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 ——老舍 |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鲜明的印象和感受的写法。 2. 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 教学目的1、2。 2. 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语言运用好在哪里。 教学难点:文章的写景艺术 教学方法: 1. 预习:课前反复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2)你读了课文,是不是觉得济南的冬天如作者所说,是“暖和安适”的?为什么? 2. 分析课文时,先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仔细研读重点段落。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语: 同学们,在舒乙的《父子情》一文中,我们已经对老舍有了初步的印象,了解了老舍独特的教育理论和方式。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的文章《济南的冬天》,体会作者写景抒情的艺术和遣词造句的高深造诣。在学习课文之前,先了解一下作者。 二. 作者及作品简介: 老舍(1899—1966),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人民艺术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他所写的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一篇。现在有《老舍文集》流行于世。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题目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 ,盛大)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中国北方其他地方的冬天气候截然不同。 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 三. 基础知识: 设若:假若。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四. 初读课文,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 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主要特点是什么?是如何得出来的? (1)济南的冬天主要特点是“温晴”。 (2)作者以自己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赞扬了济南独具一格的风貌。 2.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的? 在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后,作者又从济南的山和水两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 作者用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第五段写冬天的水色。先以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象,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五. 细读、分析课文 1. 第1段 (1)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这段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2)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响亮”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2. 第二段 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 “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 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 济南人由于身在温暖冬天而引起对温暖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作业:在文中找出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3. 第3段 (1)这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景,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表现色彩的形容词有:青黑、全白、蓝(天)、银边、暗黄、微黄、粉色。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日本的护士头上戴一顶别致的白色工作帽)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目光交融的情态。 (2)体会本段用词的精妙。 同样是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的则用“穿”,山腰上的则是“露”,既符合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既神地时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又巧妙地照应了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围成圈的小山的尖上积了雪,看去自然就如镶在蓝天上的一道银边。着一“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3)写小山的雪景,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围绕“妙”字描绘雪后山景,从山尖、山坡至山腰,依从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有层次,有个性,突出了秀美景色和娇美情态。 (4)雪后小山给人的总印象是什么?(秀气) 4. 第4段 (1)这段写城外远山。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2)“卧”字的妙用 5. 第5段 (1)“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三字将水人格化了。水是那样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2)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在此铺垫下,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语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尾。
