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吸收水分
C、能生长和繁殖 D、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2、害羞草的叶子被碰后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3、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
A、地球 B、海洋和陆地
C、人所生活的环境 D、生物圈
4、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必须借助仪器用眼观察 B、可利用照相机帮助我们观察
C、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D、可利用录音机等工具观察
5、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
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6、金鱼按其形态结构特点,应归为( )
A、植物 B、动物
C、其它生物 D、宠物
7、果树能产生种子,种子可以萌发并长成新的植物体,这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多由细胞构成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8、下列人类的食物中,直接来自植物的是( )
A、瓜 B、牛奶
C、鸡蛋 D、牛肉
9、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生理过程是( )
A、排出食物残渣 B、排汗
C、排尿 D、呼出气体
10、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蘑菇 B、病毒
C、被风吹动的窗帘 D、不游动的鱼
1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 )等气体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氢气⑤一氧化碳
A、①②③ B、①⑤④
C、②③④ D、⑤④
12、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的是( )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13、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
A、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B、100米以内的水层中
C、150米以外的水层中 D、100米以外的水层中
14、下列哪一项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
A、水 B、日光
C、空气 D、土壤
15、到目前所知生物圈的领域,包括海平面上下各约几千米?( )
A、10 B、20
C、30 D、40 16、人们移栽植物幼苗的时候,往往在初期对幼苗进行遮荫,主要是为了使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不受影响
A、空气 B、光照
C、水 D、土壤
17、在一块农田里,直接影响玉米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水、空气、阳光 B、蚜虫、杂草、鼠、蝗虫、兔子
C、蚜虫、鸟、鼠蛇兔 D、兔子、羊、蚯蚓、阳光、空气、水
18、下列描述的不是生物的是( )
A、麦浪滚滚 B、梁上双燕
C、流萤点点 D、春来秋去
19、连续阴雨时,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会爬出洞穴,此现象与生物哪一因素有关?( )
A、呼吸 B、营养
C、排出体内废物 D、生长和繁殖
20、叶片宽大的植物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沙漠边缘种植的防护林,树木叶片大都细小,这是为了( )
A、减少风的阻力 B、便于吸收二氧化碳
C、有助于光合作用 D、减少水分散失
21、下列关于探究得到的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结论一定与假设相符 B、结论与假设不符时一定是错的
C、结论一定与假设不符 D、结论与假设不符时可能是对的
22、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不排汗,则此生物可能生活在( )
A、草原地带 B、沙漠地带
C、温暖地带 D、寒冷地带
23、生物灭绝的原因一般是( )
A、食物缺乏 B、不能适应环境
C、遗传物质变化 D、冰川作用
24、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了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5、夜晚卧室里摆放过多的植物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是因为( )
A、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植物要生长
C、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 D、植物呼吸与人争夺氧气
26、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
A、25 ℃和0 ℃ B、有光和无光
C、温度和水分 D、有空气和无空气
27、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关系主要是指( )
A、动态平衡 B、相互依存
C、吃与被吃 D、互相利用
28、农民种庄稼时,地里长了许多杂草,这时庄稼与杂草之间形成的关系是(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29、小民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甲),仔细观察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丁)。原来是草履虫。以上叙述哪一个属于实验?( )
A、甲 B、乙
C、丙 D、丁
3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奇观的生态因素是( )
A、水 B、温度
C、光照 D、土壤
二、填空题(共8小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材料1:松树、柳树需要较强的光照,冷杉需要较弱的光照。材料2:灯光诱杀昆虫。材料3:鸡能在短期内忍受-40℃的低温约3小时。材料4:水稻生产1克干物质,需消耗400?D700克水。阅读以上材料,可以知道生物生存需要什么条件?(6分)
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_________,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4.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 ___________。
5.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假设: 鼠妇的生活。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1.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 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6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11min |
明亮 |
3 |
2 |
2 |
2 |
2 |
3 |
2 |
2 |
1 |
2 |
黑暗 |
17 |
18 |
18 |
18 |
18 |
17 |
18 |
18 |
19 |
18 |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请问: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__
6.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常用方法是调查以及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_____ _,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_,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________ ,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时要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统计.
7.请观察下列这组动物:牛、马、羊、鸡、鸭、鹅、京巴狗、波斯猫、八哥。如果对上述各动物进行分类,你认为按照什么方式来分为宜?(7分)
8.变色龙有三个绝招:一是它会随环境改变________ ,二是眼睛可以______ _三是用又细又长的______ __快而准确的取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