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K >> kong >> 孔子 >> 正文

 

孔子政治思想

启发民众的心理自觉。“齐之以礼”又包括:一方面统治者要模范的遵守礼的规定,从而感化和影响群众;另一方面是所有的人都应该用礼来规范自己,用礼来约束道德。这样,德化与礼教的结合就能防止犯罪和反叛。孔子重教化,轻刑罚,但他并不否认刑罚的强制作用,他视德与刑为为政治德两手,两手都要重视。“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他认为政治宽厚百姓就会怠慢,怠慢了就要用严厉来纠正;政治严厉百姓就会受伤残,伤残了就要用宽厚的政策补救。孔子基于“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认为犯罪可以通过德化和礼教来预防,罪犯可以通过仁德和礼义来教化,反对不教而杀,是道德教化为消灭犯罪的有效手段。认为审判和刑罚的目的在于消除争讼发生的原因,而不在于残酷的制裁,他的这一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以德去刑”。
为了实行德政,孔子进而提出“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子路》记载:“仲弓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赫小过,举贤才’”;又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进而孔子把民意也列入了考虑之列。
孔子“仁”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引伸出来的德政和举贤主张,就其根本来说,起着维护等级制度的作用,但它突破了奴隶制度的“礼不下庶人”和用人上的“亲亲”原则,而且仁的思想中包含着惠民思想,顺应了社会的进步,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政治家修养

孔子评价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认为他具备君子之道的地方有四个方面:自我修养,严肃认真;服事君王恭敬谨慎;教养人民多用恩惠;役使百姓合乎礼义。孔子通过对子产的评价,提出了作为政治家应该做到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严于律己;忠于君上;以恩惠教养人民;以道义役使百姓。这四个方面即包含对人对己,又包含了对上对下,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和要求。正因为这样子产使郑国兴盛起来,居相位22年,并得到人民拥护,同僚支持,国君的信任。孔子对此大加赞扬,表达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家风范。
孔子提出“举贤才”的主张,主张“学而优则仕”,从那些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中挑选人才。认为“士”应当具备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志于道,是孔子提出的“士”应具备的一种立志追求真理的精神。“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人立志学习和追求真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同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好谈论的。《论语》中的“道”,有道理、真理、正当的方法、做人的最高标准等涵义,志于道的“道”即指此而言。孔子对学习与追求这种道很重视,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语(《里仁》)。据于德,即以道德为根据。孔子重视道德的价值,主张根据道德来处理政事,进而形成了系统的德治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认为用德化来治理社会,人民不但知道廉耻,而且人心也会归服,就像群星环绕着北极星一样。他反对单纯用刑罚行事,主张统治者用自己的道德榜样来感化人民,对季康子云:“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依于仁,指以仁道为凭借。“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主张处理各种问题都要依靠仁道。对人,要“爱人”(《颜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对己,要“克己”(《颜渊》),要“修己以敬”(《宪问》),“刚毅,木讷”(《子路》)。对事,要坚持真理,“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甚至“无求一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孔子最终的教育目的就是用仁道精神来培养“士”、“成人”、“贤人”等,其最高的政治理想就是追求仁道,以达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游于艺,“艺”是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有高低之分,射御为“六艺之卑”,郑玄称之为“伎艺”,孔安国谓之“小艺”,孔子亦有“吾少也贱,故为能鄙事,吾不试,故艺”(《子罕》)。书、数在其时亦属“伎艺”,惟礼、乐为艺之高者。于游艺中达到礼治天下之目的,是孔子追求的理想境界。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尧曰》),孔子认为君子治政应尊五美,而屏四恶。“五美”指“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即君子治政应提倡五种美德:给民众以实惠而自己不多耗费钱财,合理安排百姓劳作而不使产生怨恨;欲行仁政而不贪求;安详舒泰而不居功自傲;仪表容貌威严、庄重而不凶猛。“四恶”指“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会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屏四恶即强调为政应摒弃四种恶劣行经:不加教育便给以杀戮是为虐;只知苛求下属完成事先不给予训诫是为暴;先是怠慢其令,后突然限期,对误期者又加刑罚是为贼;同是给民以财物,却出手悭吝,犹如库吏之作为,是为有司,皆非人君之道。
孔子还提出了君子治政应具备的其他的政治修养,如“在位谋政”,“士不怀居”、“安身取誉”、“善言心听”等,这些政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孔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孔子政治思想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约公元前1122-
    鲁国国王周公被孔子盛赞 开国始祖却一
    殚精竭虑的周公
    孔圣人也有老师 周公:一位不该被遗忘
    周公解梦的周公指的是谁
    知畏天命
    孔子思想大本大源考
    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
    还原爱民而不忠君的孔子
    “孔子热”面面观
    试论孔子真精神之复兴
    “五·四”批孔献疑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中国古代镜像
    张汝伦 ·〖《论语》对于现代教育的意
    仁学的构建
    略谈孔子的乐道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个章子怡胜过
    由姓名记录的历史——史上最牛家谱曝
    历代对孔子的评价
    为人之道
    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孔子后裔人数超过200万 外籍后裔首次
    《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全文1
    《论语》全文2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
    孔子行年表
    礼记4
    乐爱国 ·〖孔子“仁者寿”的养生思想
    礼记7
    孔子伦理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
    礼记13
    礼记12
    礼记11
    礼记10
    陈 来 ·〖浅谈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礼记8
    孔子的学术情怀与早期儒学的形成
    礼学的功能
    礼记9
    “力图还原真实的孔子” ——台湾学者
    礼记5
    孔子、老子消费观比较
    《论语》全文3
    “论语学”研究
    中庸之道
    教育之道
    为政之道
    孔子与《春秋》——关于儒学运动起源
    君子之道
    孔子的十种形象
    礼记6
    孔子的教育思想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孔子其人
    孔子简介
    孔子生平年表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
    孔子晚年的养生之道
    孔子哲理名言
    孔子箴言名句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简介
    《周礼》3
    孔子名言录
    《周礼》2
    孔子生平
    孔子:儒学的开创者
    孔子小传
    海外孔子学院概况
    全球“汉语热”期待孔子学院可持续发
    孔子生平
    论语1
    论语2
    论语3
    『四书五经』之《大学》
    中庸
    思想家——孔子
    “仁”是孔子思想核心新证
    《周礼》1
    《周礼》4
    《周礼》5
    《周礼》6
    《周礼》7
    礼记1
    礼记2
    礼记3
    孔子经济思想
    孔子 教育思想
    孔子史学思想
    孔子文艺思想
    孔子身世
    孔子年谱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 孔庙 孔林
    子贡与孔子
    蔡元培 ·〖孔子之精神生活〗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孔子被导演绑架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孔子对公孙龙的“支持”──失弓得弓
    专家评说孔子其人其书:"野合而生孔子
    探析孔子之“心”
    孔子中庸之道研究与改革、发展、稳定
    孔子的人才思想
    孔子真的会武功吗
    错怪孔子许多年
    论语新译及解读
    孔子生平简介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