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
查询语七年上末的详细结果
|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语文学习周报》06-07学年第4期) 让我们细心阅读,用心思考,随着试卷的足迹再次感受长征!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用正楷字写出下面汉字。(4分) 气势pánɡbó piānpāin起舞汹涌pénɡpài kējuān杂税 ( ) ( ) ( ) ( ) 2.字句积累。填写课文的原句。(8分) ①.《七律长征》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山的句子: 。 ②.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 , 。 ③.雪天更善畅想, , 。 3.本单元以不同的体裁的诗文,从不同侧面再现了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让我们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有集体的感人故事,有领袖的光辉形象,有普通指战员动人形象。请从本单元中各选一个(群)你所崇敬的形象,试写出其伟大的精神和品格。(4分)
4.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一定有学习了一些课本外的关于长征的诗词,请你写两句来与大家共享。(4分)
5.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现在你需要主持一次“长征,中国革命的史诗!”主题班会,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100字左右。(4分)
二、思考探究(10分) 6. 70年的岁月过去了,史无前例的中国工农红军伟大长征,仍然留在人们的心中,长征精神仍然激励着后来人。请你阅读下面的几组数据和材料,请你从军事、政治、组织建设等方面说说对红军长征意义的认识。 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总行程6.5万余里。红军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征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红军在长征途中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牺牲营以上干部约430人,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俘敌2万余人。红军也付出了兵力损失达四分之三的重大牺牲。……最终完成战略转移,到达陕北,为开赴抗日前线做了充分的准备。 (摘自《搜狐网·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长《长征组歌·突破封锁线》回答后面问题。(10分) 突破封锁线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7.从歌词看,写了两部分内容:和 (2分) 8.写出歌词的韵脚:(2分) 9.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员伤亡过半。歌词中暗含此意的词语有哪些?对此你有什么感想?(3分)
10.根据你的了解,歌词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时间为年,这时候毛泽东还没有当选为中央军事主席,歌词中说“全军想念毛主席”你觉得妥当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13分) 周副主席接过野菜,仔细端详着。野菜有些蔫巴了,但样子还可以看得出来:有点像野蒜苗,一层暗红色的薄皮包着白色的根,上面挑着四片互生的叶子。看着,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杨光担心地看着周副主席,他弄不明白:首长为什么对这棵野菜这么关心。他刚想劝首长休息,周副主席又问了:“这野菜,多半是长在什么地方呢?” 杨光想了想:“在背阴靠水的地方。” “味道呢?还记得吗?” 杨光摇了摇头。因为是煮熟了吃的,没有尝过。 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的把它放进嘴里。医生惊呼着扑了过来,野菜已经被咬下了一点。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嚼了一阵,吐掉了残渣,把那棵野菜还给杨光,嘱咐道:“你记着,刚进嘴的时候,有点涩,越嚼越苦。” 11.给加点字注音。(2分) 蔫巴( ) 嚼了一阵( ) 12.周副主席的眼里为什么“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2分)
13.试用三个短语概括语段内容:看 、 、 。(3分) 14.说说下面两个动词的妙处。(4分) ①“倚在警卫员的肩头”: ②“医生惊呼着扑了过来”: 15.假如你是杨光,当你看到周副主席带病尝野菜时,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试完成后面问题。 孩子,在长征中……
茫茫草地,会有一枚火红的果子?! 这是幻觉,还是奇迹?当远方闪现一枚火红的果子时,红军队伍中一个年少的号手,竟朝它奔去了……这是诗人用诗记录的史实。 曾有人说“长征,实际是由一群孩子来完成的”。美国传记作家R·特里尔这样记述:“大约54%的长征者都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甚至还有11、12岁的少年。” 少年有少年的世界,尽管在那样一个异常残酷的境遇里,童真与稚趣也不曾泯灭。9岁走完长征的女红军战士苏力回忆说,她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二爬雪山三过草地,在她童年的记忆里,雪山原本就那么多,一座连一座,爬也爬不到头;草地原本就那么宽,一片连一片,走也走不到边。 她人小身轻,踩着草根比大人们来得轻快,有时还会调皮地在草甸上“跳舞”。 1986年3月,诗人胡世宗在草地上经历了一天四个季节的天气变化后,停歇在当地的红原县。晚上,县人武部藏族部长铁木秋与副政委杜都和大家围坐在火炉旁烤火,铁木秋讲起从老红军那儿听到的一个悲壮而美好的故事。 