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细腻、表现独特的“月迹——感觉”,绍国的教学通常呈现为“锁定它、放大它、体验它”的“三步走”策略。这三步走的策略,消解了文本和学生、作者和读者间的审美壁垒,有效实现了“让读者走进这美妙的月色之中,和作者一起追寻这月的踪迹,同作者一同天真地、全身心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的诗意境界。
二、心迹,物我同一的禅意
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诚如《朱子语类》所言:“一身之中,凡所思虑运动,无非是天。一身在天里行,如鱼在水里,满肚子里都是水。”这正是中国文化的有机宇宙观。显然,平凹的《月迹》一文,对于明月清辉,正有一份“如鱼在水”的相契,这便是禅意了。
古往今来,大凡写月者,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羁旅怀乡之情;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睹月思人之意;或“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驶……而在《月迹》中,全然没有这些个沉重复杂的情愫和心境。有的只是一种轻轻松松的童心与童趣,以及只有这种童心才拥有的纯真与美好。纵观全文,整个构思都是从孩童的灵心慧眼这一视角切入,以孩童盼月、寻月、问月和关于月的种种联想和想象为线索来建构文本的。观月实为观心,寻觅月迹实为寻觅心迹。
可以这样说,读不出孩童的心迹,也就读不懂平凹的《月迹》。绍国显然深谙此道,《月迹》一课迤逦而行、款款道来,最后水到渠成般地绾在了一个“心”字上。那么,这份“一切水印一月,一月印一切水”的禅意,绍国的课堂又是如何呈现的呢?
1.伏笔,月迹隐含心迹
月迹和心迹,实质上是一体两面、水乳交融的。并不是说月迹之外还有个实体的心迹在,月迹为形,心迹为魂。当解读的目光驻留在形而下时,你直面的自然是那充满奇特感觉的月迹;当你凭借月迹做形而上的冥想和观照时,心迹便能了然于胸了。
但这样一种“心物不二”式的哲学观照,不是能够自然生发的。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难度和跨度是可想而知的。它需要教师智慧的点化、诗意的唤醒、乃至细致入微的搀扶和引领。《月迹》一课,对此可谓煞费苦心。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