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天上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沉思 忧郁无奈 双重矛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情绪高涨 排遣忧郁无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沉思 多遗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彻大悟 排解遗憾
⑵苏轼几次情绪高涨?几次沉思?几次排遣忧郁和遗憾?
情绪高涨→ 沉思→ 情绪高涨 排遣忧郁无奈→ 沉思 → 大彻大悟 排解遗憾
⑶情感基调:整首词的基调是乐观开朗吗?
——词的思想感情是从起始的低沉郁闷到后来的豁达开朗可能更恰当些.作者的性格比较开朗、乐观,但也不能排除他阴暗忧郁的一面。
(把握了词人的情感脉搏,也就把握了词人的思想性格,也就把握了词的主旨。词人那种豁达开朗的性格,面对坎坷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定会感染学生。)
3、美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篇中洋溢着情感, 以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第四次读课文,已经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这次读的要求更高:除了语气要有轻重变化,语调要有高低变通外,还要处理好写词人两次沉思的关键字:寒、恨,从而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
4.背诵,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诵读中完成。
(这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的情感与词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力求达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附:部分课件屏幕展示: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