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课堂实录及点评
|
《狼》课堂实录及点评 湖北省荆州市教学研究室 余映潮 评析 庞荣飞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谁先说? 生1:这节课上的是《狼》,是蒲松龄写的。 师:这是重复老师的,只是颠倒了字。 生2:今天我们上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较劲的故事。 师:还有,文体的角度呢?或者是其他的角度,都可以说。 生3:今天我们上的是蒲松龄写的文言文《狼》。 师:文言文,这是一个角度。还有什么? 生4:今天我们上的是选自《聊斋志异》的课文《狼》。 师:从故事情节或者从另外的角度来看…… 生5:今天我们阅读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搏斗的精彩情景。 师:欣赏这样一个情景;还有,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你们说对不对?《聊斋志异》是小说故事集,再从文章结构来看,我们学的是…… 生6:我们学习的是一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言文。 (评点:开篇就让学生“说”,这不仅仅只是文学常识问题,这样做颇有深意,有利于引导多向地感知课文,点明课文是经典的文言文小说,为后面“读”与“评”定下调子,埋下教学的伏笔。) 师: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教师听一听。 (同学们读课文。) 师:看看文章的结构,它实际上分两块,你们看着练习题来思考。现在大家看课文,大声地读起来。 (全班学生朗读。) 师:好,有两个地方要注意一下,第二段这个“之”要读得很轻,(范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个“之”不要读太重。还有一个地方:“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不要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刚才,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故事的味道没有读出来,速度比较平缓。再读一次,请自读,不要齐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读。 (生朗读。) 师:好,请大家读课文注释,读起来…… (生自读。) (评点:采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沿着文字,有声有色地走进故事。好!不仅读原文,而且读注释,意在用注释去扫清原文的文字及其他知识障碍,形式看似“笨拙”,效果却不容忽视。两处朗读点拨,一是着眼于读出味道,一是提醒句子不能读“破”。读得流畅还不行,要求自读并读出味道,给本文的“读”竖起了“路标”。) 师:这一节课,我们完成四个学习任务。第一个学习任务是 屏显: 《狼》课堂智能作业: 1、请同学们进行联想,写出含“狼”的成语。 2、理解下面四组字词。 ⑴ 标出拼音:窘( )倚( )瞑( )隧( ) ⑵ 指出含义:丘( )犬( )洞( )隧( ) ⑶ 区别词义:去( )股( )盖( )耳( ) ⑷ 解释意思:少时( ) 顷刻( ) 变诈( ) 几何( ) 3、辨析下面多义词的意思。 ⑴ 目似瞑意( ) 暇甚意 ( ) ⑵ 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4、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师:大家看一下练习,这叫课堂智能练习。这份练习有四个题目,咱们分组来做,一个组做一题。 (老师将题目分到组。) (学生开始做题,老师巡堂。) 师:第一组,哪位来? 生1:我想到三个成语,第一个是“狼吞虎咽”,第二个是“狼心狗肺”,第三个是“鬼哭狼嚎”。 师:写得好,少了一点。 生2:我写了两个,一个是“狼子野心”,一个是“狼狈为奸”。生3:我写了一个是“豺狼虎豹”。 师:这是一个短语,还有吗? 生4:我加一个“引狼入室”。 师:好。还有吗?想想看:乱七八糟,吃了酒之后,桌上乱七八糟……杯盘怎样? 生5:一片狼籍…… 师:这个不是成语啊。你说…… 生6:杯盘狼籍。 师:好,我们来对一下,其实,关于狼的成语很多: 屏显,学生读下列成语: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子野心 声名狼藉 狼心狗肺 引狼入室 如狼似虎 鬼哭狼嚎 师:绝大多与狼有关的词语都是贬义的,这篇文章中写到的狼是凶狠的。好,我们来看第二题,第一小题,拼音…… (评点:引导学生积累与“狼”有关的四字成语,点明与狼有关的词多为贬义。此举因类联篇,举一反三。语文课要重视积累,但积累也应懂得“发散”,抓住机缘。此处看似寻常,但若识得妙处,会让人懂得教学艺术常常就是对一个个生动细节的妥帖安排。) (生1生读出“窘”“倚”“暝”“隧”的拼音。) 