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导引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首先要反复诵读文章,理解出作者通过月亮所寄寓的深刻的象征意义;然后仔细阅读文章,理清课文结构脉络;最后要深入研读课文中细腻的描写,找出体现月亮轨迹变化和孩子的情感变化的语句仔细品读,进而学习借鉴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 知识要点精讲 [字词积累] 贾平凹(wā)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 款款:缓慢 。 袅袅(niǎo niǎo):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面面相觑(qǜ):互相看。 倏(shū )忽:忽然。 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嫉妒(jí):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 粗糙:毛糙,不精致。 掬(jǖ):用两手捧。 相依相偎(wēi):互相紧紧地挨着靠着。 [文学常识] 贾平凹, 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天狗》,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课文整合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段)中秋盼月。 第二部分(2—32段)具体写孩子们品味、欣赏、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美好事物追求。 第一层(2—18段)写屋内品月和院内赏月。 第二层(19—24段)写酒杯捞月。 第三层(25—32段)写河沿追月。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便带着美好想像相依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