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展现的深刻情感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和提高,这是老师单纯的语音表述所达不到的。
    总之,诗歌教学的设计要力图靠近诗歌本身,不要把作品放在一边空谈技巧与媒介的运用,教师本身要深入理解作品,在贯穿整节课的吟诵中带领学生走向诗歌艺术的殿堂,向大师们致敬。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PPTl(地球卫星图)放课前音乐。
    大家看这张图片,看得出来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地球,这里是中国,“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个白色的小块呢?是我们中国的宝岛——台湾。2003年,温家宝总理应邀访美,在当地的华人华侨见面会上,温总理深情地说:“台湾问题让我辗转难眠。台湾是我的乡愁,是最大的国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的一席话激起了在场所有人热烈的掌声,甚至成为第二天各大媒体报导的醒目标题。是啊,这诗一样美好动情的语言触动了人们心底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为什么我的H艮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被媒体争相转载的诗句,却并非温总理原创,它早在1938年就唱响中国大地,它来自一首情诗,一首献给土地的情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感受它,来迎接一次灵魂的冲击和洗礼吧!
    PPT2(课题介绍)。
    (创设肃穆动人的导入环节,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到诗歌欣赏的情境中去。)
  二、作者、时代背景介绍
  PPT3(作者介绍)。
  我们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知人论文”和“知世论文”,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诗歌也是这样。作者艾青,是我国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挚爱深情。1937年在卢沟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后,艾青目睹了日军的铁蹄肆虐横行,整个中华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于是他在1938年奋笔写下了这首《我爱这土地》。
    (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让学生有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三、学法介绍
   PPT4(欣赏技巧)。
    读,通过诵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来体会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面美;品,通过咀嚼语言和深人理解诗歌形象来把握诗歌丰富的意蕴美;提,通过寻找或提炼关键语句来感受诗歌深刻的情感美。
    (提纲挈领地让学生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
    四、读
    1.放音乐,教师示范朗诵。
    2.学生自己尝试在音乐背景中诵读。
    3.共同研究什么才是好的朗读。
    节奏——音乐美,音乐是美的,是因为音乐有节奏。示范第一句有节奏和无节奏的区别,然后快速读诗,大家一起说怎么划分节奏。
    重音——能够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要重读,不能泛泛处理,如“悲愤的河流”等。
    速度——从表现的情感来看,应该是比较深沉的,不能过快,同时部分标点也提示了语速,如“黎明”后面的省略号。
    情感——有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如果能够在诵读时表现出来,效果会很好。如“悲愤的河流”与“无比温柔的黎明”,还有“嘶哑的喉咙”。
    4.小结:
节奏、停顿、重音、速度和作者情感的把握都很重要。
PPT5(诵读技巧)。
    5.全班齐读,放背景音乐。
    (诵读是诗歌欣赏入门的一关,在此环节中教师的示范诵读很重要,诵读的美感能够极大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概括诵读方式时教师要注意整理从学生中来的答案。)
    五、想
    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我们通过这个过程,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把无声的变成有声的,把纸上的文字变成脑海中鲜活的场景和形象,从而给诗歌灌注鲜活的生命力。
    1.一起走人想象的世界。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诵读这首诗,大家一起闭上眼睛,想一想,看到了什么?
    学生诵读。
    2.请学生描述看到的场景。(暴风雨击打在贫瘠的满目疮痍的黄土地上,到处昏天黑地;黄河汹涌澎湃,它怒吼着、冲刷着,仿佛在诉说无限的悲哀;一只瘦弱的小鸟声嘶力竭地在枝头呜唱,终于,它掉落下来,逐渐和土地融为一体,仿佛这个世界它从来没有来过;当一切沉寂下来的时候,黎明终于到来了,林间露出温柔的晨曦,无比祥和安宁……或许还有“我”,一个拿着笔的战士,在记录、书写着一切,无法抑制胸中澎湃的激情,泪水从眼角轻轻滑落……)
    3.小结:
    诗歌在想象中复活了。所以,想的过程就是一个给诗歌灌注生命力的过程。
PPT6(想的作用)。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说的过程中注意引导表述的正确性、条理性和语言的美感。)
    六、品
    1.为什么会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这不得不归功于诗歌中几个非常鲜明的形象,如土地、河流、黎明、小鸟等,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但诗歌的欣赏仅仅从字面去理解显然是单薄的,为了让诗歌更形象、更深刻,还要学会通过语言的品味去进一步把握诗歌形象,从而感受诗歌丰富的意蕴美。那么,刚才提到的几个形象,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为了帮助理解,教师准备几幅图片。
  PPT7(四个形象)。
  2.提问:这些形象究竟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分组讨论。
注意定语。
    ①暴风雨——日寇的践踏。深一步地扩充:外族的侵略,历史上的鸦片战争也属于这个范畴。笼统地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
    ②土地——中华大地。河流与风——关注情感词(悲愤的、激怒的),关注状语(永远汹涌着、无止息地),不仅指人民、不仅指情感,更准确的是指面对外敌入侵,遭受苦难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以上两句表现了在民族危亡关头人民的反抗)。
    ③黎明——黎明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受?是希望、生机、新的开始。无比温柔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是宁静、祥和。这里“黎明”指什么呢?指在风起云涌的人民斗争中,祖国必将迎来胜利,迎接光明美好的未来,这里的黎明表现了作者深切的向往。
    ④鸟——不要忘记这只鸟,它在歌唱什么?它在歌唱饱受苦难的中华大地、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未来的希望。
    为什么要歌唱?因为它热爱这片土地,更希望赋予人们勇气和力量。
    它的喉咙为什么是嘶哑的?因为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持续不断、不畏艰险地一直歌唱到生命的终结。同时它背负着沉蘑的苦难和忧郁,它的呜叫是感叹中带有焦灼,让我们体会到它对祖国的执着热爱。
