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享受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叙述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
2.了解本文中作者对美的追求的感情了解作者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品味作者的审美感受
教学难点:  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美国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位身受多种残疾的人是如何享受生命的。(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出生在美国南部。19个月大时,因为一场大病,使得她从此失去了视力及听力,间接地,也因为无法受到学习的刺激,她也丧失了说话的能力。7岁时,海伦的母亲为她找到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小姐,并进入帕金斯盲校就读,开始学习发音。14岁时,沙莉文小姐带她进入纽约市的一所聋哑学校,学习发音法、读唇法和指语16岁时,进入哈佛大学附属的剑女子学院,沙莉文小姐陪她听课,然后再用指语教导她,她因此读了英国史、德文、拉丁文、数学以及许多文学名著。4年后,她如愿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使用打字机,并且尝试写作。此时,海伦·凯勒的故事已经传遍全国。1903年,她把自己的传记《少女时代》卖给《淑女报》,得到生平第一笔稿费。大学毕业后,海伦把心力集中在推行盲人关怀的社会运动上,诸如出版盲人刊物,成立保障盲人的委员会,使得盲人的心声终于受到了社会的重视。1926年,哈罗46岁,她和沙莉文小姐前往白宫,邀请柯立芝总统担任盲人协会的名誉主席。1932年,她成为英国皇家国立盲人学院的副校长。
      往后的岁月里,海伦·凯勒奔走各国,调查盲人的生活情形,为盲人筹募基金,呼吁各国重视盲胞福利。1959年,在联各国大会中,各国代表一致称赞她对人类的贡献。第二年,也就是她80岁生日的当天,“海伦·凯勒纪念财团”设立“海伦·凯勒国际奖”,纽约市市长并且宣布,以海伦的生日这天为“海伦·凯勒日”。1968年,海伦·凯勒平静的走完她艰辛又充实荣耀的一生。她著有传记《少女时代》、《我的生命》和《乐天主义》等。

三、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驾驭(yù)  膂力(lǚ)  颠簸(bǒ)  淙淙流水(cóng)
         亲吻(wěn) 侏儒(zhū)  消弭(mǐ)  惟妙惟肖(xiào)
(2)词语释义
           哑然失笑——见到或听到好笑的事,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号,非常逼真。
           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言词严正有力。

四、通读全文,获取信息
1.海伦凯勒是怎样的一位重症残疾人?
明确:没有视力,没有听觉,没有说话能力的重症残病人,但她有顽强的意志,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得赐予。
2.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作者得活动的?
明确:身体和心灵
3.作者是通过什么活动来使自己的精神愉快的?
明确:通过划船、旅行、日常生活、抚摸雕塑、欣赏戏剧等活动。
4.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实现的艺术享受?她为何能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
明确:(1)通过抚摸雕塑、欣赏戏剧与演员接触交流等。
(2)因为她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拥抱生活的热情。

五、精读语段,理解感情
1.阅读课文第13-15段,回答问题
(1)“我对他庄严的额上每一道皱纹都了如指掌——如同他生命的年轮,刻着忧患的印迹。”作者为什么在抚摸荷马的额头时,能感受他的“庄严”和“忧患”?
    明确:因为作者对荷马十分了解,并对他怀有崇敬的之情。
(2)选文中引用的歌词反映了荷马怎样的心情?这四行歌词在课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反映了荷马作为一个盲人看不见周围世界的悲痛以及作为一个爱国者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之情。
(3)“我能充分了解他一生的遗憾”。荷马一生的遗憾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充分了解”这遗憾?
    明确:是遭遇黑暗,而且这是永无光明希望的黑暗。作者与荷马同是盲人,他们心灵相通,所以能“充分了解”这遗憾、
(4)作者认为:“触觉比视觉更能对曲线的节奏感体会入微”你认为她能有如此体会,除了触摸雕像外,还靠什么?
    明确:作者有高度的文学艺术修养,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与雕像有心灵的沟通。
2.文中作者在叙述了自己的享受生活,为何在文尾抒写悲凉的情调,会不会影响文章的主旨?
 明确:当然不会。即使是心灵和生理都正常的人,也会遭遇失败与挫折,也会有软弱,也会有情绪的波动。海伦凭自己的勇气去认识世界,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可毕竟生命有限,她更多的对生活的渴望也因残疾而受到限制,无法实现。勇敢的人最大的精神优势是直面人生,作者用于说出自己心灵的悲凉,说明了她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更值一提的是,她在寂寞与苦痛时,能把天下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显示出积极的人生观和博大的胸襟。

