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图文]《月迹》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七、月迹

二、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月亮在我国人们感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3、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

          4、揣摩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色。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2、难点:文中所写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的含义。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的是纯粹歌颂月的美好和纯洁,有的是借天上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

(学生背诵。)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篇与月相关的散文。

板书:  七、月迹  (散文)

              贾平凹(wā)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仔细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沙滩)

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事情:板书:“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1——4    5——30   31——36

2、明确文章重点:寻月亮

3、仔细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我们”寻月的过程。

明确:寻月所见:中堂里,镜中看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院中望月,月

1

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清清晰晰有什么东西,原来是桂树,并不知道还有人。又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俱有月亮在其中。——兴之所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又突然在各人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4、寻月过程中又有着孩童怎样的心理情绪发展变化过程?

明确:寻月过程中又有着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有“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三)   本课小节

结合板书小结。

附板书:七、月迹(散文)

              贾平凹

全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作为全文重点部分的“寻月亮”又按照“中堂里”——“院内”——“院外”的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中又有着孩童“失望”——“嫉妒”、“争执”——“越发奇了”——“都觉得满足”的心理情绪发展变化的顺序。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全文还贯穿

1

了童心想象力发展的线索:“月亮是长了腿的”——“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童心想象力发展的线索,似是从月亮“外在与我”到“内在与我”,再到成了“我”的创造和标记,似乎月亮因“我”而生,顺随“我”的意思而存在了!文章所写的月迹既是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贾平凹的《月迹》。

板书:七、月迹

      贾平凹

(二)   深入探讨课文

 1、本文极富童趣。文章写孩童寻月,写孩童眼里的月亮,一切就着孩童的言行、感受和心理来写,充满童心、童真、童趣。你能举例说明吗?

明确:

3

2、究竟月亮是个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

明确:“月亮是我所要的”(文中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文中妹妹说)

含着喜爱,含着赞美,含着热望,童稚的语言,显得拙朴而又诚挚。

如何理解这个“好”?

“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在对月亮有了拙朴而又诚挚的意识的基础上,再“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又升华起一种认识来:“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3、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4、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三)   总结课文

1、              齐读课文。本文通过寻月的过程,展现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2、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让学生自己发挥)

教师无论哪种理解,最后都归纳到一点——月迹是美好的,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

(四)   拓展迁移

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饿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显著的不同?

明确:

(五)   迁移阅读贾平凹的《对月》

(六)布置作业

1、课外搜集摘抄关于月亮的诗文名句;

2、书面完成课文后练习四。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月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月迹》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月迹精讲
    贾平凹 月迹 赏析
    贾平凹月迹
    浅析贾平凹散文集《月迹》中的禅意美
    月迹 贾平凹
    寻月的孩子--浅析贾平凹《月迹》中的…
    贾平凹:月迹
    贾平凹的《月迹》赏析
    月迹七年级语文课件
    贾平凹《月迹》原文阅读
    对郭巷中学语文教学团队《月迹》教学…
    儿时碎片般的记忆——读贾平凹的《月…
    读一贾平凹散文集浅言
    教学设计 《月迹》教案设计
    《月迹》教学设计13
    《月迹》教学设计14
    《月迹》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月迹》教学设计
    《月迹》教学设计
    关于《月迹》一课的教学反思
    月 迹
    [月迹]读后感
    七年级语文《月迹》教学反思
    教学达标课:《月迹》教学反思
    月 迹
    读《月迹》有感
    童年——读《月迹》有感
    《月迹》读后感
    教后有感:失败的《月迹》教学
    三访贾平凹“有感”
    读贾平凹老师的长篇小说《高老庄》有…
    朴实的写作-读贾平凹近作有感
    高二(上)第一单元 教学资料(3)贾…
    贾平凹:月迹
    纯净·浓厚·空灵——读贾平凹作品有…
    《月迹》教学设计
    《月迹》读后感
    孙犁与贾平凹的友谊
    贾平凹《月迹》原文
    月迹/贾平凹
    《月迹》原文  贾平凹
    [参赛][5月4日][千里寻迹贾平凹——《…
    亦诗亦禅:月迹映照下的心迹
    名作欣赏:贾平凹与《月迹》
    听贾平凹谈人生
    《月迹》 教学反思
    《月迹》教案
    月迹教案
    鬼才贾平凹
    贾平凹的《月迹》赏析
    贾平凹是谁?
    《月迹》
    浅论贾平凹早期散文结构艺术
    人物传记—贾平凹
    《月迹》课堂教学实录
    《月迹》教学案例
    《月迹》原文及赏析      朗读全文
    《月迹》教学实录
    贾平凹先生《月迹》教学设计
    《月迹》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月迹》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月迹》《柳叶儿》同步训练
    贾平凹简介
    《月迹》教学设计
    《月迹》教学设计2
    《月迹》教学设计3
    《月迹》教学设计4
    《月迹》教学设计5
    《月迹》教学设计8
    《月迹》教学设计6
    欣赏贾平凹的《月迹》
    《月迹》教学设计9
    《月迹》教学设计10
    《月迹》教学设计11
    《月迹》教学设计12
    《月迹》教学实录
    《月迹》教学设计
    《月迹》说课稿
    《月迹》教学设计
    [语丝]月是故乡明
    《月迹》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北师大版…
    四年级--《月迹》教学设计
    《月迹》教学设计
    《月迹》教学设计与反思
    模式三优质课----《月迹》
    月迹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7课《月迹》教案设计
    《月迹》教案
    月迹·实用教案
    《月迹》教案
    《月迹》教学设计7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