师:对的,第二小题解释词语。生2:“丘”是山丘;“犬”是狗;“洞”是打洞;“隧”是从柴草堆中打洞。 师:丘? 生3:“丘”应该是小山。 师:第二个词“犬”。你说…… 生4:“犬”不是狗,是像狗一样。 师:刚才老师讲了,“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那里。“丘”,小山;“犬”像狗一样;“洞”打洞;“隧”打洞。好,第三小题,区别词义。 生5:“去”是离开;“股”是大腿;“盖”是原来;“耳”是罢了。 师:大家的答案是不是一样的?“去”是离,“盖”是承接上文表原因:“啊,原来是这样的”。第四小题是个双音节词,你来。 生6:“少(shào)时”是一会儿,“顷刻”是一会儿;“变诈”是做假;“几何”是多少。 师:有更正的吗? 生7:我读的是“少(shǎo)时”不是“少(shào)时”。 师:对,读“少(shǎo)时”,“顷刻”是一会儿;“变诈”是欺骗;“几何”是多少。第三题辨析多义词的意思,请你来。 生8:第一个应该是神情的意思,第二个是想做或打算,第三个是威胁,第四个是敌人。 师:请答第四题。 生1:这一句话的意思是狼也够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贪婪狡诈的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它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告诉本文要揭示的道理,动物当然是狡猾的,但是它们再怎样也高明不过人。 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很重要,刚才我们说了,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是一篇叙议……,后面加两个字,叙议怎么样?(学生答不出)叙议结合。前面是叙,后面是议,有了这些议,就表达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就是讲明了一个道理。所以,这句话的作用是议论结尾,点明主题。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好,接着往下走。 (评点:教文言文,生字词怎么让学生熟悉、掌握,多读和解释仍是每节课不容忽视的“常规动作”。“盖”的解释很生活化,真是化难为易!“少(shǎo)时”的订正也很细致,这些细节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被提及,学生自然印象深刻。) 师:我们的第二个学习任务是:(屏显:师生诵读品评。) 师:师生诵读品评。分三步走:第一步,从屠户的角度评点段落内容;第二步,从狼的角度评点段落内容;第三步,从语言的角度评点段落内容。咱们把评点内容放在前四段,放在“叙”这一部分。我们这样做:大家读第一段,然后停下来,这个时候应该有个同学起来说:“这一段的大意是……”或“这一段的作用是……”我们每读一段,就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评点一下这一段说什么…… (全班读第一段) 生1:这一段交待的是起因。 师:“起因”写屠户遇狼,交待故事的起因,点明了时间、地点,这是故事的开端。 下一段“屠惧,投以骨……”读起来。 (学生读。) 生2:我觉得第二段写屠户惧狼。 师:这是故事情节的…… 生2:发展。 师:对,很聪明。接着往下说。第3段“屠大窘……”读起来。(学生读) 生3:这一段写屠户御狼,这是故事的发展。 师:防御它,抵御它,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第四段“少时……”读起来(学生读) 生4:这是屠户毙狼,这应该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 师:这是故事的高潮和收束。挺好,刚才是从屠户的角度评说课文。下面从狼的角度来评这四段。老师提个建议,这样说:“这一段写两狼怎么样…… 生1:第一段写两狼跟踪那个屠户。 师:用课文的话来说,“两狼缀行甚远……”很好,第二段。 生2:第二段是写“两狼之并躯如故”。 师:好,老师给你换一种说法:“两狼穷追不舍”,第三段呢? 生3:两狼对屠户虎视眈眈。 生4:我认为是两狼很邪恶地…… 师:咄咄逼人。 生5:我觉得这一段是两狼与屠户对峙。 师:两狼与人对峙,简单地说就是两狼逼人,把人逼到柴堆边了。第四段呢? 生5:两狼被毙。 师:好的。下面再从语言的角度来评说,你们朗读课文,我来评。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评。 (生读“一屠晚归”) 师:这一段开门见山,二十个字就点明了记叙的要素。两狼跟踪逼人,写出了紧张的气氛,情景扣人心弦, (生读:“屠惧……”) 师:这一段描写细腻,“投”、“复投”写出了屠户的一再退让,“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联合作战,这时候的情景是,强敌压境,不容乐观。 (学生读第三段。) 