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简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是被赋予深刻美好象征意义的存在,月亮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盈满了浪漫的特征。走进《月迹》,难以品味的不是美月的形象,而是品月的童心以及和月亮惺惺相惜的童真、童趣。在幽幽流淌的文气里把握孩童寻月的心态是学习的重点,而对那个慈祥神秘的全智式的奶奶的解读则是学习的难点。以梳理情节、体味细节为途径,可以较好地实现与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站立着的作者的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月亮”是文学作品永恒的母题,对“月”的思考已经成为重要的哲学命题。中国古代留下过许多吟月的佳作,现代人依旧追捧“月”的题材,儿歌里吟唱着月亮,华人世界里流传最广的通俗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依旧与它有关。著名作家贾平凹淘洗了自己的灵魂,将一颗赤子之心安放在字里行间,营造了一个用童心品味童真、童趣的世界,那么静谧、美好,就像笼着轻纱的梦。让我们试着穿上梦的衣裳,在那个清澈、透明、通亮的世界里,像个孩子似的对月傻笑吧。
二、梳理情节,看看月亮的真模样
1.自由朗读全文,感悟文章情韵。
2.圈点勾画直接描写月亮的文句,品味月亮特征。
提示:月亮是长了腿的;月亮是灵动、活泼的调皮鬼;月亮是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是色彩盈满的冰清玉洁的少女;酒杯中的月亮,酥酥地颤,是使人可怜儿的样子;月亮是牵动人心、让人怜惜的美人……
文中直接描写月亮的句子很多,处处触动心怀,月亮已经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已拥有一颗精致敏感的可以对话的心灵。
3.按照时间顺序,概述孩童寻月的全过程。
提示:中秋之夜,“我们”在院子里盼月不见月,央告奶奶以故事解忧闷。忽然,月亮在竹窗帘儿里留下优雅的倩影,再在穿衣镜上显示绰约的风姿,正当“我们”沉浸在奇妙的境界里的时候,满圆的月亮又全没了踪迹。于是,就跑到院子里遥望月亮,神秘的月影给“我们”无限的遐思——那月亮里住着和三妹一样漂亮神秘的女子。月亮投影在盈满的酒杯里,幻化在每个人的心里。月亮又长了腿往外跑,在细细的河水里灿灿地闪着银光。其实,月亮就在你想在的地方,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
三、揣摩语言,品味月亮幻化的童心世界
1.选读最感兴趣的段落或部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饶有趣味,让你几乎都忍俊不禁了。
2.自由发言,谈谈那些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的字词句。
3.师生共品,选出心目中的“最佳一句话”,进行揣摩。
提示:例①: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
天上的星儿,地上的花儿,在月色溶溶的月夜,成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一体,这就是童心的诗意,花儿是天上星星撒在人间的种子绽放的美丽。
例②: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酥”本来是软弱无力的意思,带有一定的贬义倾向,酒杯中的柔月经不住轻轻摇晃,渲染了一种优柔的美感,让人顿生怜惜之情——小小的童心也懂得,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都是需要用心去呵护的。
例③: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月亮只有一个,可在儿童的眼睛里,心中有月,处处是月,那天夜晚就是一个月亮盈满的童话世界。“噢”、“哩”都是极其普通的语气词,但在这个句子里,却化平常为神奇了,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喜与率真。
四、探究思考,赏析奶奶的形象
1.找出摹写奶奶的文句,初步感知奶奶的形象。
2.讨论:说说你心目中的奶奶,她的哪一点最触动你。
提示:说故事时开“小差”的可爱的奶奶;镜中月消失时提醒孩童寻月的冷静的奶奶;抬头望月用美丽的传说感染孩童的智慧的奶奶;说出“月亮是每个人的”带有哲学思考的奶奶。
3.小组探究:奶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教育家吗?
提示:奶奶采用的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充满教育的智慧。奶奶用一些切中肯綮的语言提醒孩童:美,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你的心里,如果你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美,无时无刻不在你的身边。真正的美产生在鉴赏者的心中,即便空中无月,只要心中有月,也能感受到月华的清辉。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奶奶寄托了作家的理想:在孩童的童真世界里,应该有一双温软而懂得保护的手,给予全臂的扶持,那么,童心就永远不会失落,童年的乐趣也会在生命线中得以优雅地延长。
五、吟诵涵泳,朗读古人咏月的诗词名篇名句。
提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唐·李白《古朗月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娥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唐·缪氏子《赋新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自居易《琵琶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苏轼《赤壁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搂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
【点 评】
月亮是有脚的,它在我们的世界里进进出出,它在思妇的眼泪里,它在游子的忧愁中;月亮是有灵性的,它在文学世界里占有重要的一席,它将文学家们的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素心素骨极有美感地存在着。那么,月亮在儿童的世界里,它会是什么呢?该设计运用从整体到细部,从表象到内质,从课内到课外的教学程序,解读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