六. 写作艺术: 1. 让学生再将课文默读一遍,要求边读边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作者在不同的观察点上,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冬天的特有美景;第二 段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第三段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后的山景;第四段是从城内往城外,写雪后山村的景色;第五段由俯视到仰视,写出整个济南的形象。作者正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的观察,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济南“温晴”的这个特点。 2. 归纳文章的表现手法: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参 ) (2)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参 ) (3)紧紧抓往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的表现。( ) (4)语言清新朴实。( )
七. 《春》、《济南的冬天》引出的思考: 写景的文章从形式上看是写外界环境,而实际上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的感受揣摩才能成文;绝不是东一个比喻,西一个拟人,或使用一些华丽的词藻堆积而成的。两篇文章都做到了景与情的紧密结合,写出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八. 作业:练习二、三
板书:
课后小结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学习本文要和《春》机互联系,教给学生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观察不细致,语言不生动,感情不真实,是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学生写景散文的水平。另外,熟读课文是理解的前提。
| |
这就是传说中的趵突泉,它有名是因为他的涌泉是最大的,更多的泉眼只是缓缓的向上冒水。
公园里养了几只海豹。
这里是趵突泉的隔壁,五龙潭,里面同样有很多泉眼,两个地方仅仅隔了一条街,门票却有着天差地别,五龙潭门票只要5块钱,而趵突泉因为名气大,门票要卖40,虽然对于拥有年卡的济南人民来说,门票高低都是一样的,但五龙潭明显更亲民一些,因为据说到了夏天,人们都喜欢脱了鞋到这儿的泉水里泡脚·······
泉水清澈见底,在这样的地方养一大群锦鲤,真是好看极了。
虽说五龙潭门票便宜,不过,最最亲民的地方要属老护城河上的黑虎泉了,因为这里不要钱。
沿着护城河走,沿岸也能看到不少泉眼。
这就是黑虎泉了,这里的泉水很干净,可以直接打上来喝,因此每天都有无数人拎着大桶小桶来泉边取水·····估计每年可以少缴很多水费。若是直接拎上纯净水桶来这里打水,回去以后往饮水机上一装,就能每天喝泉水了。
能在闹市区中拥有这么好的天然水源,济南人民真是很幸福,缺水的沧州人民表示十分嫉妒。
黑虎泉对面仍是一大片泉眼,后面的那个阁楼是济南解放纪念馆。
因为济南的水源是泉水,因此公园也好,护城河也好,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是清澈见底,泉眼的水可以直饮,护城河里可以游泳,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
这是护城河西段,我头一天两次路过这里,两次看到有人在游泳,要知道此时可是数九寒冬,温度零下,虽说泉水温度稍高些,可在这么冷的天里游泳,还是需要很强大的神经的,更夸张的是,当天晚上9点多第三次路过这里,发现居然大晚上还有人在游泳·······
洪家楼天主教堂,它旁边是山大的老校区,在教堂门房里看到有买它的模型,很精致,本想买个回去,可惜买纪念品的人不在······
顺便提一下小吃:芙蓉街很好很强大,油旋尝一个足矣,榴莲酥确实如同网友评价的那样好吃(可惜它不算济南小吃),最大的怨念是直到离开济南也没能吃到传说中的甏肉干饭,我去的一个店家不营业了另一个店家米饭卖完了,擦~~~~
泉城广场上的鸽巢
泉城广场上的雕塑,一个艺术化的“泉”字,这算是济南市的地标之一了。
白天去趵突泉公园的时候,看到里面正在布置花灯,晚上再次路过,果然看到有灯展,而且赶得时间巧,正好碰上灯展开幕式,索性再进去看看······
夜里的趵突泉
回旅店的途中又路过大明湖,拐进去看了一眼夜景。
第二天早上,出发去爬千佛山,三名胜算是走齐了。
千佛山很无聊,作为三名胜实属凑数,大概在古时候,要在济南饱览湖光山色,千佛山是必不可少的配景,如今高楼林立,空气浑浊,湖光勉强能欣赏到,山色却是不复见了,因此千佛山就更显无趣。
一路上见到不少人,大部分是来烧香的,我不烧香,于是径直爬上山顶,从山顶俯瞰灰蒙蒙的济南市容,这大概是登山的唯一意义了。
本来从这里可以看到大明湖的,可如今除了楼房,神马也看不到。
千佛山以南就进入山区了,过去的老济南仅限护城河内和东边火车站一带,更早的时候千佛山算是佛家清修之地,如今城市飞速向南部扩张,千佛山早已被闹市包围,即便是有万佛,也换不回过去的清静了。
南部山区层层叠叠的山峦,据说好玩的地方都在那边,可惜时间不允许········
过去在课本中读到老舍先生写的济南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两个字“可爱”,从济南回来以后,又将原文搜出来读一遍,对比自己见到的济南,确实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几十年过去了,它仍然有蓝水晶似的天、冒着热气儿的泉水、绿的水藻和满城的垂柳。老舍先生讲“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恰巧我来之前确实下过一场小雪,地面上偶尔能看到些积雪,只是化得快了些。可惜的是,济南的老城早已经没有了,倘若先生看到今日的济南,不知会不会失望。
曲水亭街,以及附近的王府池子,这大概是仅存的一点老济南的影子。
老舍眼中的济南,是他当年在此居住时心境的写照,温暖,祥和,朴实。在我眼中,济南的冬天固然没有他描述的那样好,却也算不得有多差,纵然那一城山色和那半城湖早已被高楼大厦掩埋,但只要一方清泉仍在,就还会有蓝天、有绿藻、有小雪、有温暖的阳光和秀气的小山,那泉眼里流淌的,不仅是水,也是这座城市的活力,还是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座城市的凭证,大明湖畔的人可以是夏雨荷,可以是容嬷嬷,也可以是奥巴马,可是只有那么一个大明湖;济南的冬天也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描述它,评价它,怀念它,可是在我心中那个拥有着甘甜泉水的都市也只有一个,无关老舍,无关夏雨荷与容嬷嬷,无关别的相干和不相干的人。
2011年,济南的冬天,我曾匆匆路过,却也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