师:这一段动词用得非常好,“恐”、“顾”、“奔”、“倚”、“驰”、“持”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屠户的紧张,也写出了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奔”、“倚”、“驰”、“持”使这一段故事更加紧张。故事的危险性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学生读“少时……”) 师:这一段手法用得好,“一狼径去”给我们留下了悬念。“其一犬坐于前”也是一个悬念。这两个悬念其实写的是一个阴谋,“转视积薪后”写出屠户的警觉,“数刀毙之”写出了屠户的果断,故事到了这一段,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评点:“师生诵读品评”是整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如果说前面的环节是铺垫,这一板块即“爬坡”,难度不低。余老师采用先诵后评、角度多元、易难相续的办法,使眼前的“高山”化为克服困难后致胜的快乐,不由人不折服。品评角度的设置既富于变化,又分工明确:学生点评重在梳理故事情节,属“初级动作”,难度不大,使之乐于尝试。而教师从语言方面置评,则使赏析既细致入微,又内涵丰富,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这确属“示范性高难度动作”,但学生获得“熏染”之后,也可得其“神髓”。) 师:好,咱们的课文评读品析,就到这儿。下面我们完成第三个学习任务。 (屏显:语言欣赏体味。) 师:每位同学认真地找一个地方,或者找一个词,或者找一个句,或者找一个段,谈谈“这个地方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老师先举个例,比如,一屠晚归,“晚”说明当时路上已无人了,一个“晚”字,就渲染出气氛。好,开始。自选内容,品味语言。方法是用你的笔,圈出一个地方,然后写上一两个关键词,就表示你的点评。 (同学们独立进行语言欣赏。) 师:好的,全班来交流一下。 生1:“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写出了屠户的冷静,如果他没有冷静的头脑,他就什么都不能做了,等着狼来吃他。 师:写出屠户在情急之中能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 生2:我来说“乃奔倚其下”,这“奔”的动作很快,说明当时的形势很紧张。 师:是啊,“奔倚其下”,快跑,跑到柴堆旁,靠着。放下担子,马上把刀拔出来,写出了屠夫的紧张,还有情形的惊险。 生3:我说“担中肉尽”,情况很危险。 师:这地方是故事的伏笔,没有东西可扔了,一扔再扔,没有了! 生4:我说的是“缀行甚远”。狼很饿,它们就是不放过屠夫,写出了气氛的紧张。 师:这里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饿,还有另一个含义是在探虚实。狼不敢靠近人,远远地跟着,在观察形势。 生5:第二段“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这个“止”和“至”表现出狼的合作性和贪得无厌。 师:是啊,不断地给屠夫强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压力,“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多危险啊。 生6:我讲的是“身已半入”这个“半入”说明了狼做好从后面攻击屠夫的准备。 师:是啊,狼在后面打洞,已打了一半了,还在继续往前打,形势也是够紧张了。 生7:“目似瞑,意暇甚”这句话写出了狼的狡诈。狼的战术是想让屠夫放松心理压力,放松警惕,然后就可以得逞了。 师:是的,狼很狡猾,假装睡觉,迷惑屠夫,但正是这个机会给屠夫抓住了,因此,就有了“屠暴起”这个动作。 生8:“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说明当时矛盾跌宕起伏,情况紧急,容不得屠夫细想。 师:屠夫“大窘”,非常窘迫,好,你说。 生9:“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说明屠夫已将担中的肉扔完了,但两只狼还穷追不舍。 师:还有吗? 生10:“屠暴起”写屠夫在瞬间用很快的动作,很大的力气用刀把狼杀死。 师:啊,速度快,力气大。第一刀劈了一下,第一只狼死了,连声音都没有,如果他有嚎叫的声音,另一只狼会知道……这一刀很厉害!再想一下,这篇小说为什么写一个屠户啊?他有刀啊,而且是杀猪刀。 师:好,大家说得很好。时间不够了,老师小结一下: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开头二十个字,写出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结尾二十个字,点明了主旨,使文章的含义深刻,中间一百多个字写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的生动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点: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的扎实以及铺垫的到位。