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古体长诗《琵琶行》,有从清代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所选的《香菱学诗》;自读篇目中,有东晋末陶潜所写的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赋体文《归去来兮辞》,有清代侯方域所写的《马伶传》,有清代著名的诗词评论家王国维所写的《人间词话》。而且这些文章相对比较容易,没有太大的文字障碍,对于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阅读篇数的高三学生来说,疏通文字不成问题,所以,教读这几篇文章应该把重点放在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的体会上,通过这几篇文章,让学生穿越历史的天空,去和前代的文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体悟他们高尚的情操,汲取他们精神的食粮,从而养育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学习本单元,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对作者的经历有大致的了解,对作者的性格有大致的了解,对文本中潜藏着的要义能理解领悟,甚至走出文本,形成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思想。
课文所选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先秦诸子散文《论语》中的一篇。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古代文苑中一座异彩纷呈的花坛。它给后人的启迪无限丰富,使人叹为观止。而《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孔子的哲学、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观点,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资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描写了师生畅谈“志”——理想的情景,气氛和谐,用生动的对话描写和传神的情态描写使人物的个性鲜明。
(三)教学设想: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文言文教学则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文言文是书面语言,口语基本上不再使用,因此培养感悟能力就有了其特殊性,而培养语感能力就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首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节奏特征,训练文言的特殊语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用了极简省而传神的笔墨,记叙了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师生之间关于“志”的一次充满情趣的对话。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完成对孔子师生不同性格的具体体认。其次,借助课文内容,重点训练对常用词语、常见句式等的理解和把握。其三,重点赏析精辟的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会评价孔子和他学生的性格和思想,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就本课的具体情况,我准备分两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有关知识,学生初读、自学课文,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第二课时检查自学,导读课文,在上一节理解本课内容的基础上,鉴赏品味课文,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孔子的思想性格。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敏锐的语感,通过积累词语,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3.情感目标:本文描述人物神态、语言以表现人物性格志趣很有特色,认真分析鉴赏,可以了解孔子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古人的政治理想和行为规范。这对我们今天追求理想,塑造自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仍极有启发。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狠抓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理解朗读,再朗读背诵。2.辨析多义词:如、方、与。理解和掌握则、尔、以、者等词语以及文言疑问句的用法。3.品味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性格和志向,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部分是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如果不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就难以准确地理解,尤其对没有读过孔子《论语》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