    这只鸟为什么会死去?是因力竭或是困难。
    为什么最后说“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是指魂归这片热土,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的至死不渝的情怀。
    这只鸟是谁?从哪里看出来?从首句“假如我是一只鸟”可以看出。
    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而不是翱翔天空的猎鹰或者是驰骋疆场的战马?这里的一只鸟象征了最平凡、最普通的人民大众,连一只鸟都对土地如此痴情,表现了作为普通民众的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在这里,鸟更可以理解为热爱祖国的普通民众。
    3.小结:
    把握诗歌形象的深刻含义,是理解诗歌的关键步骤。
    PPT8(象征含义)。
    (分析形象的深刻含义时,教师注意把握问题的相关性,在一系列问题中引导学生从诗歌语言出发逐步把握形象的含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陌上桑
    走进小说天地
    《长亭送别》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14.长亭送别
    《陈情表》课堂实录.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出师表
    白毛女(节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月的青岛
    《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盘点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少年爱因斯坦》的教学设计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荷塘月色》说课稿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海燕
    《筏子》(北师大版)
    精雕细琢呈凤头——学习设计作文的开…
    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行路难、凉州…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设计——让…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明天不封阳台》
    诗歌中的景与情
    犟龟
    《麦琪的礼物》教学构想
    《夏之绝句》教案
    长城谣
    我们家的男子汉
    包身工
    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
    写作训练教学设计:议论文事实论据的…
    高三记叙文写作
    与朱元思书
    抄检大观园》教案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上)
    语文版九年级(下)
    少年情怀都是诗
    享受生活
    春风
    《水浒》学案
    《红楼梦》学案
    愚溪诗序
    祖国山川颂
    肖邦故园
    粤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为人民服务》
    《胡同文化》教案
    雷雨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地下森林断想》
    遨游诗海含英品味--古诗词的背诵和欣…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月迹》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离骚》(节选)
    《与朱元思书》讲义
    兰亭集序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洲际导弹自述
    岳阳楼记
    《石榴》教案
    剃光头发微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海燕(高尔基)
    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你一定会听见的
    鹤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诗经》三首(关雎、蒹葭、君子于役…
    语言是否得体【教学实录】
    29  马教案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巨人和孩子
    小巷深处
    第18课 吆喝
    第19课  春 酒
    多一些宽容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日出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威尼斯商人(节选)

    打渔杀家
    答谢中书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更浩翰的海洋(九年级语文版)
    失街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字词)
    牡丹亭游园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庄子》二则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白杨礼赞
    黄山记
    话题作文“空间”的指导教案
    走进三国
    曹刿论战第二教时
    《捕蛇者说》(第3课时)教案设计
    送行
    《父母的心》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实录
    一堂深刻的人文综合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石缝间的生命》(…
    废墟的召唤(九年级语文版)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
    陋室铭
    庖丁解牛
    写作和口语交际
    《柳叶儿》教案
    更浩瀚的海洋
    《春》教学片断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细柳营
    《黄河颂》教案
    长江(北师大版)
    孔乙己
    家庭女教师
    强项令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三峡·江水
    高考作文创新例文点评
    扩展语句
    齐桓晋文之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活板…
    陈情表
    《都市精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石榴
    海燕
    我的四季
    雷电颂
    五人墓碑记
    词两首(九年级下语文版)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指南录后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桃花源记》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月迹》教案
    咬文嚼字
    《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案
    鸿门宴
    哀江南
    庄周买水
    陋室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呆若木鸡》)
    《周公诫子》
    享受生活

    《背影》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背影》(八年级下)
    《列夫•托尔斯泰》
    写作训练-句式的仿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