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三峡·江水


三峡·江水  《水经注》
亭林中学语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三峡的变化,领略祖国山河的雄奇壮丽,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3、学习领会本文精巧的结构技巧和辞约意丰的语言特点,学习抓住特征描绘景物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抓住特征描绘三峡景色的方法。
2、理解本文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1、我们先一起来欣赏几幅瑰丽雄险的山水风光图。(播放长江三峡的画面)请同学回答一个问题,面表现的是什么地方?
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三峡是长江的华彩部分,现在的三峡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物之美,又具有人改造自然的人工之美,那么历史上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随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
2、介绍作者及课文出处:郦道元和《水经注》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历任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为政素称严猛,得罪权豪,被遣至政局动荡不宁的陇西任关右大使,途中被人杀害。他一生好学,博览奇书,所著《水经注》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书,《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由于郦道元酷爱自然,有意探寻祖国山川美景,通过实地考察体验,才写出了如此形象生动、富有生命力的文字。他的写景部分历来被文学史推为山水游记的首倡。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可配以《春江花月夜》的音乐)
同学自读课文。要求参照注释细读课文,把课文读懂。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
2、朗读。请五位同学分别朗读六个段落(第一位同学读1、2两段落),做比较。全班同学一起朗读,然后点评。
3、理清文章结构。全文仅150多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学生可讨论)
①两岸夹水称之为峡,三峡两岸的山有什么特征?
②作者写了三峡的哪几个季节的景物?从哪里看出?每个一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③作者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有何用意?
三、品读课文
1、第一、二节交代了哪两件事?
①、概述巫峡的状貌,借助历史传说和相关资料交代了巫峡开凿的历史
②、在描摹巫山山群绵延“百六十里”之广的地势特征的同时,交代了巫峡得名的缘由。
2、分析第三节。
学生概括三峡的地貌特征。找出有关语句研读。
结合问题①:三峡两岸的山有什么特征?概括:雄奇险峻。
本段字字扣住山,句句突出峰,但明处写山,暗中却包含水,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流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眼前这连绵不绝的群山,耸入云天的峰峦,雄奇险峻,苍天一线。这也更让我们惊叹郦道元的生花妙笔。
    正是由于他能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注重字词的锤炼,才能传神地刻出三峡的地貌特征。“重、叠、隐、蔽”四字凸现三峡的山高、峰峻、谷深;“略”字极言山之多、峡之长;一个“岸”字巧妙的引水入峡,既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又写了江流的狭窄。
3、分析第四节。
夏天景色的特点是“水流湍急”。从“夏水襄陵,没溯阻绝”一句可以看出。“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使用了比较的手法,更现其迅疾。
结合问题②: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可见作者是按照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写景的顺序。夏天江水暴涨,春冬江水平静,秋天水枯谷空,顺次而下,入情入理。
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朝发白帝城》。
一泻千里的江水,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使人感到豪情万丈。
4、分析第五节。
这一段从色彩角度描写春冬景色之色调十分艳丽、柔和,如“素湍绿潭”。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泉流瀑布,飞溯其间”等。从不同的视角写,如“素湍绿潭”是从俯视的角度,“绝巘多生怪柏”是从仰视的角度写的。作者面对此景直抒胸臆“良多趣味”。
春冬的三峡真是无处不苍翠,流水尽飞泉。郦道元仅用只言片语就勾画出一幅色彩相间、动静相生、俯仰生姿的面。我们可以用“清荣峻茂”来概括春冬之景。
5、分析第六节。
深秋之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状景蓄情,忧伤凄凉。可用“肃杀凄清”来概括这节内容。
结合问题③:用渔歌作结的用意是什么?
一方面,从诗的内容上看,融情于景,以忧伤的渔歌作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另一方面从修辞角度来理解又有其作用,如果改写成一般的散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行舟至此,听猿声哀鸣,不觉涕泪沾裳”,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在行文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
6、请学生总结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全文写景状物的特征。
本文描绘了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秀美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壮美山河的热爱。概括:江山如
特征: 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景物。(以上选例)
四、拓展
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
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惰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木皆青苍不凋。”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2、《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夏水襄陵”
3、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杜甫《秋兴》八首:“听猿实下三声泪”、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布置作业:
1、两题中任选一题,注意要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景物。
①、假设你是一个导游,请依据课文内容和课外有关材料,写篇400字左右的《三峡风光图》。
②、展开想象,根据三峡现状,写《郦道元重游三峡》。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三峡·江水,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陌上桑
    走进小说天地
    《长亭送别》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14.长亭送别
    《陈情表》课堂实录.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出师表
    孔乙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月的青岛
    《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盘点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少年爱因斯坦》的教学设计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荷塘月色》说课稿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海燕
    《筏子》(北师大版)
    精雕细琢呈凤头——学习设计作文的开…
    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行路难、凉州…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设计——让…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明天不封阳台》
    诗歌中的景与情
    犟龟
    《麦琪的礼物》教学构想
    《夏之绝句》教案
    长城谣
    我们家的男子汉
    包身工
    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
    写作训练教学设计:议论文事实论据的…
    高三记叙文写作
    与朱元思书
    抄检大观园》教案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上)
    语文版九年级(下)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享受生活
    春风
    《水浒》学案
    《红楼梦》学案
    愚溪诗序
    祖国山川颂
    肖邦故园
    粤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为人民服务》
    《胡同文化》教案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多一些宽容
    《地下森林断想》
    遨游诗海含英品味--古诗词的背诵和欣…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月迹》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离骚》(节选)
    兰亭集序
    雷雨
    写作训练-句式的仿写
    岳阳楼记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石榴》教案
    剃光头发微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海燕(高尔基)
    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鹤群
    语言是否得体【教学实录】
    《诗经》三首(关雎、蒹葭、君子于役…
    《与朱元思书》讲义
    少年情怀都是诗
    29  马教案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巨人和孩子
    小巷深处
    第18课 吆喝
    第19课  春 酒
    你一定会听见的
    话题作文“空间”的指导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白毛女(节选)
    威尼斯商人(节选)

    打渔杀家
    答谢中书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废墟的召唤(九年级语文版)

    失街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字词)
    牡丹亭游园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庄子》二则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白杨礼赞
    日出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黄山记
    走进三国
    曹刿论战第二教时
    《捕蛇者说》(第3课时)教案设计
    送行
    《父母的心》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实录
    一堂深刻的人文综合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石缝间的生命》(…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更浩翰的海洋(九年级语文版)
    陋室铭
    词两首(九年级下语文版)
    庖丁解牛
    写作和口语交际
    《柳叶儿》教案
    更浩瀚的海洋
    《春》教学片断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细柳营
    《黄河颂》教案
    庄周买水
    家庭女教师
    洲际导弹自述
    强项令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跨越百年的美丽
    高考作文创新例文点评
    扩展语句
    齐桓晋文之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活板…
    陈情表
    《都市精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石榴
    海燕
    我的四季
    雷电颂
    五人墓碑记
    《骆驼寻宝记》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指南录后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桃花源记》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月迹》教案
    咬文嚼字
    《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案
    鸿门宴
    哀江南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陋室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呆若木鸡》)
    《周公诫子》
    享受生活

    《背影》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背影》(八年级下)
    《列夫•托尔斯泰》
    长江(北师大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