的审美是如此的富有个性,如此的丰富多彩,这就是鼓励学生审美个性化的结果。长此以往,学生审美能力和情趣一定会提高。 我们再来看一个教学片断,在《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在共同领略 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之后,老师请学生结合图片谈谈你眼中的苏州园林,有的学生说苏州园林美在他的精致,有的说美在他的典雅,有的说美在闲适,有的说美在他的清幽……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去过苏州园林,确实美如画,但我还是不太喜欢,”“因为我觉得它虽然精致却不大气,景物之间缺乏足够的空间,显得“拥挤”;还有虽然工匠们尽力追求自然之趣,但过于精雕细琢,反而不自然,一看就是人造园林……”。前面几位学生的体验虽有深化,但还是没有脱离图画美的范畴,而最后一位学生的审美却没有限制在课文的审美共识中,而是融入了自己切身的体验,谁又能说他的体验没有道理呢?我们应该从一种审美共识中走出来,努力追求个体独特的审美体验,不人云亦云,这样的审美才有意义和效果。 因此在审美过程中,由于学生审美意识、趣味、素养、经验的差异,教师不能用共识限定学生对美的独特感受和想像;相反,在保证审美的积极健康的方向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提供各种条件,使学生的审美活动尽快跃起来,并尽可能达到它们所能够达到的广度与深度,尽可能达到审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学生个体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那种只有共性的审美,只有钝化学生的独特的审美潜能,弱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
【启示】 尊重学生的审美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的审美能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关键。
【案例三】文化审美与审美实践
【案例】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审美,更应该深入到文化审美的层面上。因为语文的学习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从《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中,我们不仅应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画家眼中的桥之美,我们还应该延伸到桥的历史文化;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中我们不仅了解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和故宫的结构布局,我们更应该进一步了解园林文化和故宫文化的内涵;还有《说屏》中的屏风文化…… 几个文化审美与实践的教学设计: 1.《中国石拱桥》、《桥之美》: ① 说说“桥的传说、故事” ② 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 做一个“桥文化”专题 ③ 浏览“中国桥文化网”(http://www.cnbridge.net/)。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搞一次“桥文化展”,栏目设计示例:桥的历史变迁、名桥图片、身边的桥、桥的故事、桥的名称、桥与战争、桥与文学、桥与电影……. 2.《苏州园林》 ① 浏览“苏州园林”相关网站,了解“名园”背后的人物与故事,做一期“畅谈名园”节目,自己撰写解说词和点评 ② 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诗歌、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做一个“苏州园林文化”专题 ③ 阅读余秋雨的《白发苏州》、《江南小镇》,进一步了解吴越文化。 ④ 文化比较:苏州园林与四合院 ⑤ 专题研究:苏州园林与宗教哲学 ⑥ 专题研究:塔文化的探究――中国的塔 3.《故宫博物院》 ① 故宫的馆藏文物精品展 ② 从细节看故宫:故宫的彩绘、形形色色的门、殿顶、角楼、龙饰、凤图… ③ 专题研究:故宫建筑布局与“君权神授”的思想 ④ 专题研究:故宫建筑布局与风水 ⑤ 专题研究故宫与历代皇帝 4.《说屏》 由屏风拓展到能折射传统文化的小器物,畅谈它们的文化内涵: 纸扇、陶瓷、盆景、剪纸、刺绣、篆刻、木雕…… 最好能结合温州的传统项目如:瓯绣…… 写一短文,介绍一件自己熟悉并喜欢的传统物品。 【分析】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桥文化、园林文化、宫殿文化等都是其中的精华。 本单元语文只进行知识的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地面”出发,进入到“文本的底层”,去触摸文本背后的文化,从浅层次的审美进入深层次的审美活动――进行文化审美与实践,这样才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审美潜能”,在让他们得到更深层的文化审美享受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当然,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鉴赏和体验,并不是要求成为专家。 【启示】 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审美与实践,最终提高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几个文化网站: “中国桥文化网(http://www.cnbridge.net/)” “苏州园林__中国网”(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czyl/)” “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http://www.dpm.org.cn/) “瓯越文化”http://www.wzwb.com.cn/zd/oywh/gjfz/gql.htm
四、教学建议
中国石拱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培养学生筛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利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和生动,了解几种常见说明方法和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桥文化的魅力。
(二)课前准备: 1.了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生平和成就 2.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到图书馆……查阅桥的历史,世界名桥和有关桥的文化
(三)教学过程 一.猜桥――激趣导入 展示古今中外名桥,请学生猜桥名, 引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和《中国石拱桥》 二.说桥――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用“————的中国石拱桥”句式说话 示例: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 结构坚固的 形式优美的 成就辉煌的 …….. [说明]这一个步骤有利于学生,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阅读的目的。 3.解决学生读课文中的疑难。 示例: ①“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 ②“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其中“28道拱圈拼成”是怎么回事? 【注意】解决这一难点有现成的幻灯片可用,但最好先不用,因为上下文的文字信息足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语文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案学设计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专题,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背影》人教版八年级(第三册) |
下一篇文章: 现代文阅读单元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