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以说,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我国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艺理论家能脱其窠臼,能离开政治来思考和谈论音乐。这使得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缺乏独立的地位,因而无论在音乐理论、音乐创作的发展上都受到束缚,尽管在创作和表演技艺上也曾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整体来看,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直到新文化运动以来,一批先驱者通过学习借鉴西洋音乐,并与传统的民族音乐融会结合,才造成了我国现当代音乐事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应看到,孔子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和强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我们也有一个相当长时期把音乐作为政治的附庸和单纯的宣传工具,使音乐艺术的发展一度滑入低谷。所以,摆脱这种传统音乐观的樊篱,使艺术真正成为艺术,保持艺术应有的独立品质,是我们今天仍应努力的方向。恩格斯曾认为宗教、哲学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恩格斯《致康·施米特》),实际上艺术包括音乐应该更具有这一特点。
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即从根本上否认音乐的社会政治和道德教化功能,认为人们只应当、只能够“为艺术而艺术”,所谓“为人生而艺术”乃是对艺术的亵渎。这是另一个极端上的认识误区。音乐总是一定时代一定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同时又深刻地作用于受众,影响、调节、范导更广范围的人们的思想感情。原始时代“邪许”之类的举重劝力之歌,能够齐一人们的劳动步调;靡靡之音使人意志消沉,消极颓废;健康优美、激昂上进的音乐,能使人受到美的熏陶,受到鼓舞教育,使人们的心智情感更为健全。这些基本原理是不能否定、不容否定的。艺术应该有独立的品格,不能沦为政治、宗教的仆从。但是作为社会的产物,任何艺术又决不可能是脱离现实的人的艺术,我们不能幻想有不表达任何思想感情、体现审美观点的音乐作品。在这方面,贝多芬的事例是引人深思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本欲献给法国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称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艺术作品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
音乐对于人们,既有享受、抚慰、渲泻的作用,又有美育、道德教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等功能。音乐是人们心声的表达,我们既要从音乐了解民情民心,也要通过弘扬先进的音乐、支持健康有益的音乐,来引导人们树立高尚健全的审美情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当前,音乐艺术日益大众化和“去意识形态”化,这既是一种进步,也存在着殷忧。毋庸讳言,我国音乐艺术在整体健康上进的交响乐中也存在着杂音和不和谐音。突出表现在高雅音乐的曲高和寡,缺离群众,小情小调,孤芳自赏,通俗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则缺乏基本的规制和引导,八音齐奏,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晦涩的、荒诞的、低级趣味的的作品,产生了并仍在产生着不良的影响。
党和政府对音乐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有效的音乐政策。“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等文艺方针政策,是音乐艺术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批判吸收我国传统的音乐理论,更加全面地认识音乐艺术的功能,更加突出音乐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健全完善音乐政策,从而使音乐艺术更好地为社会和谐建设服务。
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观,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孔子的乐教思想,对我们极富启发。孔子既不是单纯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推广乐教,也不仅仅是着眼于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来重视音乐,而是把音乐教育当成整个教育的完成阶段,当成塑造人的心理情感结构和修身的手段,当成完善人的最终途径。孔子希望通过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使人的精神境界趋于完美,成为符合儒家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的“仁人”。当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不受重视,一些农村中小学不开设音乐课,或虽然开设而常常被其它升学考试课程挤占;很多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音乐教育与横向学科的关系等问题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认识,有些教师把掌握技能技巧、乐理知识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些教师只强调音乐的愉悦性,忽视其教育功能,教学生唱一些不适宜的、格调不高的歌曲;也有一些学校和家长把音乐教育当成中、高考的终南捷径,对学生进行畸形的音乐技能技巧的强化训练;社会音乐教育也比较薄弱,一些公共机构在音乐教育上“不作为”,而一些媒体、文化传播机构则在利益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散播腐朽、落后、不健康的音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并努力探索解决的办法。
首先要充分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同时它包含着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具有辅助、促进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功能,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艺术教育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也是启迪人类智慧的钥匙,很多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都曾经从音乐中获得灵感。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其音乐修养,还要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总之,音乐教育要使学生既“修业”,又“进德”,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其次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一定的措施。有关职能部门要完善课程计划,提高音乐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格局中的地位,扭转长期形成的“音乐是副课”的观点,并抓好计划和制度的落实;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音乐师资的培训和教学设施的配备,也要加强高等学校音乐选修课的开设,要注意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增强音乐教学感染力、趣味性、技巧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