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识有能力)可以直接安排工作的,就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对那些(缺文化没能力)不宜马上安排工作的,就(给以教育培训)让他们获得知识与能力。这与《宪问》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乃是异曲同工。
远古氏族社会,酋长就是家长,氏族成员都是他们的弟妹、儿女、孙儿孙女,那亲子之情是出乎本能,发自内心,真诚无私,不由自主的。我们至今还屡屡看到,许许多多独生子女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们,对他们的孩子,是怎样掏心和肺地付出而又那么心甘情愿。农村人的老话叫做“水只往下流”。
国家取代氏族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君对臣,官对民,还有几个人具备那种真情与爱心呢?唯其如此,孔门儒家称各级地方官员为“父母官”,又以“君父”与“臣子”、“父母官”与“子民”相对举,其用心之良苦,显而易见。
儒家另一部经典《大学》,开卷便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主张对后备干部的教育,首重或根本的方针是:张明应有而且原本就有但被人欲淹敝了的良好德性:对待老百姓怀有亲子般的爱心,达到至善的境界。接下来又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象父母对儿女那样贴心扒肝地付出,心甘情愿地奉献。
《宪问》篇里强调爱之必劳之,忠焉必诲焉,在真诚的前提下更加上充分的理性,这是多么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精神呵。用现代流行语就是“爱你没商量”。可是现代有的干部,一面批驳称父母官是把自己驾凌于老百姓之上,高喊自己是“人民的儿子”,而在实际行动上,则象当今一些不肖儿女那样,对父母们是“吃你没商量”,“喝你没商量”,“住你没商量”,“用你没商量”,把你搜刮殆尽没商量。真所谓“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相比之下,我们是欢迎真诚的“父母官”呢,还是欢迎那样的“儿子”?
14.《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忠信”、“笃敬”,都是通指处世为人的基本品行。与前引[12]“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相应,前者是说应该那样做,这里是说只要你做到了就能够行得通。
上列《论语》论“忠”十四条,只有一条是讲君臣关系,而且是从君举臣应的立场上相对而言,哪里有一点愚忠或要求绝对忠于一个君王的痕迹?
《论语》的确多处反复提到君臣关系,但其立场态度与愚忠完全相反,不是要求臣下忠于君主,而是强调为官者要忠于职责和道义。至于对君主,则是告诫为官者不要太看重俸禄,要敢于坚守道义而不怕冒犯他,甚至离弃他,不与他合作。请看以下语录——
《宪问》: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对于君主,不要欺骗他,但可以触犯他。
如果你不敢或不愿意冒犯君主,还有一种方式,孔子似乎也不怎么反对——《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君主有道,我就贡献聪明才智;你无道,我就装痴卖呆敷衍你。
当然,孔子自己并不赞成宁武子,也不愿意他的学生效仿宁武子,他重的是社会责任:
《卫灵公》: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是“事君”而非“侍君”,即在君主领导下工作,而不是侍奉、侍候他。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俸禄放在第二位。否则就可能导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因贪恋俸禄而放弃原则。
孔子一生,为了推行他的社会道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周游列国,吃尽辛苦,却总是碰壁。但他从不屈服于权势的压力,也不留恋俸禄的诱惑。在难得明君的时代,他赞成两种态度——
《卫灵公》: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前者是坚守道义,致死不渝;后者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鉴于当时的社会现实,象史鱼那样死谏能够奏效的,简直就是极其偶然的特例,所以孔子更赞成后者,即采取不合作主义——
《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焉,耻也。”
《宪问》: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世道清明,大家靠勤奋和能力生活,你却又穷又没地位,那只说明你不是没有本事就是懒惰,所以羞耻;世道昏暗,奸邪横行,忠实勤恳的人没饭吃,你却享受着昏君的俸禄,步步高升,既富且贵,那恰恰证明你善于拍马钻营没良心,所以可耻。
孔子这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主张,被后人概括为“贤臣择主而事”。他自己一生就是这么践行的。他主张大一统,但他对当时的天下共主周天子却没有丝毫期望值,所以他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虽也去过天子之畿,却只见了老子而不谋求朝见周天子。他虽然到处寻访明君而屡屡碰壁,也曾有人请他为官,但如果政见不合,他照样不干。他一度在鲁国当了大官,也放开手脚干了些事,但是,“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②
春秋乱世,“弑君三十六,灭国七十二。”有鉴于“乱臣贼子”层出不穷,当时确有不少人主张“忠臣不事二主”,甚至要求君死臣殉,就连孔子的学生都受到不小影响。但孔子的态度十分明朗——
《宪问》: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管仲和召忽原本都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他哥哥公子小白(齐桓公)杀掉了,召忽以死殉节,而管仲不但没有殉主,反而改换门庭,当上敌方的首辅重臣。在当时许多人看来,管仲就是个变节份子。而孔子却对他连声赞叹:象他那样多么仁义呵!理由只有一条,就是管仲推行的政策措施(不是靠战争),弘扬了正气,促成了天下安定,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大节!至于在哪个君主领导下工作,那就要看谁能给予施展才华“一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