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学期小学语文一年级试卷主要由“我能行”“我会选” “我会连” “我会写” “我会读”五大部分组成。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紧紧围绕教材出题,试卷上百分之九十的试题都来自于课本,使多数学生在检测学习效果的同时,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信心。
从我班——一(1)班学生答卷情况来看,70%以上的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涂抹现象不是很明显,这是较以前一个很大的进步,说明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不过,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纵观整个试卷,在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归纳总结如下几点:
一、试卷特点
1.考查内容的全面性。一年级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非智力结构不断完善。例如:测试内容多数是学生见过和练过的题目,但有部分是变换测试形式的检测,例如第四题:找一找下面词语的家,把序号下在菜园、果园、和动物园的圈圈里。考试的内容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生活。
2.试题难易适度。对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如:“找一找,连一连”、“读一读,连一连”、“加一笔,成新字”、“读一读,写一写”等,能使程度稍差的学生看到自己一学期努力的成果,增强答题的信心。而“读一读,做一做”这里的两个阅读题则使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都能通过本次考试有所得。
3.从学生发展为本,命题注意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题站在人文的高度,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改变试题枯燥、毫无生机的要求,试卷开始以一段富有挑战的话语,创设了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考试之中。试卷末又提醒学生养成仔细检察的习惯。
二、答题情况
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阅读还是薄弱环节,以下就答卷情况进行分析。
在“拼一拼,填一填”的拼音部分,出现错误10人次,学生填写时偶尔出现丢字母或丢声调现象,但不是每题都丢,由此看出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ǘ上两点没有省略的错误重复出现4次,可见不是偶然现象,有个别学生关于ǘ上两点省略的规则还没掌握或已忘记。
“在选择正确的读音”这一部分,是整张试卷错误率最高的地方,共有17人次。其中把“您”的读音选成后鼻音的重复出现13次,另外4次是平、翘舌音选择错误。由于受方言影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区别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薄弱环节,也是教师平时教学的重点,但错误仍比较普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特别容易混淆的字词多为学生设计些练习。
“找一找下面词语的家”的部分,只出现一次错误,是把“杏子”放在菜园,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比一比》一课时已讲过,且做过类似练习,以后上课是要特别关注这个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态度。
“5、6连一连”、“7加一笔变新字”、“9比一比,组词”完成得较好,只出现3次粗心造成的错误。
“看拼音,写词语”大部分学生字迹端正,准确率高。出现错误5人次,一是错字“皮”没钩,一是别字把“平”写成“来”,还有三处拼错“长”——“中”、“瓜”——“果”、“出”——“书”。原因还是粗心,以后要教学生拼读音节词要拼出整个词语,再想想意思,不要拼一个字写一个字,做完题目要检查。
“学课文填空”部分,出现错误8人次,主要集中在第四小题的“升旗仪式”,原因可能是因为,这句与原文不同,说明这部分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记住了,会写了,不会用,那就白学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以致用,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也希望在平时的单元测验和课堂练习中多编排这类练习,不要在期末考试中来个突然袭击,让人措手不及。
“我会读”部分安排了两个阅读,一个课内的——《雨点儿》,一个课外的——《北风爷爷和树妈妈》。一年级上册的孩子,刚刚接触阅读,它又是一个难点,而且,在平时的练习、考试和复习中,我们做阅读题,都是先让学生自由读短文,再读一题,做一题,有时还会解释几句,可这次考试却只读大标题(“读一读,做一做”,读了等于没读),不读小标题,所以答题有些不理想。
如《雨点儿》中有个问题是“哪个词看出雨点很多很多?请你用圈圈出来。”准确答案应该圈出“数不清”这个词。有的孩子因为此题没空格,又是此页的最后一行,因此落做了;有的孩子不认识“词”这个字或不理解,圈出了“数不清的雨点儿”(平时很注重让学生掌握“句子”的概念,因此第一题的“数句子”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写了“有花有草”,其他人都对,有些学生还周到地给每个句子标上了序号。而对于“词”和“词组”的区别在平时的教学中没仔细说,造成这样的结果,不知是我教得不到位,还是题目超标了。)当然也有的孩子是真的不会。这在教《雨点儿》一课时是讲过的,还指导学生怎样读出雨点儿很多,归根结底还是上课不认真,以后还要注意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养成。
课外阅读题中,“北风爷爷是怎样唱歌的?我会用横线画出来。”这道题错误率也较高。有些孩子们不知道 “呼——呼”就是北风爷爷唱的歌,我想是因为文章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孩子们还不懂。黄孩子指落叶,白孩子指雪花的错误率也较高。因此,对于阅读,在教学中,我们更需投入精力,多想办法,少扶多放,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方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进。 (1)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形式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注重以课本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能力,并由此生发开去,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往课外开拓,对于课内的好的词汇句子要注重积累,并且在平时的训练中运用,以巩固记忆,使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课内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培养是犹为重要的。首先写字时要看清字的间架结构,学会分析字型,正确分析笔顺。其次做题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再次掌握解题方法,养成独立思考解题的习惯。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是长期强化训练成的,一旦形成将对学生终生受益。 (3)做到训练与方法传授并重。 训练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抓在平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针对性的训练,但如果我们的复习教学只是反复的训练训练再训练,使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只能适得其反。学生不仅不能记住你期望他掌握的东西,反而还会产生逆反情绪,甚至放弃学习。这样做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反人道的(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要讲究巧练,平时教学中多注意总结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仿佛黑暗中找到了回家的路,才会有高涨的情绪,做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久而久之才有可能形成能力。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汉语拼音还是在识字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混淆,针对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对于出卷的建议:
1、 阅读题不读小标题,就该在学生还不认识的字上加注拼音。
2、 多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练习。
新桥一小 潘春晓
2009-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