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B >> 伯牙绝弦 >> 正文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文言文是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引导学生与古代文学大师对话,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兴趣的蓝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喜欢上它,并乐意去读去感受。其次是在学习的过程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思考、积极吸收。再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知音”的真正含义,理解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借助注解及其它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知音”的真正含义,体会知音难觅,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的做法。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培养其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注解及其它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知音”的真正含义,体会知音难觅,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的做法。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了解伯牙其人、其事;课件

板书设计:

伯牙    绝弦           方法:反复读

                         看注释

    子期                    查工具书

 (知音!)                

教学教程:

一、欣赏乐曲,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曲子

(介绍相关知识:《高山流水》,是现代人根据古时一首同名古琴曲而谱写的一首曲子,关于这首曲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引出课题,师板书)

2  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反复读、看注释、查工具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题《伯牙绝弦》引出对“绝”意的思考。

2  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读三遍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注意把握好停顿)

3  反馈交流:指名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4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1、解题:读了课文,现在你知道“绝”的意思了吗?(摔断、毁了)

师: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演奏家,琴应该是他的生命,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

2、读课文,感“知音”

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吗?引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仍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出示句子学习)

①齐读句子,指名读,点拔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从这句话的意思吗?这个谓是指什么?(“谓”:觉得、认为、以为)

②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伯牙绝弦原因是:        (板书:子期 死)

③(伯牙认为子期死了,世界上就再也没有“知音”(板书:知音)就摔破古琴,从此再也不弹琴了。)

A、那什么叫知音?(相知相守,心意相通)怎样的人才能成为知音呢?

B、再读句子:从这句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C、抓住“再无(永远都没有了,非常惋惜,看出伯牙对子期的敬重)、乃(感受到了伯牙的从容与决心)、不……

3、品文本,悟“知音”

师:为什么知音死了,就绝弦,这倒底是怎样的知音啊?课文中的哪个地方告诉我们这一点了?(再读课文,并用“       ”划出相关的语句。感受到伯牙与子期是一对心灵相通的知音?)

⑴交流、学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A 指名读句,指导朗读;

B相机理解文中前两个“善”的意思;

C学习对话:抓住“志”、“善”、“哉”的意思理解以及“哉”、“兮”两个语气词的运用来理解句子;

D指导朗读,并谈谈感受,抓住叠词特点,体会山之巍峨,河之广大。

⑵拓展与运用:

A大自然的奇丽景色又何止这“峨峨泰山、洋洋江河”那伯牙还会弹些什么?(清风、炊烟、明月、北风……)子期又听出了什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皎皎明月、萧萧北风……)

B引导学生拓展与语言运用:

是啊,他们是一对心灵相通的好友,他们之间的对话不是用语言而是用琴声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当伯牙志在江河

生: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流水,(生接)钟子期曰:“善哉,    

志在明月,(生接)钟子期曰:“善哉,    

……

⑶理解“念” “必得之”:

A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B从这个必字你还感受到了什么?(这就是心灵相通,这就是以琴相吸,这就是心有灵犀,这就是“知音”啊……)(板书:!)

C是啊,这么知心的一对朋友,难怪“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仍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偶相遇,得“知音”

⑴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两人之前并没有来过往,有资料记载

(出示补充材料: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⑵一次偶然相遇,却让两人成了知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伯牙的琴声子期能听得懂。)是啊,同学们试想一下,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应该整天听到别人的夸赞,可是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呢?(因为只有钟子期才能听懂他的琴声。……)

⑶长时间以来,伯牙都没能遇到一个人听懂自己琴声的人,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终于在这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来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痛绝弦,慰“知音”

⑴过渡:

师:“人生难得一知已”于是他们约好两年之后再相聚。到了约定的日子,伯牙满忙期望的来到江边,来到了与子期约定的地方,可是他左等右等等不到人,看到的却是子期的坟墓。此时此刻的伯牙他心情怎样?此时的他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

(他伤心欲绝,非常难过。此时的他会坐在子期的坟前,再次弹起那首令他们惺惺相吸的曲子……)

⑵文中是怎么写的?(出示: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生读)是啊,“破琴绝弦”此时伯牙他扯断了心爱的古琴,摔碎了曾给自己带来无数美誉的古琴,此时此刻的他“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⑶、指导朗读:带着伯牙此时的心情,我们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⑷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个故事,记住这一千古绝唱吧:请同学们自由背诵课文

四、课外拓展,学会赏析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就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配乐《云水呤》):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从这首短歌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机动)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找来《警世通言》好好看一看。

3.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们重新谱的也一样精彩。让我们伴着这首音乐,在传唱这个故事中结束这堂课吧(配乐、学生齐背课文)!

 

 

导师点评:

课始以情导学,以情悟思。

在学习课题时能抓住文眼“绝”字质疑导趣,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围绕“知音”展开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对课文内涵的体味与感悟。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适量的进行内容的拓展与补充,让学生学得更加的丰厚,更让学生借助文本,提升了自我的领悟。

    不足之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过于外显,破坏了语文教学的文学性,在渗透人文性的教学时,如何借助语文的特性来进行还需多多思考。 (导师:范宗妙)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伯牙绝弦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说课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及评析
    协作备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说课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之一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教后反思
    翻译文言文: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的资料
    评《伯牙绝弦》
    【教材解读】伯牙绝弦
    [说课稿]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2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3
    伯牙绝弦课例案例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4
    伯牙绝弦原文
    伯牙绝弦原文解释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全文的意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
    【古诗文今译】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说课材料
    课堂实录《伯牙绝弦》
    特级教师闫学《伯牙绝弦》赏析
    伯牙绝弦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同步备课教案伯…
    《伯牙绝弦》教学预设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说课稿
    《伯牙绝弦》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第四届新秀杯参赛课堂实录《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的译文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与评析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片段赏析
    浅谈创新教育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  相关文章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案
    《伯牙绝弦》教学流程
    《伯牙绝弦》教学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苏教版)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一)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童话课堂,神奇魔力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案(苏教版)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片段赏析2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My friends 教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猜词游戏》作文教案
    《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
    小数的初步认识
    图形的旋转
    找规律
    夏教案(苏教版)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
    夏教学设计(苏教版)
    神奇的“圣诞树”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 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