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在学习完本单元基本阅读篇目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鉴赏古诗词的一些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扩展阅读篇目的教学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激发出探究的兴趣,课余主动去查询资料,消除心中的疑惑。
教学模式:自主合作式学习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人写诗填词,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诗言志”。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往往会运用各种手法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像仕途失意、朋友送别、感物伤怀、儿女情长等等,都能在诗词中寻觅到它们的影子。今天我们学习三首不同风格的诗词,看看诗人抒发了那时那地怎样的情怀,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抒发的。
二、学生展示
三个同学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作家作品简介、生字词的理解、自己的困惑等)
三、相互交流
学生根据同学的预习成果相互交流、补充、释疑,做好相关的笔记,并小声朗读诗词。
四、朗读诗词
三个同学分别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五、问题探究
我们知道,要准确把握每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必须做到“知人论诗”、“知世论诗”。请大家从这个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料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探讨把握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
虞美人》写于李后住被俘将死的前夕,使他的代表作。由君主沦落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
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故乡期间。其时陆游从江西抚州被罢官归家,已经5年,是一个62岁的老人了,但他激愤难平,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惜壮志不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
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片名作,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六、鉴赏语言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已经把握住了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对每首诗词的理解。请大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反复品味,说说喜欢的理由。
    让学生充分准备后开始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年谁堪伯仲间”、“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等句子的点拨。
七、课后思考
请大家任选一首诗词,从表现技巧的角度写一篇阅读心得,下节课交流。
参考信息:
《虞美人》可从“问答式直抒胸臆”和“新颖、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两方面入手;
《书愤》可从“鲜明的对比手法”入手;
扬州慢》可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巧妙化用前人诗句”和“对比、拟人手法”等方面入手。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由唐诗的文学地位了解王维王昌龄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的诗歌的艺术风格;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2、领悟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4、鉴赏各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体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由唐诗的文学地位谈到王维王昌龄、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的诗歌的艺术风格,引入教学。
 1、诗歌漫长岁月——从《诗经》算起,到唐代近体诗的出现,古诗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先秦——两汉——建安——魏晋南北朝——隋代
①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与散文并列的长河——诗歌,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补历代人民的心田。
    ②南朝齐梁时代诗人提出“使日常生活普遍诗化”,从此,日常生活的诗化便成为我国文人诗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
2、诗歌古今规律——
     源远流长,承前启后。
  3、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三类。
  4、唐诗
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近体诗的高峰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南朝“齐梁体”除外);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古体诗。
近体诗—南北朝齐梁时期已发端,唐初成熟。
区别———
①     句法  
 古:每句字数不定,四、五、六(兮字句)、七、杂。每首句数不定,两句、几十句、几百句都有。
     近(绝句、律诗):五言、七言。四句、八句、排律(长律)
②     押韵  
 古:灵活。可一韵到底,亦可换韵。偶奇数都可押韵。平仄声韵都用。
     近:不换韵。偶数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平声收尾押,仄声收尾不押;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只用平声韵。
③     平仄  
古:不讲平仄。
      近:讲究平仄。
例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说明:近体诗又有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唐朝繁荣背景五个因素,使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
 ①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叛乱之前一百多年,经济上升导致文化繁荣,安史之乱后文化势头亦无停顿下来。这样的社会正是整个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
 ②隋唐统一“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局面,民族交融,国际文化交流,提供养料和素材。
 ③兼容并包各种思想、各民族文化,唐人思想活跃,写诗读诗有群众性基础。
 ④科举制度促进诗歌创作。
 ⑤经过八代先驱者努力,五七言古诗成熟,近体诗成型,诗人可自由采用、借鉴,驰骋才力,发抒性灵,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的表现力。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陌上桑
    走进小说天地
    《长亭送别》教案
    《陈情表》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送东阳马生序》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14.长亭送别
    《陈情表》课堂实录.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出师表
    孔乙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月的青岛
    《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设计
    初中文言文知识大盘点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少年爱因斯坦》的教学设计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荷塘月色》说课稿
    《巨人和孩子》的教学设计
    海燕
    《筏子》(北师大版)
    精雕细琢呈凤头——学习设计作文的开…
    诗词六首: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行路难、凉州…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设计——让…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明天不封阳台》
    诗歌中的景与情
    犟龟
    《麦琪的礼物》教学构想
    《夏之绝句》教案
    长城谣
    我们家的男子汉
    包身工
    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
    写作训练教学设计:议论文事实论据的…
    高三记叙文写作
    与朱元思书
    抄检大观园》教案设计
    语文版  九年级(上)
    语文版九年级(下)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享受生活
    春风
    《水浒》学案
    《红楼梦》学案
    愚溪诗序
    祖国山川颂
    肖邦故园
    粤教版选修1第三单元备课资料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为人民服务》
    《胡同文化》教案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多一些宽容
    《地下森林断想》
    遨游诗海含英品味--古诗词的背诵和欣…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月迹》教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离骚》(节选)
    兰亭集序
    雷雨
    洲际导弹自述
    岳阳楼记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石榴》教案
    剃光头发微
    诗歌的鉴赏总复习
    海燕(高尔基)
    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鹤群
    语言是否得体【教学实录】
    《诗经》三首(关雎、蒹葭、君子于役…
    《与朱元思书》讲义
    少年情怀都是诗
    29  马教案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口语交际)
    巨人和孩子
    小巷深处
    第18课 吆喝
    第19课  春 酒
    你一定会听见的
    日出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白毛女(节选)
    威尼斯商人(节选)

    打渔杀家
    答谢中书书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2006年中考作文指导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更浩翰的海洋(九年级语文版)
    失街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一(字词)
    牡丹亭游园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庄子》二则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白杨礼赞
    黄山记
    话题作文“空间”的指导教案
    走进三国
    曹刿论战第二教时
    《捕蛇者说》(第3课时)教案设计
    送行
    《父母的心》教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实录
    一堂深刻的人文综合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石缝间的生命》(…
    废墟的召唤(九年级语文版)
    《未选择的路》教学设计
    《骆驼寻宝记》
    陋室铭
    庖丁解牛
    写作和口语交际
    《柳叶儿》教案
    更浩瀚的海洋
    《春》教学片断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细柳营
    《黄河颂》教案
    长江(北师大版)
    庄周买水
    家庭女教师
    强项令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三峡·江水
    高考作文创新例文点评
    扩展语句
    齐桓晋文之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活板…
    陈情表
    《都市精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石榴
    海燕
    我的四季
    雷电颂
    五人墓碑记
    词两首(九年级下语文版)
    《黄河颂》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指南录后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桃花源记》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月迹》教案
    咬文嚼字
    《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案
    鸿门宴
    哀江南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陋室铭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
    庄子二则(《浑沌之死》《呆若木鸡》)
    《周公诫子》
    享受生活

    《背影》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背影》(八年级下)
    《列夫•托尔斯泰》
    写作训练-句式的仿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