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他也表扬子路能够衣裳褴褛而无愧色于富人面前。而对那些留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即使他们有远大的志向,孔子对他们也是诎之以鼻,他说:“大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那么孔子爱不爱惜自己的名声呢?答案是肯定的。孔子常常以君子甚至圣人为自我的标准,他常常告诉弟子们什么是君子所为,什么是小人所为;告戒他们要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但这些都是在内心的德行上要求自己,却不是留恋于外在的名声,而且孔子确以超然于名声之外。当达巷党人说孔子真伟大啊,知识渊博却不刻意追求名声。孔子答道:“吾何执?执御乎,执射呼?吾执御矣。”(《子罕》)古代六艺之中粗俗者莫过于御、射,而驾车又比射箭更加粗俗,孔子却对此一笑而已。而对于虚假的名声,孔子更是不屑一顾。一次孔子大病,子路在用人的时候估计讲排场过火了,超过了孔子本应有的礼数,孔子便批评子路说:“吾谁欺?欺天呼!”(《子罕》)可见孔子对子路的行为是很不满意的。对于那些急于成名的人,孔子也是持反对的态度的。阙党的一个童子,估计自恃甚高,给人感觉很有气魄,而孔子却留意了这个童子的行为,他说:“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对于这些不懂礼节而急于成名的人,孔子认为只是在乎他们的名声,而并不是追究实质上的进步。
我们讲超脱,并不是舍弃,更不是要做个故做威仪的假道学老儒。名与利,富与贵,原本就不是什么坏东西,它做为人的一种欲望,或者人们追究积极向上的动力,即便是孔子也只是“罕言利”而不是不言利,退万步而言“无小人何以养君子?”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由各种各样、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而这些社会关系的之间又渗透和背负着各样的欲望、动机、责任等。因此,即便是以肱为枕,望天上浮云游荡的“孔颜之乐”是如此的令人向往,但我们不是、也不能要求人人都如孔子,都可以有超脱的精神,只要不过于沉溺于名利富贵,不为自我的一些利益名声而不则手段,也就是了。再形上的乐道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
三 乐道极处便是仁
一般学术上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单单是在《论语》中便有一百多处论及到仁,孔子也从各个方面去讲述仁的思想。于孔子而言,其所要塑造的世界是个仁的世界,以仁为核心,然后推及而开,处处无不仁,时时无不仁。孔子可能想从根本上塑造人的心灵。仁字与人字同音,从字的结构上把仁拆开便是两个人。而从仁的意思上,单就《论语》而言至少有两个用处。第一个是用来形容人,孔子一部分人称为仁者,如“仁者爱人”等,大体上可以解释为有仁爱的人。第二个仁也做为一种人所追求的目标,如“苟志于仁”等,大体上可以看做是一种本体的思想。也就是说,这里至少有两个层面,首先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于世界而言,仁的地位先验的超出了物质范畴,也就是说,世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包含着仁,即使是世界的形成过程中,仁早就在其中了,甚至是起着指挥的作用。于是在孔子处,显然乐道是不能脱离仁的,而乐道也只有在仁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
孔子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里仁》)。可见,在孔子看来,在追求乐道的同时,也是时刻离不开仁作为后盾的。从比较浅的层面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一颗仁爱的心,往往这个人追求的快乐是一些恶乐,或者说在善恶之间比较偏与恶的方面。这样以来,偏离了仁爱的乐,便不是孔子的乐道了。没有了仁爱的乐道,孔子认为:“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里仁》)也就是说,没有仁慈的心的人,不会永远的感到快乐。而从深的方面来说,孔子认为:“仁者乐山。”(《雍也》)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多数认为人性出于自然,自然的一些特征也会反映于人心,人性和自然在很多时候是合二为一的,或者说是天人合一。仁者的乐道便高山一般威严,长久,而巩固。高山不动,但其静中有存在的勃勃的生机。乐道若如高山,那其心境便如高山般和平宁静,任随岁月蹉跎,沧海桑田,亦无所变迁。乐道若能到高山之境,也便到了极处了。到了极处,乐道便超越了自身,乐道也就成了仁。
要之,乐道是人的思想感情,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面。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当然,把仁或者乐等人的意识扩大为世界的本体,那是过了头的。但于人的心灵追求来讲,我们讲乐道是非常有必要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则在个人,学是为了自己快乐的生活。“有朋自远方来”,是谓乐道更在于群体,也不是个人的独立存在。“人不知而不愠”,不愠便是乐生的态度,既是在个人能够在群体中却不失自我的尊严,能够在生活中,超脱于外在的名利,超脱到了极处便成了仁。这三个层面愈转深入,便是乐道的根本,也便是孔子追求的乐道。
参考书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6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