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情景教学法;2、诵读法;3、导读法;4、学生自主学习法;5、讨论法;6、多媒体教学法;等等。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本堂课是我教学得第二课时,最重要得课前准备是对上一节课得文言字词和文章得内容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为本节课赏析人物性格和形象做准备,以提高本堂课的学习效率,因此,我准备在上本课前给学生布置好以下复习任务:1、读准本课字音,读不准的字自己查字典和词典解决。2、读熟课文,做字词句小练习,进一步熟悉文本得内容,结合注释比较准确的翻译语句的意思。
教师则编写和印发有关《论语》的资料: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诗、书、易、礼、春秋、乐)七十二人(据《史记·孔子世家》)。在教育上,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对普及和发展古代文化有重要贡献。
(2)《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弟子编集的儒家典籍,共二十篇,每篇又分成若干章。内容是记录孔子的言行,有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的话,也有关于弟子间谈论孔子言论的记录。总体上来说,可称为语录体散文。章节简短,语言朴素、比较精炼扼要,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格言,有不少是从《论语》中继承而来的。
(3)《论语·先进》,这一篇记录孔子对学生的评论。共二十六章。课文是最后一章,是《论语》中写得比较长而又比较生动的一章。文章记录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关于“志”的讨论,寥寥三百余字,写出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志趣爱好,如子路的直率粗犷,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从容淡泊以及孔子的和蔼可亲和循循善诱。
(二)导入新课:
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能不能和老师一起背诵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通过这个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旧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和对读《论语》的重视。
(三)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明晰文本的结构,用文本中的原话来“述志”,比较准确的概括出孔子对学生的态度。设计这个步骤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再一次进入文本,熟悉文本,为下一步赏析四位学生的个性个孔子的思想个性作准备 (1)明晰结构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2)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