他年纪太小/一定是出于好玩/跑向路旁草地上的小果子/那火红火红的小果子/矮爬爬灌木林里/耀眼的小果子 小果子召唤着他/诱惑着他/他丢下了小马枪/丢下了最简单的行囊/丢下了他的/缠着红布条的小铜号/也丢下了应有的警惕/那小果子实在不该不该那么红、那么圆/像一颗颗又红又圆的小太阳/把我们小号手晃晕了 他一步一步/向小果子跑去/战友们大声地喊他/老班长像骂儿子一样/大声地骂他/他全没有听见/全没有听见/他只听见小果子/甜甜的、迷人的声音 小果子前面/是一小片亮闪闪的水洼/像翡翠色耀眼的童话/水洼里/星罗棋布着塔头草/小号手像熟练的杂技演员/仿佛在表演/忘了饥饿/忘了疲劳/那么利落/那么准确/一步跳一个塔头草/一步跳一个塔头草/快接近小果子时/他一步没跳好/塔头草一滑动/把我们小号手闪了/先是陷下半条腿/接着是半个身子/在泥水没他嫩嫩肩头的刹那/他眼神里/也没有恐怖没有绝望/眼睛那么亮啊/他伸出那只握过号柄的手/瘦瘦的手/微微发颤的手/滴着糖浆一样泥水的手/伸向那/火红火红的小果子(胡世宗:《向着火红的小果子》) 完毕,铁木秋用他那藏族味的普通话说:“那个火红的小果子,是不是美好的象征,是不是希望的象征啊?”他像提问,又像自语。 当晚,胡世宗翻来覆去睡不着,流着泪水写下了这首诗。“那个晚上,外面冷风呼呼地叫,房间火炉里的柴火也灭了,窗外的天是漆黑的。我闭上眼,面前闪烁的全是火红火红的小果子……我为牺牲的小红军心疼,猜想着他向着小果子扑去时的情形,我眼里涌满了泪水!” 二十年后的今天,诗人向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关于孩子,还有另一段故事。 在茫茫的草地上,一支红军队伍被后面的敌人追赶着。偏偏一位怀孕的女同志临产,部队只好停下来,焦急万分地等候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敌人的飞机在天上转,追兵越逼越近。这时,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董必武,对红五军团的军团长董振堂说:“一定要顶住敌人,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 整整两个多钟头,小生命姗姗来到人间。打阻击战的部队已经牺牲了好几个战士,有人轻声叹息,董振堂却板起脸吼道:“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 “为了孩子”,这是所有先烈和红军战士的心愿。为了孩子,可还是“孩子”的孩子们都走上了漫漫长征路。中国革命何其壮烈! (节选自《搜狐网·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 16.文章写了哪几个长征中的孩子们?(3分)
17.认真阅读文中的诗篇,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人胡世宗在《向着火红的小果子》中描述的悲壮故事。(2分)
18.“小号手”的故事是一个“悲壮而美好”的故事?(2分)
19.说说下面句子中,两个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整整两个多钟头,小生命姗姗来到人间
20.70年后的今天,同样年少的你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着这篇文章,再仔细读读下面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呢?请写几句。(3分) “为了孩子”,这是所有先烈和红军战士的心愿。为了孩子,可还是“孩子”的孩子们都走上了漫漫长征路。中国革命何其壮烈!
四、作文(30分) 70年前,红军完成了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长征精神成为了个人积极向上乃至中华民族整体奋进的一种精神。 70年后,为了纪念这个伟大壮举,中央电视以《我的长征》为栏目,从众多报名者中招募了26名队员,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爱心回报社会…… 其实,人生的道路就是一次长征,需要自己用坚实的脚步去走好每一步,需要自己用信念、意志和汗水来谱写人生的篇章…… 请以“征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步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略。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略。 4、略。 5、略 6、军事上,完成了战略转移,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治上,红军长征的过程实际上也中国共产党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宣传革命的过程,长征在祖国的许多地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织上,长征磨练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意志,让红军成为中国最最战斗力的军队。长征的是试金石,让假革命现出了原形,凝聚党组织的号召力,它让中国共产党成为纯洁的革命的坚强的政党。 7.红军艰苦奋战突破四道封锁线,对毛泽东领导的期盼。 8.凉、忙、江、墙、狼、阳、乡、芒、葬。 9.秋风凉 敌重重 不怕流血 前赴后继 感想略 10.1934年 说法应是妥当的,因为作品是后来为纪念长征而写的。 11.略 12.为全体红军战士的生命担忧。 13.看野菜,问野菜,尝野菜。14.① “倚”写出了周副主席因生病而无力的情状,突出他身体的虚弱。②“扑”准确生动的描写出医生想阻止周副主席尝野菜动作的迅速,侧写周副主席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15.略。大致会有以下的心里感受:震惊、感动、后悔。 16. 9岁的小红军、年少的小号手、在枪炮声中诞生的小生命。 17.红军小号手为摘一颗火红的小果子而陷入泥潭不幸牺牲 18. 说“悲壮”是因为小号手如此年少,竟忍受疲劳、饥饿折磨,竟为一颗小果子而牺牲。说“美好”是因为小号手所表现出来的乐观及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精神,让人们感受到胜利的希望,让人们的心灵经受美好的洗礼。 19.“整整”写出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战士对新生命之呵护,“姗姗”写小生命之美好,写美好前景的诱人,写红军战士牺牲精神。艰苦卓绝的斗争,必将带来崭新的生命,光辉的前景,美好的未来。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七年上末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成语大练兵 |
下一篇文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