六、写法指导
  文中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试从文中举例说明。
   如:(1)文中第二段:“我喜欢同风浪搏斗,驾驭又坚固的小船……令人心旷神怡!”——记叙中穿插抒情
      (2)文中第六段,第十一段——记叙后加议论
        ┊

七、小结全文
        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美文,作者以特定的方式,特别的视角,把
在外界看来很神秘的生活袒露给公众,作者介绍自己在娱乐和艺术
两个方面的精神享受,向读者介绍她健康达观的生活。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享受生活,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陌上桑
    走进小说天地
    《长亭送别》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14.长亭送别
    《陈情表》课堂实录.
    春风
    出师表
    白毛女(节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月的青岛
    《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盘点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少年爱因斯坦》的教学设计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荷塘月色》说课稿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海燕
    《筏子》(北师大版)
    精雕细琢呈凤头——学习设计作文的开…
    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行路难、凉州…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设计——让…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明天不封阳台》
    诗歌中的景与情
    犟龟
    《麦琪的礼物》教学构想
    《夏之绝句》教案
    长城谣
    我们家的男子汉
    包身工
    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
    写作训练教学设计:议论文事实论据的…
    高三记叙文写作
    与朱元思书
    抄检大观园》教案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上)
    语文版九年级(下)
    少年情怀都是诗
    《水浒》学案
    鹤群
    《红楼梦》学案
    愚溪诗序
    祖国山川颂
    肖邦故园
    粤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为人民服务》
    《胡同文化》教案
    兰亭集序
    雷雨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地下森林断想》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月迹》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离骚》(节选)
    《与朱元思书》讲义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洲际导弹自述
    岳阳楼记
    《石榴》教案
    剃光头发微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海燕(高尔基)
    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你一定会听见的
    遨游诗海含英品味--古诗词的背诵和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诗经》三首(关雎、蒹葭、君子于役…
    语言是否得体【教学实录】
    29  马教案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巨人和孩子
    小巷深处
    第18课 吆喝
    第19课  春 酒
    多一些宽容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日出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威尼斯商人(节选)

    打渔杀家
    答谢中书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更浩翰的海洋(九年级语文版)
    失街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字词)
    牡丹亭游园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庄子》二则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白杨礼赞
    黄山记
    话题作文“空间”的指导教案
    走进三国
    曹刿论战第二教时
    《捕蛇者说》(第3课时)教案设计
    送行
    《父母的心》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实录
    一堂深刻的人文综合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石缝间的生命》(…
    废墟的召唤(九年级语文版)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
    陋室铭
    庖丁解牛
    写作和口语交际
    《柳叶儿》教案
    更浩瀚的海洋
    《春》教学片断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细柳营
    《黄河颂》教案
    长江(北师大版)
    孔乙己
    家庭女教师
    强项令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三峡·江水
    高考作文创新例文点评
    扩展语句
    齐桓晋文之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活板…
    陈情表
    《都市精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石榴
    海燕
    我的四季
    雷电颂
    五人墓碑记
    词两首(九年级下语文版)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指南录后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桃花源记》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月迹》教案
    咬文嚼字
    《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案
    鸿门宴
    哀江南
    庄周买水
    陋室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呆若木鸡》)
    《周公诫子》
    享受生活

    《背影》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背影》(八年级下)
    《列夫•托尔斯泰》
    写作训练-句式的仿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