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文晖中学 林肖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学会多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教学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狼的图片,并开展成语接龙(带狼的成语)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引出课文《狼》。 二、朗读并熟悉课文 1、听范读,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阅读节奏。初步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仿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关键字词句考察。 三、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逐步引导疏通文意,明确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四、讨论赏析 1、本文是人与狼之间的较量,人与狼谁更聪明呢? 请用:我认为 更聪明,是因为 。的句式来回答。 2、 小组活动:文中有两个形象,请选择并扮演其中的一个形象,表演一段情节。(注意行动和心理) 3、根据同学的表演,分别概括出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4、 面对课文,(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五、思维拓展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现在阅读我们共同查找的相关资料,看看其他作者眼中的狼。 2、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外的知识积累,说说现在你眼中的狼。 六、作业布置 1、以狼的角度用白话文改写本文。 2、字词句巩固练习。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狼,蒲松龄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狼》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