同学们对“奔”、“缀行”、“止”、“至”、“暴起”等词语的赏析和若干句子品评大多能品出味道来,这就是明证。由此可知,教而有术终缘于教须用心,教而有“道”。) 师:那么我们下一个动作是什么? (屏显:课文趣味诵读。) 师: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要求加进一个“啊”字。 (请同学试着在文中恰当的地方加一个“啊”字。) (同学们思考,试读。) 师:你的“啊”加在哪里? 生1:加在“盖以诱敌”前面。叙述完一件事后感叹一下,(大声喊)“啊,盖以诱敌”! 生2:我是加在最后一段开头“啊,狼亦黠矣……” 师:你加在哪里? 生3:我加在“亦毙之”后面:“啊,都死了。” (众笑。) 师:他很高兴啊。你加在哪里? 生4:我加在“乃悟前狼假寐”前面,“啊,乃悟前狼假寐”,恍然大悟。 生5:我加在“屠暴起”前面。(大声朗读)“啊,屠暴起”,表达屠夫从内心发出的吼声。 (众笑。) 生6:我想加在“盖以诱敌”前面,表现狼的狡猾。 师:你们的答案丰富多彩,可就是跟我的不一样! (众笑。) 生7:我加在“以刀劈狼首”后面,狼的惨叫后面应加一个象声词,(大声朗读)“以刀劈狼首,啊,又数刀毙之”。 师:(笑)狼就“牺牲”了。我来说一个地方,(朗读)“少时,一狼径去,转视积薪后,啊!一狼洞其中。”加在最紧张的时候,这个时候屠夫突然发现一狼在他的身后打洞,加在这个地方最合适。你们加的大多数都对,但有些地方不对,“啊!狼死了。”不对,(众笑)好的,就在老师刚才加“啊”的地方,我们读起来啊,这个“啊”字要读得很传神。 (学生齐读。)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啊!)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师:这一课咱们就学习到这里,同学们很辛苦,很聪明,很积极,谢谢大家,下课。 (评点:在课堂上,余老师让学生在课文适当的地方加个“啊”字,这的确是个极富想象力,极富趣味的环节。学生在参与这一活动时是十分投入的,答案五花八门,理由林林总总,“戏说”不断,笑声不断,错多对少。余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幽了学生一“默”:“你们的答案丰富多彩,可就是跟我的不一样!”回头想想,这一设计仍令人称赏:不是把课文教“死”了,而是教活了,教得趣味横生。一个“趣”字贵于金!一个“啊”字加到恰当的地方,居然神彩毕现!学生由此领略到古文的魅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由怕到爱,一个“趣”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 【总评】 这则教学实录在文言文教学上给人如下启迪: 1、以内容解读为重心,依据文本特征,巧妙切入,上出滋味。《狼》是篇文言小说,余老师以狼与人的斗智斗勇为核心,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文字,梳理情节,品咂细节,使教学过程也如故事发展一样充满悬念,引人入胜。 2、文言文教学必须落实《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时下,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已近钙化、僵化,变成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古汉语(语法)分析课。从余老师的教学实录看,字词落实,文句疏通并不一定就让人感到乏味,枯燥难耐,相反,“读注释”、“积成语”、“结合情节辩音析词”等环节前呼后应,自然浑成,不仅字句落实,而且文味四溢。这样应对文本,不仅可保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口粮”,而且可以夯实日后文言阅读的坚实基础。 3、重视诵读品析,强调教师示范,学生尝试,读出节奏,读出内涵,读出滋味,是教好文言文的有效路径。从课堂教学实录看,只要设计巧妙,引导到位,文言课文不仅可以上得扎实,而且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文词文句品析)依然可以完成得相当出色。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狼,蒲松龄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狼》课堂实录及点评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狼》课堂实录及点评 |
下一篇文章: 《狼》教学案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